阮庆祥这猪能养好吗?
阮思娇也不知道。
如果按原来的方法,养个两三头猪,除了猪草以外给猪配点精饲料,猪就能长得更快,提前出栏。
可要养十头以上,他们家能打那么多猪草?
打不来猪草,就必须多配饲料。
多配饲料,养这么多猪是要花很多钱的。
阮思娇叹了下,这事只能往后再看了。
劝阮旺养十头小猪仔,阮思娇也是做好了花一笔饲料跟兽药钱的准备的。
再说阮庆祥,他带着五袋小猪料回家,刘月一见这五袋小猪料,也是难掩喜色。
昨天晚上阮庆祥可是把五袋小猪料起的作用认真跟刘月分析了一番的。
今天上午阮庆祥去镇上带饲料,刘月又把这事儿跟两个儿子讲。
阮光明已经上前,接过阮庆祥手上的自行车,嘴里说着,“爸,邵老师把单子给你了吧?快看看要喂多少,我这就喂猪去。”
对于养猪的事情,阮光明现在绝对是家里最积极的人。
可是阮庆祥却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自行车被儿子接走,他也没回答儿子的问题,而是往走圈那边走。
阮光明看阮庆祥这样,心头疑惑。
他放好自行车,让他妈把饲料搬屋里去,自己提了一袋也去猪圈那边。
阮庆祥站了好一会儿,才回头把邵春明开的单子递给大儿子。
阮光明照着单子看,31-40日龄的猪仔要喂一斤饲料,他家正好就有称呢。
“我去称。”阮光明说。
阮庆祥却一把拉住他,“不用称。”
“咋?”阮光明不解,不是说要按量供给吗?
凭肉眼看,随便抓一把给猪吃,多了少了怎么能行?
在阮光明的心里,这些小猪仔也是他的宝贝,是他即将盖起来的三间大瓦房!
阮庆祥很想把这一袋小猪料直接倒进猪食盆里。
一只小猪吃一斤,九只小猪吃九斤,这一袋不是才十斤吗?
随便留一下,留下一斤也大差不差。
可这一袋小猪料一块八毛钱呢!
一天就要吃这么多,等猪仔再长大一点,还要吃更多!
想到这个,阮庆祥就觉得自己脑壳疼,就算小猪仔再金贵,他也舍不得啊!
想了又想,阮庆祥最终是忍住了。
他把阮光明手里的猪饲料拿过来丢在一边,说,“把你弟也叫堂屋来,我有事要说。”
家里人都听阮庆祥的,可这事儿阮庆祥自己也拿不定主意,他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刘月刚放好饲料,看到他男人跟两个儿子都进了屋。
刘月好奇,也站在堂屋里,就连阮萍都觉得好奇,也跟进来。
阮庆祥不反对刘月跟阮萍进来,直接就把这张单子上的用量又讲一遍。
这是一头小猪仔用料的量,而不是一窝小猪仔的!
“啥?”一屋子人都惊讶起来,昨天不是说这窝小猪仔这个月要配八块二毛钱的料吗?
这要是一只小猪仔的量,那他家一窝九只小猪仔……
任谁都能算出这个数,一家子人都不淡定了。
一个月就要吃掉七十多块钱的料,这对于在村里算得上滋润的阮庆祥家也是负担不起的。
到底是阮光明看得长远些,他一咬牙,说,“爸,七十多块钱的料,这几只猪仔能长两百来斤,这也是划算的。”
“那往后呢?”阮庆祥抬头,瞪着儿子问。
阮光明一下子就闭了嘴。
一家子人都不吭声,整个家里似乎都被一团阴云给笼罩住。
最终还是阮庆祥先站起来,他只说了一个字,“喂!”
给猪仔喂饲料,是划算的,这个帐他们谁都能算出来。
先前阮庆祥买猪饲料的时候也算过帐,一头猪养到出栏,连饲料带麦麸,加起来也不超过二十块。
这九只膘猪除了这个月的仔猪料以外,加起来也不到两百。
他们家再过两个月还能卖一窝小猪,加上家里剩下的存款,也够用。
这至少比阮旺家强,金凤英可是做好了一年不吃细粮的打算!
阮庆祥做了决定,他家其他人虽然舍不得,却也没说什么反对的话。
红星村出了两个养猪大户,整个村子里的人都稀罕,没事儿就到这两家来串门儿。
看小猪仔一个个油光水滑的,粉嫩可爱,都羡慕的紧。
关键这两家的猪仔长得快呢,谁家都养过猪,这差别还能看不出来?
可一听小猪仔一个月光饲料就得吃掉七八块钱,又让人咂舍。
这哪是吃饲料,这简直就是喝血嘛!
就算是卖血,一半村民也觉得供不起这样一头猪。
自家的小猪仔长得慢就慢点吧,养大点了再按邵老师说的添加成猪饲料,再慢慢追呗。
大家来参观阮庆祥跟阮旺家的猪,没一个敢起心思大规模养猪的,不过大家对猪饲料倒是认可了。
但凡是能把钱拼凑起来的,都给自家的猪买回两袋猪饲料。
阮思娇的饲料店生意一下子就好了一大截!
村里人都信了科学养猪这件事,还有一个人起了心思,这人就是朱进山。
朱进山还住在女儿家,每天都押着叶洪波跟朱芸上集去卖麦麸。
家里快堆成小山的麦麸被处理掉一半,虽然一分钱也没挣着,倒是收回不少本钱。
通过这段时间,朱进山也看出来了,叶洪波跟朱芸真是半点也靠住。
没事的时候朱进山就耳提面命,数落朱芸两口子,直言他们根本吃不了苦,也不是做生意的料,叫他们往后再不许碰跟生意有关的事!
不准做生意,那养猪呢?
朱进山一想起这个点子,就用力哼了哼,猪也不能养!
瞧他们把自家两个孩子养成啥了?
朱进山都想不通,朱芸两口子是怎么把两个儿子给养大的,咋就没被饿死呢?
哦,对了,生产队刚刚解散一年多呢,先前都吃大锅饭,俩孩子放学回来去生产队的灶上吃的。
朱芸跟叶洪波养猪也是肯定不行,但朱进山觉得自己能行。
他的心思已经飘回家,自已家里也养了两头猪,手上也有一点余钱,是不是也想办法把猪养起来?
搞不起阮庆祥跟阮旺那样的规模,再多发展两头,朱进山觉得自己有把握。
有了这个心思,朱进山再看女儿跟女婿,就更觉得这俩人碍眼。
可院子里堆的麦麸还有一半,他要是现在就走,这俩货一准儿不再去卖麦麸。
家里没粮?让孩子吃麦麸的事儿估计这俩人都能干出来!
朱进山一边愤愤的骂着朱芸跟叶洪波,一边想着自己该怎么尽快帮着把这一院子的麦麸处理掉。
然后,朱进山就有了主意。
村里人不都接受了科学养猪吗?
连猪饲料都肯给猪买,麦麸大家肯定也愿意要。
送上门的麦麸,还跟镇上一样的价钱,又都是一个村子住着的,朱进山觉得村里人不会拒绝。
于是,朱进山这天赶着朱芸跟叶洪波去集上卖麦麸,他自己则在村里转悠起来。
一袋麦麸一百斤,要是有两头猪的,也就能用上三个月。
朱进山舍下老脸跟人家说说好话,那些家里还剩些麦麸的也不好意思拒绝。
转了一天,还真让朱进山卖出去二十多袋麦麸。
等朱芸跟叶洪波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时,突然发现院子里那一堆麦麸不见了!
这俩人一下子就急了,第一反应就是家里糟了贼!
“哎哟,我的妈啊,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朱芸一屁股坐在地上,号啕大哭。
叶洪波也是两腿发软,他现在手上的钱才刚够还给老丈人和朱芸那个娘家堂哥,自家卖掉粮食的钱还没卖回来呢。
没了这堆麦麸,他们今年剩下的时间喝西北风去?
朱进山给最后一家同意要麦麸的人家送完货回来,看到的就是朱芸跟叶洪波这个怂样,顿时气得想扭头就走。
冷着个脸,朱进山把卖掉的钱拿出来。
他留了七十五块,剩的全都扔给叶洪波。
“这五十是你玉川堂哥的,这二十五是我的,剩下这五袋麦麸我拉走,这个帐也算是清了。”朱进山说。
朱芸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怔怔看着朱进山。
朱进山怒道,“还愣着干什么,把麦麸给我装车上,帮我拉回家去啊!”
叶洪波看看朱芸,朱芸看看叶洪波,俩人起来帮着把麦麸往车上装,装完了朱芸才反应过来,“爸,这些麦麸你都卖掉了?”
朱进山哼了声,也没回他们的话,叫叶洪波赶紧拉车。
朱芸也不敢再多问,走在架子车后面推。
她现在感觉自己浑身都是又酸又疼,但能把最后这五袋麦麸给她爸送去,就把所有麦麸都处理掉了,朱芸还是咬牙坚持。
朱进山一路上都没说一句话,这段时间朱芸跟叶洪波受的罪一定能给他们足够的教训。
这俩人,往后肯定不敢再大着胆子随便钻营什么事。
就算他们又起什么心思,朱进山也决定不再借一毛钱给他们!
还有一件事,朱芸借钱的时候给她堂嫂承诺,还钱的时候送人家二十斤麦麸。
朱进山觉得这个麦麸由他出,要不然,不一定还要闹出什么夭蛾子!
朱进山把五袋麦麸拉回家,第二天就又到十里铺来,不过他没去朱芸家,而是去了阮思娇家的饲料店。
朱进山得好好学学科学养猪的技术,自己家也把猪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