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苏梅又把南锦璃抱进卧房说悄悄话。
“三丫,我有个想法。”
“……”
南锦璃真的不想听,有想法就去干啊,咋每次都要说给她听,就不能突然给她个惊喜吗?
“我想再找一对夫妻去铺子里帮忙,现在辣椒快收完了,家里事情也多起来了,我两头忙有点顾不上来。”
最主要的是,她太累了。
今天算是给自己放了个假,没去铺子里。
但她的活计,肯定就让赵婶子和孙婶子分担了,她们肯定更累。
苏梅就想着,再找一对夫妻去店里,总能减轻一下赵婶子和孙婶子的活计。
而且,若赵婶子孙婶子有个啥急事,也能随时先去忙,铺子还不用关门。
干一天,就能干回一对夫妻的工钱。
怎么着,也不会亏。
南锦璃突然一脸不感兴趣的从苏梅怀里爬下去了。
“我出去玩啦~”
苏梅无奈,以前都能跟三丫商量着来的,现在这丫头贪玩了,这么一小会就坐不住。
苏梅只能自己拿主意。
思来想去,就还是去了里正家。
“里正叔,我有个事想跟你商量下。”
宋里正忙把苏梅招呼进了堂屋,商量事情的时候,习惯性的把堂屋门关了起来。
堂屋里就只有他,冯老太,苏梅。
钱氏,宋大山,宋三山,和一群孩子都被关在外面,啥也听不见。
钱氏不由撇嘴,“每次商量事情都避开咱们,防谁呢!”
宋大山皱眉道:“你少说两句,爹自有爹的用意。”
钱氏心情有些不爽,用力搓洗着手里的衣服,险些搓出一个大窟窿。
堂屋里。
苏梅道:“里正叔,我还想招一对夫妻去铺子里帮忙,你觉得二根哥和宋婶子咋样?”
宋里正顿时一愣。
王二根是他大女婿。
王家也是多年前逃荒定居来的宋家村,住在村尾。
闹饥荒那几年,王家死的就只剩他们几兄弟了。
王二根倒是个吃苦能干的,当初为了娶到他家大丫,天不亮就跑来帮他家种地,除草,收割,持续了近一年。
要不是那小子差点把命交给他们家,他也不会心软把大丫嫁给王二根。
好在他没看错人,二根家虽然穷,但大丫嫁过去也没吃苦。
这些年,大丫还一连生了好几个娃儿。
大的已经娶了媳妇。
可就是因为家里孩子多,日子过得依旧很艰苦,要不是他偶尔会接济一下大丫,只怕二根家抗不过这次旱灾。
听到苏梅这话,宋里正倒是觉得,她是故意在帮他。
“三丫娘,二根媳妇是我大闺女,我当然想让他们能有个赚钱的活计,把家里日子过起来,只是……哎,你这又帮了我一把,我可咋感谢你好。”
苏梅笑道:“里正叔当真是见外了,我们母女几个下山全靠里正叔和冯婶婶的照拂,我也早把里正叔冯婶婶当做了一家人,铺子里缺人手,当然是找自家人最合适。”
这话说的里正和冯老太都心里舒坦,愈发觉得苏梅亲切,都想认作干女儿了。
但苏梅现在生意搞大了,他们可没脸再说这话。
又闲聊了几句,苏梅便拜托里正,这事儿得他帮忙去说说,要是没问题,后日就带他们去铺子里。
当然,铺子里招新人,她还得带两人先去见见张老太太。
若张老太太见过人没意见,苏梅也就能腾出手干别的了。
次日吃过早饭,宋里正就去了王二根家。
谁家都盼着能有个赚钱的活计,这事情自然也就商量的很顺利。
宋里正便交代两人,这事儿得保密,而且去到镇上后,什么都得听苏梅的。
又过了一日,苏梅便带着两人去了铺子。
苏梅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给老太太后,老太太相看完两人,虽然一张脸黑着有些吓人,但倒也同意了两人进铺子里帮工。
宋氏在后厨洗碗打下手,王二根跟着宋大壮跑堂。
一天的生意打烊后,苏梅便在铺子里开小会。
“之后我要回村子忙,可能三五天才能来一趟,我不在的时候,铺子里的事情都由许掌柜做主。”
“采买这一块二丫能干,到时候二山哥,大壮哥,二根哥都帮忙搭把手就行。”
以前苏梅采买的时候,小麦都是在粮食铺子一百斤一百斤的买。
后来二丫突然跑来告诉她,小麦可以去粮庄一旦一旦的买,一旦也是一百斤。
从粮食铺子买,一百斤得十吊钱。
可若从粮庄买,一旦只需要七吊钱。
苏梅懊恼不已,之前可真是亏大了!
之后便都听二丫的,去粮庄买。
买的多了,粮庄还会送货上门,省的他们驴车再跑一趟。
采买这方面,二丫比苏梅能干,她就把这份重任,交给了二丫。
苏梅又交代了一些事情,便离开了铺子。
回程的时候,又去针线铺买了五把剪刀。
还挺贵的,五把剪刀花掉了苏梅近一两银子。
之后的几天,苏梅便喊了几个妇人来她家院子,把干辣椒的种子弄出来,再把干辣椒剪成一段一段的存放起来。
南锦璃时不时的跑来看看,很满意她这小半年的成果。
但由于味道太冲,她每次路过都得捏着鼻子。
几个帮工的妇人也说道:
“三丫娘,这玩意儿咋这难闻?”
“鼻子好痒,不会有毒吧?”
“阿嚏——”
“阿嚏阿嚏——”
院子里时不时就会响起喷嚏声。
妇人的孩子也会跑来院子玩,被呛的眼泪鼻涕的跑走了。
南锦璃就想了个办法。
她拿出笔墨纸砚,画了一个现代化的口罩,拿给了苏梅。
“娘,你做个这个,戴着会好一些。”
苏梅拿着图纸,翻来覆去的有些看不懂。
“这是个啥?”
“嗯……就叫它口罩吧,可以戴在脸上。”南锦璃指着图纸上的一处,说道:“这里可以多缝几层,这样就可以隔开辣椒呛人的气味了。”
苏梅眼睛亮了亮,这倒是个好办法。
说做就做,她拿出布,就裁剪了起来。
院外又有妇人跑来询问:“三丫娘,你这还要人不?”
苏梅走出来道:“要,不过干这个需要剪刀,我家剪刀没了,你家要是有剪刀,可以带着剪刀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