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梅便回家取粮食和铜钱。
黄豆原本还差几天才能收割,但好在向阳地里的黄豆已经被傻柱家收了两麻袋,足够交粮税的。
苏梅一走,官差又把目标对准了最后一家还没交粮税的老宋家人身上。
宋里正说明情况后,官差冷冷的目光扫过那一家缩头缩尾的人。
他冷声道:“别人家的粮食咋就没被鸟吃,偏是你们家的粮食都被鸟吃了?”
宋里正听说的时候也很奇怪。
他还专门去老宋家地里看了看。
那些鸟儿像成精了一样,都在老宋家的地里啄粮食,赶都赶不走。
而相邻的地里,那些鸟儿却一只都没去。
人群有人说道:“那还不是老宋家又做啥亏心事了,人在做天在看,他们家都遭多少次报应了,这还不长教训呢!”
这些日子,很多人都在议论他们家的地。
老宋家的确一直不安宁,不是房子垮了,就是家里两个主劳力差点摔断腿。
总之祸事连连。
这好不容易盼到了秋收,地里的庄稼还都没了。
老宋家的人这才有些恐慌起来,莫非真是报应?
几人关着门的时候,宋二娘说:“好像每次家里出事,都是咱们算计苏梅的时候,难不成三弟真在保佑她们?”
宋老太婆立即道:“三狗要保佑也是保佑咱们!咋可能保佑那几个贱丫头!”
“可是,的确每次咱们算计不成,家里就落了难……”
这次也是一样。
宋二娘一直在想方设法的偷学苏梅的面皮手艺。
奈何去了两趟太平镇,愣是没找到人。
她心里一个不服气,就去苏梅的地里,偷了一些辣椒。
听说那玩意儿是作料,她们种了那么多,肯定跟面皮有关。
可拿回家无论怎么做着吃,他们都吃不下去,狠下心吃一大口,呛的整个人差点没活过来。
总之,一切都邪门的很。
此时此刻,听见周围人又在说是报应,老宋家几人脸上都写满了心虚。
官差瞧着,便认为他们在说谎,想要赖掉这次的粮税。
他拿起账目,说道:“这家一共十六亩地,地里分别种的啥粮食,就按照啥粮食交啥粮税,若粮食交不出,就按照方才那家一样交钱。”
老宋家那十六亩地,六亩之前种了小麦,早已经收了。
十亩地里,有四亩种的粟米,四亩种的荞麦,两亩种的小菜。
一通算下来,要交五旦三十斤粮食,其中包含一旦二十斤的小麦。
一听这话,宋老太婆直接吓晕了过去。
一阵兵荒马乱之后,官差已经不耐烦了,“快点把粮税交上来,不然就送你们去吃牢饭!”
苏梅把粮食和铜钱拿来的时候,就见老宋家的人都跪在官差跟前哭,让少收一点粮税。
官差一脚就把爬到脚跟前的宋老太婆踹开了,“这粮税是你让少收就能少收的?这些都是记录在册的!快点,交不出粮食,就交钱,我没时间跟你们在这耗!”
宋里正见老宋家一家人哭的可怜,便好心帮忙算了钱。
“大哥,粮食交不出,就交钱吧,我算了下,一共二十吊七十文。”
老宋家的人一听,哭的更凄惨了。
宋老头瞪着宋里正道:“你个没良心的,好歹咱们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你咋能坑害我们老宋家,二十吊钱啊,都够我孙儿俩月束脩费了……”
宋里正气的不轻,“我咋坑害你们了?我好心帮你算倒是我的不对了!官差老爷都说了,你们要上交的粮食一共是五旦三十斤,其中小麦有一旦二十斤,小麦按照市价一旦七百文,你自己再好好算算!”
稍顿,又气不过地道:“既然你觉得我算错了,那你就别交了,去牢里吃牢饭吧!”
宋老头阴着脸又骂了起来,认为里正在故意害他们老宋家。
二丫小声道:“里正爷爷算的没错,就是二十吊钱外加七十文。”
苏梅轻轻扯了二丫一下,示意她不要说。
老宋家都是胡搅蛮缠的,以免再惹一身骚。
最后官差实在是被搞烦了,账本一合上,就吩咐下属道:“来人,把这家人给我绑了送进大牢!敢不交粮税,看他们有几条命跟我玩赖的!”
老宋家的人一听,吓得一边大哭,一边大喊:“我交,我们交,不要绑我们送大牢……”
宋大娘宋二娘都忙扶着婆婆回去取钱。
最后还是把二十吊钱交了。
等官差走了,老宋家一家人却记恨上了宋里正。
宋老太婆坐在村口,拍着大腿骂宋里正害了他们家。
“没天理啊,爹,娘,你们都睁眼看看啊,六弟就是这么对我们老宋家的,这是要把我们老宋家往死里逼啊……”
宋里正黑着一张脸,身侧的拳头握的发抖。
好在村里的人都晓得老宋家是啥人,都在劝慰宋里正。
“里正,你别听那老婆娘嚎,每家每户都交粮税了,凭啥他们家不想交,还要赖在里正你身上。”
“就是,忒不要脸了,活该地里那些庄稼被鸟吃。”
“走走走,回家做饭吃了,今年秋收大丰收,咱们都能过个好年了。”
“是啊,里正,回去吧,不要为了那胡搅蛮缠的老宋家,影响了咱们丰收的好心情。”
苏梅也去劝了几句。
南锦璃跑过去,伸长了胳膊要里正爷爷的抱抱。
宋里正这才露出一个笑脸,抱起南锦璃,往回走去。
管她宋老太婆咋哭嚎,回了家的里正也就听不见了。
今天二丫表现的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苏梅便做了一桌丰盛的午饭。
一盘青椒炒腊肉,一盘炸肉丸子,一盘炒白菜,一盘炒豆芽,一盘煮毛豆,配的是大米饭。
这样的伙食,在宋家村来说,绝无仅有。
但苏梅家,三天两头便会有这么丰盛的一顿,一家人都习惯了。
苏梅还特意给二丫蒸了一碗鸡蛋羹。
“二丫,这是奖励你的,你今天的表现非常好。”
二丫最爱吃鸡蛋羹,惊喜道:“哇啊~谢谢娘!”
刚要拿起勺子吃,又想起什么,便用勺子在鸡蛋羹里划出一半。
“小妹,这一半给你吃吧,要不是你,我今天也不敢站出去说那么多话。”
南锦璃摇摇头,“娘特意做的你爱吃的咸口的,我不要,我只爱吃甜口的。”
苏梅笑着道:“这一碗你吃吧,晚上娘再给三丫和小正太蒸两碗甜口的。”
二丫便收了回来,喜滋滋的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