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苏梅回了村,便托里正帮忙,在村里找了两个能吃苦的男人。
次日就开始教他们如何用炭火烤肉。
如今苏梅的生意也没再瞒着村里人,就光明正大的教了,一时来围观的人把刚下过大雨的泥泞小路都踩成平整的干路了。
烧烤料刚一撒上去,那香味馋的所有人都在咽口水。
一群孩子也不乱跑了,站在旁边巴巴望着。
几个小不点的口水,更是淌到了下巴。
石头努力不让自己淌口水,嘲笑跟自己一般大的小不点,“羞羞羞,这么大了还流口水。”
结果下一秒。
南锦璃拿着一串烤好的肉跑来,给小伙伴们分享。
率先的一串,递向了石头。
石头一张嘴,口水就淌了出来。
一群小孩立即指着他笑。
石头脸瞬间通红,急的捂嘴跺脚,“我还小,比你们都小,笑什么笑,哼!”
南锦璃也在笑,“知道你馋啦,给你。”
“我才没有馋。”石头嘴硬的接过烤肉,又飞快塞进嘴里,一时脚跺的更快了,“嘶哈……好烫,好烫!好好吃,唔……太香了!”
南锦璃给小伙伴们都发了烤肉。
一群孩子狼吞虎咽的吃着,哪怕烫的不行,也不肯吐出来,吸着气吃完烤肉,还把串肉的竹签都舔了一遍。
那边继续烤起了别的食材。
苏梅准备的食材很多,除了猪肉、牛肉、羊肉以外,还有面筋、肉丸子,豆腐,青菜、韭菜,小馒头,小锅块馍,香菇……
几乎是这个时代,所有的食材了。
都得教几人烤一遍,让他们学会不同的食材,掌控不同的火候和时间。
烤好的东西,也都分给了围观的叔婶们,先得了他们的评价。
“这青菜咋也能烤着吃,还这好吃!”
“真是稀奇了,韭菜也能这么烤着吃,这可比炒着吃好吃太多了!”
“这是我吃过最美味的吃食了,苏地主,你真是太厉害了,这要是拿去镇上卖,不得把那些人的舌头馋没了。”
“……”
苏梅道:“其实烤熟这些东西算是简单的,难的是得在翻烤的时候撒上烧烤料,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太重口,少了又太淡口,把握好这个,臭鞋垫子烤出来都是香的。”
“哈哈哈哈……”
南锦璃也跟着笑,看来教的过程很顺利,娘都有心思说笑了。
苏梅教的快,师傅学的也快。
但两个师傅节俭惯了,总是舍不得撒那香喷喷的烧烤料。
又怕手不干净弄脏了烧烤料,又怕手不稳撒偏了浪费,翻烤肉的时候胳膊肌肉总是绷的十分紧实。
南锦璃看的都累。
她眼珠一转,有了主意。
等人散了,她就跑去找老木匠宋爷爷。
宋木匠在苏梅这接了一个大活,这几日可把他高兴坏了。
眼瞧着壮年和少年,就连妇女和未出嫁的姑娘都在苏地主那赚上了工钱,他上了年纪,自觉笨手笨脚,根本不好意思和那些手脚快的年轻人抢工。
哪知道,前几日苏梅主动找上他,雇了他做串肉的竹签。
那是个轻松活,也是他擅长的。
一百根一捆,一捆能给他十个铜板。
他一个人一天能做两捆,再喊上老伴搭把手,两人一天能赚三四十个铜板。
不比年轻人赚的少。
还越干越有动力,人都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
“木匠爷爷~”
听见三丫软糯糯的声音,宋木匠笑的满脸皱纹,眼里全是慈爱。
“三丫来啦,是来拿签子吗?我这可又做了三捆,你那小胳膊怕是抱不动。”
南锦璃跑近摇摇头,“我不是来拿签子的。宋爷爷,你能帮我做个东西吗?”
“这次又想做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也不知道这小丫头脑子咋长的,总能想出奇奇怪怪的东西。
南锦璃蹲下,捡起一小截竹子,在地上画起了图案。
“我想做四个作料罐,但是罐口衔接的地方得是榫卯结构,罐口的盖子上也要有很多小孔,嗯……就两粒芝麻那么大的孔就行了。”
宋木匠很惊诧,“你还知道榫卯结构?”
“大壮叔叔告诉过我,爷爷你可厉害啦,咱们宋家村只有你会做榫卯结构,所以这个东西只有爷爷你会做。”南锦璃忙抱着宋木匠的胳膊撒娇,“爷爷爷爷~你帮我做几个嘛,这不是玩的,是开铺子要用的,等做好了,我让娘多给爷爷工钱好不好嘛~”
木匠老伴看的心都要萌化了,忍不住道:“老头子你就帮三丫做几个,榫卯不是你拿手的吗。”
转头又对南锦璃道:“快,到奶奶这,奶奶替爷爷答应三丫了。”
南锦璃转身就扑到木匠老伴怀里,笑眯眯地哄老人家:“我就知道奶奶最好啦,我最喜欢奶奶啦~”
“哈哈哈……”
木匠老伴被逗的可开心了。
宋木匠嗔瞪了眼老伴,“我咋可能不答应这么可爱聪明的三丫,就你会说。”
旋即,他低头认认真真研究地上的图案。
“三丫,我瞧着得做成圆筒形状的,那我可就用竹子做了。”
“嗯嗯!爷爷自由发挥,我相信爷爷做出来的肯定比我画的还要好。”
“哈哈哈你这小妮子!”宋木匠笑嗔,又问:“那你得告诉我,这东西是干啥用的。”
南锦璃便大致说了下。
宋木匠慢慢有些懂了,就着手做了起来。
按照三丫的要求,他当天就做了四个出来。
傍晚拿给苏梅的时候,苏梅十分惊喜。
“这东西撒料用简直太方便了,宋叔,你手艺可真厉害,咋啥都能做出来,还做的这样好,镇上的木匠都未必有宋叔你做的好。”
宋木匠摆手,“这可不是我一个人做的,这是三丫给的图案,我跟着图案做的,要没有三丫,我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这东西可以装作料面,还方便了你开烧烤铺子。”
苏梅还是好一顿感谢,给了不少的工钱。
四个佐料罐,抵得上他削十天的竹签了。
有了这佐料罐,再烤起食材来,简直事半功倍。
那两位师傅也用的十分趁手。
两日后,两个师傅收拾好东西,带上自家的媳妇儿,便跟着苏梅去了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