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拓跋嗣大肆封王
拙言95272025-07-28 18:222,584

  泰常五年(公元420年)春,拓跋嗣召集黄征到平城,参与朝堂大会。

  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魏国完全消化了原夏国的领土,并效仿汉国制度,均田亩定赋税,重用汉人文士,大魏之内,渐渐的形成了鲜卑贵族与汉人新兴贵族两相并立的局面。

  此次朝会最大的变化,是拓跋嗣一反常态的搞了一次集中封王行动,将七个儿子一口气都封了王爵,并任命为将军。

  长子拓跋焘受封泰平王,大将军,同时任命为相国。

  拓跋丕,乐平王,车骑大将军。

  拓跋弥,安定王,卫大将军。

  拓跋范,乐安王,中军大将军。

  拓跋健,永昌王,抚军大将军。

  拓跋崇,建宁郡王,辅国大将军。

  拓跋俊,新兴郡王,镇东大将军。

  除此之外,封司空奚斤为弘农王,因其年事已高,赐坐乘小车。

  封杜超为平阳威王,黄征觉得拓跋嗣是念在杜超是拓跋焘舅舅的份上才封他为王的,目的是让他协助拓跋焘顺利继位。

  封长孙嵩为北平郡王。

  崔浩虽没有被封王,但升任其为司徒。

  同时命长孙嵩为左辅,崔浩为右辅,共同辅佐泰平王。

  黄征看着龙椅上的拓跋嗣,面色晦暗,莫非他这是在准备后事了?

  按之前的历史记载,拓跋嗣是在423年去世,但是现在来看,可能不久于人世了,莫非纵欲过度?

  黄征深知,在拓跋氏崛起之路上,女人占有很重要的分量。

  道武帝拓跋珪有记载的后妃,囊括了鲜卑族中的贺兰部、独孤部、慕容部、段部的女子,两位王夫人很可能也属于与鲜卑共生的乌桓族。

  这些部族恰恰都是拓跋珪在立国期间所征服的部族,娶这些女子也是一种外交手段。

  拓跋珪的女儿华阴公主,嫁给归附北魏的柔然王族,同样是后宫外交。

  拓跋嗣情况类似,后妃来自于慕容氏、姚氏,显然也跟北魏与南北燕(慕容氏)、后秦(姚氏)的外交形势有关。此外,拓跋嗣的后妃出现了汉女,杜夫人杜蕴、尹夫人、李夫人。

  黄征当然知道,后宫外交一直是北魏几代皇帝的一贯策略,而且成效斐然。

  但娶这么多老婆,他的身体受得了吗?

  黄征正在愣神,突然发现那如宣布早朝结束,拓跋嗣不知何时已离开了龙椅。

  黄征连忙上前向长孙嵩和奚斤道喜。

  三人作为在西北的老战友,正准备一起喝几杯,却见泰平王拓跋焘朝黄征走来。

  奚斤与长孙嵩和拓跋焘互致一礼,便转身接受其他官员的道贺去了。

  “佛狸伐拜见汉王!”

  “拜见泰平王!”

  这是黄征这么多年第一次见拓跋焘,上次,还是拓跋焘几岁的时候。

  只见12岁的拓跋焘,已身高如大人,但脸上稚气尚在。脸型如其父拓跋嗣一般,但眉眼间却很像杜蕴、皮肤已经没有了鲜卑人的粗犷,果然有一半汉人血统。

  “不知汉王此刻可有空?佛狸伐想向汉王请教一二?”拓跋焘举手投足间,像个小大人一般,远比一般同龄人成熟。

  黄征左右看了看,群臣已经三三两两的离开朝堂,便答应道:“可以。”

  “汉王请随我来。”拓跋焘说完便在前面引路,杜超也跟着一起走了过来。

  “泰平王,你要做什么?不可做傻事!”杜超偷偷埋怨着这个外甥。

  拓跋焘丝毫没有因大人训斥而退缩:“我做什么我自己清楚。舅舅,请您回避!”

  黄征对杜超与拓跋焘的对话搞得一头雾水,这两人搞什么鬼?莫非有什么圈套?但一个小孩子能把我怎样?

  想到这里,黄征便大踏步的跟了上去,经过杜超身边时,发现杜超看向黄征的眼光满是恨意。

  黄征跟着拓跋焘三拐两拐,竟然到了拓跋焘的住处。

  黄征不禁感叹,果然是北魏初年,这些少数民族的后宫管理真松散啊。

  怪不得沮渠蒙逊的儿子沮渠牧健,竟然会和嫂子私通。之前还难以理解,现在自己算是了解了。身份高贵一点的人都能随意出入后宫,不出事才怪!

  拓跋焘待黄征进门后,迅速的关上了房门,突然跪下道:“请汉王救我们可怜的母子!”

  不待黄征扶起拓跋焘,杜蕴从屏风后走了出来,也噗通跪下,泪水朦胧的双眼满是乞求。

  “你们这是?请起。”黄征扶起拓跋焘,拓跋焘转身扶起了母亲。

  拓跋焘哭道:“我不想母亲因我而死,我宁愿不要当什么储君,也不能让母亲离开我!”

  杜蕴拍打着比她还高的拓跋焘的后背:“傻儿子!你爷爷早就预言:成就拓跋氏大业者,必是你啊!而且,你父皇也是遵从祖训而已,母亲、母亲为了你,宁愿去死!”

  杜蕴说完,母子二人抱头痛哭起来。

  黄征明白了。

  拓跋嗣恐怕知道自己身体不好,开始培养拓跋焘了。

  但是按照拓跋珪定下的规矩:只要拓跋焘被立为皇太子,母亲杜蕴就要被赐死了。

  这是拓跋珪模仿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的做法,防止“子幼母壮”而引起的后宫干政、大权旁落。拓跋嗣自己的悲剧,也要在儿子身上上演了。

  拓跋焘抹了把泪,再次向黄征行了一礼:“汉王,您是北方汉人的救星,我算半个汉人。但如今,我虽被立为相国,但我们汉人独木难支。拓跋丕、拓跋范的母亲,都是慕容氏女子;拓跋健的母亲是姚氏;他们几个现在联合起来,想要杀我。”

  黄征明白了,别看拓跋焘小小年纪,还挺有心机,原来担心母亲被赐死是其一,而更担心的,是他的皇位。

  拓跋焘见黄征在犹豫,内心大喜,但毕竟是小孩子,还不会掩饰,见状开心的道:“汉王,你和母亲先聊,我在门口等着。”

  拓跋焘这是出门把风去了。

  黄征回头看向杜蕴,杜蕴也在看着黄征。

  “你的几个妃子都给你生了儿子,你命真好!”杜蕴酸溜溜的道。

  “我更喜欢女儿!”黄征不敢看杜蕴的眼睛,那双眼睛,会让她想起很多事情。

  杜蕴走到黄征身前,抬头看着黄征:“当初在邺城,你说过这句话。”

  杜蕴突然扑到了黄征怀里,黄征连忙推开,杜蕴又扑到黄征怀里。

  “黄征,我不想死,我真的不想死啊!我才二十七岁,我想活着,呜呜呜。”杜蕴使劲的搂紧黄征的腰,生怕一松开就再也见不到他。

  杜蕴突然抱着黄征的脸,疯狂的吻了起来,良久,杜蕴推开了黄征:“你走吧!焘儿可能明年,但很可能今年就会被立为皇太子,陛下的身体已经不行了。焘儿可能随时会被立为皇太子,我随时可能命丧黄泉。”

  黄征看着杜蕴呆傻的一会哭一会笑,说话语无伦次,再想想今日之后可能是永别。

  是啊,她才二十七岁啊,要是在后世,才是刚刚大学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大好青春才刚刚开始。

  黄征突然一把抱住了杜蕴,在她的额头亲了一口:“答应我,要好好活着,不要胡思乱想,我来想办法!在我眼里,你永远是邺城的那个杜蕴。”

  杜蕴听话的点点头,扒开黄征的衣袖,在黄征的胳膊上狠狠的咬了一口,留下了几个清晰的牙印。

  杜蕴笑了:“黄征,我这辈子做的最错的一件事情,就是没有嫁给你。你走吧,如果救不了我,看到这几个牙印,你还能想起我,就够了!”

  黄征走出了房间,拓跋焘站在远处,懵懂的看着黄征。

  黄征朝拓跋焘点点头。

  拓跋焘果然聪明:“我会保护好自己和母亲的。”

  黄征没有回头,可能一旦决定参与魏国的朝堂之争,就真的没法回头了。

继续阅读:第136章 美好的记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伐魏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