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
拙言95272025-07-30 11:181,743

  公元417年冬,刘穆之病逝,葬于老家东莞郡莒县。

  黄征前往邺城接义父来初真回高阙过年,并专往青州吊唁刘穆之。

  接替奚和观担任青州刺史的辟闾得到刘裕同意,亲自护送黄征等人前往刘穆之墓地拜谒。

  在黄征即将回到魏国济北郡时,辟闾偷偷塞给黄征一张纸条。

  黄征看完后将纸条递给来大千,自己看着远方的大山,一言不发。

  杜宪从来大千手里接过纸条,看完不禁破口大骂:“这帮狼心狗肺的东西。汉王为大魏出生入死多少回,几次侥幸捡回一条命;还为魏国开疆拓土千里之地,竟然还有些人想暗害汉王。甚至不惜借晋国辟闾之手***”

  杜宪不知道在哪里学来的骂人之词,恶毒凶横无比。

  闾大冒没有像杜宪一样破口大骂,而是眯眼道:“有我和格桑在,一般的暗杀近不了身;除非以军队来杀,呵呵,要是军队来,那我们也不是吃素的。我们既然能打通新平、平凉、陈仓、梁州,不是不可以与刘裕的青州、兖州掰掰手腕。”

  “若是外部的敌人倒不怕,但敌人来自内部,而且我们还不知道敌人是谁,这就难办了。”沮渠仪德走到黄征身后,拱手道:“汉王,臣建议查查我们汉国内部。”

  现在沮渠仪德对黄征是彻底服气,完全以汉国自居。按照他的想法,当不当凉王不要紧,只要能为百姓谋福祉就够了,而汉国,比自己的北凉更适合百姓生活。

  杜宪不服气道:“现在我们汉国的核心人物,都是汉王的起家之人,有什么怀疑的?你这人怎么回事?现在很明显,我们要加大在魏国的调查,明显是朝廷有人想害汉王,你却为何要查我汉国内部?”

  沮渠仪德也不生气,仍然慢条斯理:“在此之前,我也是和你一样的想法,甚至汉国上下都如此认为,也是如此做的。但最近开始的一连串的事情,比如,汉王前脚刚到晋国,刘裕的手下就开始满城抓人;包括刚才,如果不是辟闾将军感念汉王仁义吊唁刘穆之,才告知我们此秘密,我们怎会知道内部还有人想致汉王于死地?”

  杜宪觉得貌似有道理,想了一会如梦初醒道:“我知道了,一定是崔浩那个混蛋,三番五次和汉王作对。这次肯定还是他想害汉王。”

  沮渠仪德道:“握不知道凶手是谁,但肯定不是崔浩!很简单,现在汉王还在为魏国开拓西北,盯着秦国、凉国等多国,明年还将与陛下一起要夺回西北产马地。这可是魏帝拓跋嗣的野心和政绩。若无汉王,谁可为大魏镇守西北?崔浩擅谋,但他的大局观无人可出其右,如此魏国统一北方的好机会,他怎会在此时行掣肘之事?打乱魏帝的计划?失去这个名扬天下的绝佳机会?”

  杜宪的小脑袋瓜有点转不过来:“你说的貌似有道理,但是现在奚斤、长孙嵩都在西北了,他们都是老将军了,难道守不住?”

  “御大敌之道,从不在一城一地。汉王说的那个‘吃馒头’的例子你应该听说过。奚斤与长孙嵩可以去抢馒头,但吃馒头,他们却做不到。”

  沮渠仪德还想再说,被来大千拦住:“行了,你的道理我们都听明白了。黄征,你说怎么做吧?要不要我学着你老丈人刘越,带兵去崔浩的老家拜访?”

  黄征笑道:“你们不要老拿这个事笑话崔浩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你就假装洒脱吧。”来大千搂着黄征走到前面,其他人默契的远离两人,给他们腾出空间。

  来大千一脸认真的问道:“你到底怎么打算?贵为汉王,却又同意朝廷很多人去了夏国区域,那些地方可是你辛苦打下来的啊。还是你就计划以后做个太平王爷?但是朝廷中有人不想让你安稳一生啊!陛下还算仁慈,又那么支持你,尚且有人要置你于死地!如果以后拓跋焘继位呢,我是看出,这小子比较阴狠,又崇尚暴力,到时候你怎么办?应该早做打算!”

  黄征感动于来大千为自己着想,自己何尝没想过这些,包括高允这两年一直窝在高阙,慕容桧坐镇洛阳,两人一南一北,就是在帮自己经营汉国,努力将汉国打造的铁桶一般。包括闵载以太尉身份去种地,也是争取民心之举。

  黄征拍拍来大千的肩膀,交了底:“我把义父接过去就不准备送回来了,现在来默氏的族人大多已在汉国了,义父交给蔡易照顾,你我都放心。你这里其实是最危险的,刘裕急需功绩,随时会北上挑战。至于你担心的事情,我那里,其实已经在暗暗做准备了!”

  来大千点点头:“父亲和我说了,他去你那里安全,这样我在这里就不会有后顾之忧。你既然已有准备,我就放心了。你还把杜超派给我,他现在很老实,应该能帮我不少忙。”

  “且用且防!我已经叮嘱过郭淮盯着他了。”两人说着骑上了马,一起往邺城而去。

  路已在脚下,怎么走,就看个人的选择了!

继续阅读:第135章 拓跋嗣大肆封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伐魏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