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杏坛泽教无止境
笑波客2025-11-13 16:072,067

第108章:杏坛泽教无止境

  基金会在第一次实际运作中,就发现了问题。这是李廷魁始料未及的。

  回到新安县,李廷魁立即召集基金会几个负责人过来,商讨可操作问题。

  有人说,设立基金会的目的是为了奖励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我们只需按照商定的获奖条件审核学生,依照一定的标准发放到符合条件的学生手里就行了。其他的,一概不用考虑。

  也有人说,基金会不能只有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这么一个标准,还应该兼顾社会性。因为有钱人家的孩子,根本就不会在乎这点儿钱。奖励他们仅仅是锦上添花,意义不大;但是,这些钱对穷人家的孩子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很可能关乎孩子能否继续读书的问题。

  还有人说,大学学费不像过去,已经大幅度上调,一年一千的奖金,很难帮助孩子完成学业。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不需要滥情,可以精挑细选几个帮扶对象,一次到位,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彻底解除受助生的后顾之忧。比全面开花,撒胡椒面似的帮扶要强得多。

  李廷魁听了,半晌没有吭声。

  他很清楚,这些人说的话,都有道理。他何尝不想一次到位,多给这些品学兼优家境困难的孩子多一些帮助,可是,自己也没有太多的资金。这35万已经是自己生活的极限,如果能够筹集到更多的钱,不要说帮助一个孩子,就是帮助一百个孩子,他都是愿意的。也不要说一年一千,就是一年一万,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通过李新妞兄妹俩的帮扶活动,李廷魁已经认识到杏坛泽教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他暗自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好事办好!

  于是,他当即做出了决定,“我同意因情而异,对特别困难的学生,加大帮扶力度。在总金额5000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提高,最多可以达到8000,帮助这些优秀孩子渡过难关。至于钱的事儿,你们不需要发愁,随后几年,不论县里奖励我多少,我全部捐出来。如果不够,我当乞丐四处化缘。”

  听了他的话,大家都很感动,给李廷魁报以热烈的掌声。

  从此以后,每年夏天,只要高考成绩揭晓,一二三高都会将本校考取大学的情况报告给李廷魁,李廷魁召集基金会的几名同志,对学生的情况进行逐个筛选,把那些品学兼优家境贫困的学生给挑选出来。

  李廷魁带着基金会的同志们逐个进行家访,摸排学生的真实情况,然后划分出不同的类别,针对性地进行帮扶。

  每次家访,不论道路多远,也不论天气多热,他都会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家里,将钱及时地送到每一个学生的手里。

  基金会在实际运作中,也做出过很多次改变。

  第一次改变几乎是颠覆原则的,因为基金会成立之初就明确规定,唯有考取重点大学才能成为受助对象。

  2006年夏,铁门镇的刘小芳主动给李廷魁写了一封求助信。她在信中诚实地告诉李廷魁,自己仅仅考上一个普通的二本学校南阳理工学院,不符合受助条件,但是,她非常渴望得到李爷爷的帮助。

  李廷魁收到信后,非常动容,他明白小芳同学能写给自己一封信,一定是遇到很大的困难,鼓足了很大的勇气,他决定到刘家走一趟,了解她的实际情况。

  去了以后,他见到了刘小芳,小芳很感动,望着李廷魁哭个不停,她对李廷魁说了自己家的情况:父亲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中只有妈妈一个人硬撑着,不仅要赡养年迈的爷爷,还要供养姊妹仨上大学。如果得不到资助,自己很有可能不能读大学。

  李廷魁听了,眼眶潮润了,不停地勉励她母亲一定要继续努力工作,安排她到新安电力集团食堂炊事班工作,而且还破格给刘小芳姐妹仨全都纳入了资助对象。

  2012年夏,李廷魁基金会资助了一个特别优秀的贫困学生裴晓阳,裴晓阳是理科状元,考上了复旦大学,毫无疑问他符合资助条件,很快就拿到了第一年的5000元奖学金。

  但是,四年后的2016年,他本科毕业,考取了清华的硕博连读,家里没有钱继续供养。而李廷魁奖学金的资助年限是大学四年本科。裴晓阳再一次面临着有学无钱上的尴尬处境。

  当他鼓足勇气,对李廷魁写了一封求助信后,很快便得到了老人的回信:晓阳,你是最棒的,新安人民为你感到骄傲,你努力去追逐梦想吧,不论你读到哪里,爷爷永远是你的坚强后盾。

  收到李廷魁的信,裴晓阳的泪水瞬间打湿了脸颊。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牢记李爷爷的善举,努力学习,报效国家。经过六年的研究生学习,裴晓阳已经顺利进入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成为我国著名的科研人才。

  2013年夏,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新安县理科状元张雅楠,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情况跟裴晓阳几乎是一样的。所以,在2017年本科毕业后,李廷魁继续资助她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张雅楠也跟裴晓阳一样,博士毕业直接走进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成为了一名科研人才。

  李廷魁老人杏坛泽教的善行,鼓舞着新安广大学子,学生们都知道有这么一位耄耋老人默默地期待着他们考取更好的大学,默默地站在他们的后面充当坚强后盾,所以,从基金会成立的这一年起,新安县的学子们像发了疯地学习,新安县的教育也像坐了火箭一般飞速前进。

  一本从不足一百人,蹿升到200人,500人,1000人,最近竟然突破了2000人大关。

  学子们考取的学校也从洛阳师院、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大学、郑州大学,不断攀升到兰州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85著名高校。

  新安教育从2000年成为洛阳市第一名后,延续至今,从未有其他县市区超越。

  不能不说,李廷魁教育基金会的助推作用是不容小觑。

继续阅读:第109章:薪火相传腊梅香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侠光向阳生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