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凤阳府的名利场上,有传闻说,范明被调离凤阳府,和袁震接替范明位子的事情,朝廷早已经定了。
甚至有人说,朝天已派人和范明进行诫勉谈话。
目的是为了把他调回京城,打算让他做一任正三品吏部左侍郎。
范明在凤阳府衙门,现任从二品巡抚大人。
若传言是真的话,这很明显是被朝廷降了职。
凤阳府的名利场上,甚至有人说,朝廷放他一个正三品吏部左侍郎的实缺,也是看在范明已故的老丈人,宁老爷子的面子上。
毕竟宁老爷子服侍过三位皇上,是大明朝的开国功勋。
老爷子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今他刚刚合眼,宁家的子女没有一个,在名利场上是身居高位的,唯有范明的官职最高。
若在宁老爷子去世还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将范明重罚,未免会伤了一众老臣的心。
有人说,若是没有这层原因,范明早就被朝廷革职查办了。
这种危急存亡的关头,自然就没有人搭理唐明云。
凤阳府巡抚衙门幕府上的公务,张涛不是交给了宋智,就是交给了武尚德,或是刘卓,全然没有把唐明云放在眼里。
这些日子,大家都把唐明云当做空气一般不存在。
之前,刘卓对唐明云还有几分恭顺,至少在表面上,他见到唐明云的时候,一脸热情,举手投足之间尽显恭敬。
可是最近,他就像变了个人一样,自从有关范明被调离凤阳府的传言满天飞之后,唐明云和刘卓在巡抚衙门里不经意的碰到,刘卓竟然假装不认识他,自顾自的扬长而去。
至于张涛对他,似乎比往日热情多了,每次见了面,也不像往常那样只跟他点点头,连句话都不说就走了。
这些日子,张涛只要见了唐明云,就一脸笑容的跟他开着玩笑,天南海北的闲扯上几句,总之一句正经话都没有。
这些事情,唐明云倒并不在意。
他始终牢记着一点,就是范明当年交给他的,抓住主要任务。
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服侍好范明。
可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范明现在危机四伏,在凤阳府的名利场上的地位也一落千丈,自身难保之际,范明哪还有时间,去管唐明云的事情呢?
范明在京城的时间里每过一天,唐明云就觉得自己处境危险一分。
在唐明云身边,唯一和他的同僚们与众不同的是陶阳。
陶阳得知唐明云最近闲的发慌,心情也不好,便三天两头约他吃饭,喝茶,品酒。
这天,陶阳一边夹菜,一边在饭桌上说道:“如今有一个一本万利的好机会,我跟你们说,你们可千万别到处去嚷嚷。”
此时,饭桌上坐着唐明云和薛鸿两人。
两人好奇的问陶阳:“到底是什么机会?”
陶阳说:“我和一个商人朋友,建造了一些宅院,就在凤阳府巡抚衙门的对面。这些宅院,一倒手就赚钱。你们手里若是有闲钱的话,赶紧去买。”
陶阳的经商头脑,在任何人眼里都是毋庸置疑的。
凤阳府巡抚衙门的宅院,落成也有上百年了。
因为一些设施陈旧,柱石老化,所以凤阳府巡抚衙门打算,另择一块新地去修建新。
巡抚衙门这个消息一出,陶阳便将凤阳府。陈妹。几块空置的地块,仔细考察研究了很多次。
有些地块,他自己亲自去了不下十次。
后来凤阳府巡抚衙门相关大人,研究出了几个地块,他便对这些地块儿进行勘测分析,并且选出其中,最有可能选中的方案,并在周围买下几块地。
凤阳府巡抚衙门新址确定之后,不出意料,陶阳果然买中了其中的一块地。
他买的这块地,刚好在凤阳府巡抚衙门新址的对面。
这块地的地价日新月异,与日俱增。
他屯的其他几块地,虽然没有涨价,但他还是以原价卖了出去,并没有亏钱。
这块地已经盖好了两个胡同,前两个胡同十分抢手,第三个胡同正在修建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小问题。
有传闻,新的巡抚衙门因为资金不足,有可能暂时停工,甚至烂尾。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对面胡同里宅院的价格一落千丈。
陶阳所说的,正是大跌之后的第三条胡同。
陶阳说:“仅此一点,那个四合院的价格,可是跌到底了。现在正是抄底的机会,你们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们。”
唐明云手中,刚好有些闲置银两。
如今,他和柳玥和离之后,无论怎么用银子,也不会有人管了,他完全可以用这笔银子,买下陶阳所说的宅院。
想到这里,唐明云对陶阳说道:“那你打算给我们什么友情价?”
陶扬抿了一口酒,看着唐明云说:“那儿的价格已经跌到谷底了,你还要友情价,未免也太过分了吧。”
唐明云说:“如今,上街买点儿白菜,都要讨价还价,更何况是买一方宅院呢?你不给我们友情价,谁会买?再说了,我哪儿知道,你是不是卖不出去,想来请我们出手,过来杀熟。”
陶阳用筷子指了指唐明云说道:“明云啊,明云,你这种人,都降到地板价了,你还要与我讨价还价。你这性格,注定无法富甲一方。”
唐明云笑道:“若我能做成富甲一方的格局,那咱们大明恐怕遍地都是富可敌国的商人了。我不像你家财万贯,我一届穷儒,自然做什么都要斤斤计较。我不仅要斤斤计较,没准儿还要钱钱算计呢。”
唐明云一边说着,一边举起酒杯,分别和陶阳,还有薛鸿碰了一杯。陶阳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好吧,谁让你我二人是多年的挚友呢。这样吧,一亩的四合院,两万两银子,我算你九成如何。你若买更大的,也都按九成算你。”
唐明云在脑海里迅速算了一笔账,若他买一套价值两万两银子的宅院,陶阳算他九成,实付一万八千两银子,一共便宜了他两千两银子。这两千两银子,也算是很大的优惠了。
可是,凤阳府中心地带的四合院,价格也差不多是陶阳说的这个价。凤阳府巡抚衙门的新址,地处偏远,现在就要卖到,和凤阳府中心地段一样的价格,未免也太高了。
毫不夸张的说,就算一亩的宅院,陶阳卖一万两银子,也足够他赚的。唐明云说:“兄长。你说的这是一套的价格吧,如果我要多买几套,比如找些亲戚朋友一起购置,是不是能更便宜一些?”
陶阳压根儿不相信,唐明云能一次拿几套。
他一边夹着菜,一边说道:“就咱们的关系,我给你把人情做到底。你若买一套,我给你算九成。你若购置两套到五套,我给你算八成。你若购置五套以上,无论占地多少亩,我通通按照七成来跟你算。”
唐明云在心里盘算了整整一天,第二天他就去陶阳所说的地方,选定宅院。
他当场选定了一套,占地两亩的四合院,另外又选了五套,占地一亩的四合院作为投资,然后又购置了一些沿街的门面房。
陶阳没有想到,唐明云出手竟然如此阔绰,暗地里吃了一惊。
他的老婆就因为这个事,在府邸前前后后骂了陶阳很多次,说他干了亏本的生意。
陶阳心里很清楚,这桩买卖亏本倒是不至于,只不过是赚的少了罢了。最大的获利者就是唐明云。
没想到自己酒后的一句话,竟让唐明云硬生生地拽住,捡了个大便宜。
范明返回凤阳府,在凤阳府的巡抚衙门只待了三日,又乘马车去了京城。
范明回到巡抚衙门这几日,见了哪些人,说了哪些话,又做了些什么事,唐明云完全不知情。
他甚至都没有机会,和范明说一句话,每日只是按时点卯。
有一件事,令唐明云十分好奇。
按理来说,凤阳府扫黑除恶的这件公务,已经结束了,可是唐明云作为扫黑除恶领导小组联络员的身份,却丝毫没有改变。
甚至衙门里给他派的那辆马车,也没有人找他来收回去。
除了郝莹,偶尔来他的房间,跟他说一些名利场上的传闻之外,唐明云彻底与凤阳府的名利场隔绝了。
一个月后的一天,唐明云在凤阳府巡抚衙门幕府里,沉寂许久的房间外,传来一个久违的声音。
找唐明云的是凤阳府知府衙门,知府吴恒的贴身幕僚。
唐明云早就听说,吴恒的贴身幕僚要往上提一提了,但是因为这一年来,扫黑除恶以及抗洪赈灾,加之范明在此后,一直停留在京城,待在凤阳府的时间很少,很多提拔的事宜,不得不暂停下来。
唐明云估摸着,范明此次从京城回来,若是没有职务调动的话,衙门里很可能会开会讨论此事。
吴恒的贴身幕僚敲了敲门,走进了唐明云的房间,对他说道:“唐大人,晚上我们老爷有个活动,他让我问您,有没有时间一同前往。”
唐明云自从在凤阳府巡抚衙门,地位一落千丈之后,名利场上也没有几个人会想得起他来。
除了身边的几位朋友,约他一起吃饭的人,更是少的可怜。
在听到吴恒的贴身幕僚,如此对自己说时,唐明云的心中竟然萌生出一阵暖意。
像吴恒这样位高权重的大人,竟然还能记得起他来,实在令唐明云荣幸之至。
这至少说明,在凤阳府的名利场上,自己还是被某些大人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