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云重新回到自己的房间,看着刚才记下的事情,将范大人今日需要处理的公务又在脑子里仔细过了一遍。
巳时刚过,大概是上午十点,院子里进来一个壮汉,身高大概在一米八以上,皮肤黝黑,双目炯炯有神。
纵使唐明云和他素未谋面,也知道他的来历。
毕竟,范大人今天的安排,什么时候应该处理什么公务,接待什么人,他已经烂熟于心。
士农工商、这四个身份的人,唐明云一眼就能看出来。
倒不是说唐明云有多厉害,而是一个人,在某个位置上呆久了,身上便有了对应身份的味道。
举手投足间,有了相应的气质。
其实,唐明云识得来人,以前在雅风书院,和他也有过交流。
只不过,之前他是以雅风书院的先生和他饮酒聊天,现在,他已经是巡抚大人的幕僚了。
来人名叫胡烨,是凤阳府除州正五品知州。
除州地处凤阳府东部,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当年,太祖朱元璋起兵于濠州,并在除州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军事力量,从而借此一步步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并最终建立了明朝。
在此过程中,除州作为他的第一个军事基地和物资储备基地,在明朝建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明建立后,除州也由于太祖皇帝的影响,一步步地发展起来。
成为现在凤阳府举足轻重的一个辖区。
胡烨可以在除州担任知州,足见他在凤阳府名利场中的分量。
唐明云的房间是一个长方形空间,一进房门,正对着一扇窗户。
窗外,是枝繁叶茂的梧桐树。也不知道是谁有意为之,窗户的正中央,摆着两张几案。
房间里几案的摆放,仿佛有一种不约而同的方式。
如果房间里只有一张几案,那自然是想放在哪就放在哪。
如果有两张几案,当然会像现在这样,并排放在窗户下面。
唐明云这间房间里,完全没必要摆两张几案。
他也不清楚,这到底是谁布置的。
唐明云虽然平时在书院里教授四书五经、八股文之类的圣贤书,但他对奇门遁甲、风水术数方面的书也很感兴趣。
他之所以偶尔去读一些这种书,完全是为了放松大脑。
毕竟,一个从21世纪重生到明朝的唯物主义者,根本不信牛鬼蛇神那一套。
可是,现在闲来无事,而且自己拥有了一间完全属于自己处理公文的房间,便试着用自己那微薄的风水知识,看看这间屋子的布局。
首先,这两张几案,唐明云迟早要让人给自己搬走一张。
可是,他现在不能有任何轻举妄动。
毕竟这是他正式上任的第一天,头一天就把房间搞得乌烟瘴气,很容易给一些有心之人落下话柄。
今天早上,他还从郝莹的口中得知,他的前任刘智背靠东方,坐在一张几案旁处理公事。
所以,唐明云想都没想,就坐在了对面的另一张几案上。
以他所了解的风水知识,确实应该坐在这张几案上。
因为在名利场上,讲究的是靠山。
一来,唐明云坐在这张几案面前,背后正好是范明处理公务的书房。
在巡抚大人的衙门里做事,有巡抚大人做靠山,还愁何事不成?
一般来说,人站在房子的中心,面向屋子大门的前方,此时:左手边青龙位,右手边白虎位。
青龙代表阳气旺盛。白虎代表阴气旺盛。
从刘智坐的地方,不难推理出,他坐的位置,正是白虎。
如果他是武将、或者是一个从事跟阳气有关的工作,那无疑可以让阴阳调和,化险为夷。
但是,他是文官,白虎入侵,对他十分不利,所以他才被范明拿掉贴身幕僚一职,另作安排。
如此说来,这风水一事,也不可不信。
唐明云坐在几案面前,余光刚好可以扫到从范明书房进进出出的人。
胡烨经过的时候,唐明云其实已经看到了。
他只不过假装伏案整理公文,时而提笔疾书,时而皱眉思索。
全然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案牍书。
这也是薛鸿给他的秘诀之一。
幕僚的房间,必须得每时每刻都敞开门。
如果每一个路过的人,你都要看一眼,四目相对之下,你没有理由不站起来和人家客套。
如果真的这么做,那这一天什么都别干了,时间全部都用在和来人的寒暄上。
薛鸿告诉他,你假装提笔沉思,等有人进来,甚至有人走近你的时候,你再假装做出一副惊讶的表情。
然后赶快站起来,和来人客套。
这样做自然有益无害。
一来,你的一举一动,可以给对方留下一个认真对待公务的印象。
二来,作为幕僚,你有自己的工作和责任。
如果你每天都和来人寒暄一句,范大人基本每刻钟见一个人,你接二连三的寒暄,这一天到头,累得够呛也就罢了,自己的公务也没处理完。
当你听到有人来时,你只需要一直做出伏案阅读公文状,等对方走到你跟前,你再和他客套两句,能少走几步路不说,还能省不少事。
薛鸿的建议,对唐明云很受用。
“唐大人,别来无恙啊。”
唐明云听到有人走进自己的房间,并且主动和自己打招呼的时候,他假装刚刚回过神来,赶忙抬起头。
此时,胡烨已经走到了房间的中央位置。
唐明云一脸热情的站起身来,做出一副打算绕过几案迎接客人的姿态。
谁知,胡烨已经走到了他面前。
“胡大人光临敝处,令此处蓬荜生辉。”
两人相互作揖,唐明云请胡烨坐下。
如此一来,唐明云便省的走几步路。
薛鸿昨晚跟唐明云说,按照这个方法,这一天下来,少走不少路,会节约很多体力。
唐明云在雅风书院左先生的时候,凤阳府各级名利场的大佬们,经常会来书院参观、听讲。
唐明云也是因此,认识了不少达官显贵。
虽然唐明云经常在酒桌上和一群朋友吹牛,说他和哪位大佬称兄道弟、和哪位贵人一见如故。
但是只有他心里最清楚,他和这些大佬之间的距离,如同隔着一道深不见底的沟壑。
人家只是和他在书院里,有过数面之缘罢了,根本谈不上任何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