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因为他分管这些事,而是很多事情大家都想问问他的意思,看看自己做的事情会不会在朱涛那里得到彩头。
没办法,这些事于渊要管,因为这本身就是大哥促成的,不仅仅是他,最早一两批从学校或者学院里毕业的学生们都有这样的责任。
因为他们被朱涛带着做事的时间最长,也更能把握朱涛的心思。
也就是靠着这些人,朱涛把另一个时空里的很多流程、准则慢慢的在联盟里推广开。
于渊其实很为大哥担心,因为似乎他现在除了军事和科技事务,其他都不怎么过问了。
虽然他知道大哥未来的打算,但他总觉得似乎有点放手太早。
可大哥朱涛却不理会劝解,只管到处去走走看看,如今连他也将要被派往美周。
这些年于渊倒是难得有脑子清净下来的时候,每天有不下几十人需要他接见、会晤,有不下白件事务要从他手上流经。
虽然大哥已经详细跟他探讨过去往美周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可从来没有完全独立处理过事务的于渊还是有些心慌。
倒不是担心做不好,无非是做的一般和做得更好的区别罢了,但他是怕辜负了大哥的期待。
也幸好有信使来了,说是朱涛会在旅顺再和他讨论一下美周问题,这总算让于渊稍稍心安了一些。
美周先遣队除了于渊带领的联盟人员,还有几家商贾和自愿前往的年轻人。
三十多岁的河南固始人曾宪曾法之是老朋友了,天启六年占领马尼拉时他就认识了朱涛,后来也成为了吕宋大开发的重要人物。
和于渊年纪相仿苏州原富家公子程方胤,父亲曾经做到吏部侍郎,在太湖屡次被唐宇泰抢劫,后来却因祸得福结识了唐宇泰。
因为和太湖巨寇熟识,搭上了联盟外贸的大船,到了台北以后感叹风气之开放,干脆在行政学院学习了两年。
自大秦京畿保卫战中,朱涛带领张佑、吴金等人大破建奴之后,联盟内部对于公开立国的言论就已经按捺不住了。
联盟高层内部也已经对立国的事情展开过讨论,要不是朱涛坚持还要再等等看,秦国帝国的名头早就打了出来。
高层对于立国的讨论也被有心人放了出来,对于联盟内部和亲近联盟的人员来说,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有封爵一项。
自古以来,所谓的“从龙之臣”将会得到什么封赏都是中高层人士特别关注的事情。
从有心人透露出来的信息表明,大封功臣那是一定的事情,但功臣却似乎没什么实惠。
据说联盟在亚洲地区的领土上,封号除了在官方庆典能够坐在显赫的位置上。
相同资历情况下,具有封爵的在从政活从商时会优先照顾,其他似乎也没什么作用。
这个消息让自认有资格得到封爵的人士大为失为望,几天时间里得到消息的人士们甚至都有些丧失了斗志。
获得封爵是自古以来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封爵就代表着特权,就代表高人一等,可联盟这样少的特权让很多人大失所望。
仅仅三天之后,有心人又传出了消息,封爵的人士在亚洲领土上没有什么特权,但在菲周和美周却能拥有极大的特权。
在菲周和美周的土地上,允许有封爵的人拥有领地,且有依照联盟律法自行组建政府和资政局的权力,并有抽取领地税收的资格。
这个吸引力就大了,在菲周、美周一旦取得领地,不但有钱还有权,甚至联盟还允许有封爵的在领地拥有私军。
美周还是联盟第一次探索,因此自发愿意前往的人并不多,可菲周就不同了,自消息被传出来以后,和联盟关系密切的大秦缙绅家族统统坐不住了,这简直就是封国!
曾宪和程方胤几人没有组织人手去菲周开发,因为他们对于于渊被派往美周主持大局而嗅到了特别的意味。
联盟里都在传说,于渊是被变向流放了,因为他和联盟的长公主高彩儿私定了终身,因此触怒了朱涛。
也有很多人虽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毕竟此去美周还只是第一次航行,中间有多少危险自不用说,还有很多人在观望先遣舰队的实际成果再做打算。
舰队里还有几个南直隶的学子,为首一个的叫做方以智,今年才二十一岁。
早几年和几位来自桐城的青年在南京游历时被新学堂里的数理知识所震惊,在服满祖父的丧事之后就来到了台北学习。
得知联盟要派遣舰队探索美周后,极力恳请跟随前往,随即得到了批准。
于渊正在自己的船舱里研究航行路线,本来此次航行走南线是最方便的,从吕宋经由关岛,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夏威夷到金山。
但于渊要带舰队经由旅顺去长崎接一支船队,目前东瀛的九州和四国岛近乎已经归附了秦国联盟。
两个岛上大量开设了华语学校,近五年来已经有大批东瀛的孩子在学校学习华语,民间也在努力进行华语学习。
这次于渊要接的就是十几个东瀛大名家族组织的,已经通过华语考试的东瀛民众共同去开发美周,这批人将完全脱离东瀛身份,加入秦国籍。
联盟已经向来华贸易的葡桃亚和西班牙商人询问过太平洋的气候信息,特别是和联盟很亲密的葡桃亚商贾。
据他们的经验判断,冬季的太平洋要温顺的多,正是去往美周的好季节。
于渊心里其实也不怎么想去美周,毕竟在台北过的很舒适,忙虽然是忙了些,但家人、朋友却都在那里。
可他也知道美周对于秦国的重要性,因为大哥不止一次跟他探讨过那片新大陆的情况。
有很多时候于渊会感到很迷惑,总感觉朱涛想是天上下凡的神明,或者他的那个英格兰老师是天上的神仙。
对于亚洲、欧舟的情况很熟悉这还比较容易理解,毕竟这些年他也见过不少从欧舟来的传教士,据说他们向大秦派传教士已经有近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