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馆改成红妆兵团,原本死气沉沉的女子眼底有了光彩,她们现在成了主子,原来那些主子成了奴婢,伺候她们的日常生活。
这些女子们做梦也不会想到,她们还能有这么一天?
南篱给她们留下补品,还有调理身体的药材,她们太瘦弱了,身体要慢慢养。
红妆兵团的女子泪流满面,都跪下来谢恩。
南篱扶起她们:“你们好好养身体,如果哪天想回家,让领主派人送你们回去。”
二十几个人垂泪,她们已经是破败之躯,家里人不会再接受她们的。
这个时代对女人太不友好,受害者虽然无罪,但受到的歧视和鄙夷,足以让她们生不如死。
甚至,还会连累家人一起受辱,家族里兄弟姐妹的婚事都会因此受到牵连。
南篱叹息,这种观念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南篱把密道另一端的情况讲给南大海听,那边可以做盐田,她把丁家盐田收进画境里的用具改造一番,留下来给南大海这里用。
南篱叮嘱南大海这里防御的重要性,并给他留下几把步枪,手榴弹和一些炸药。
南大海在松一的协助下,开始组织人训练,只要愿意加入,不论男女。
他在画境里也不是白待的,跟北斗七煞学了北斗阵法,正好组建起了女版北斗七星阵。
因为要开发盐田,还要分出一部分人去,当然是偷偷的做,提炼私盐在大宣国是犯法的。
南篱又把祈家的孩子留下几个给南大海,明佐明佑都是读书的料,不适合长途跋涉,正好留下来提炼食用盐。
司衍也想留下,南篱笑着问:“你不想看看那些兵法用在战场上的效果吗?”
司衍眼底闪着光,他喜欢研究兵法,自然想在战场上验证。
南篱拍拍他的肩膀,不再说什么,目的不明的孩子还是留在身边比较放心。
这里需要维修水利,这是厉谦岱的专业,但他还是流放犯人,只得留下一些建议。
大家正在吃早饭,忽然从山下上来一队人马,松一听到熟悉的口哨声,让大家稍安勿躁,是自己人。
陌竹几个受伤比较重的人,被梁伯送过来养伤,其实他们想再养几天就可以下床了,但是祈知彧不允许。
即便如此,陌竹还是坐着轮椅,帮着配置了火药,他们用了南篱的药,又吃了水果,都感觉自己好得差不多了。
扶首山一下来了不少人,南篱暗暗松了口气,南大海紧绷的小脸也放松下来,他真怕南篱走后,他守不住这里。
陌竹和手下过来感谢南篱,他们在战场上没少受伤,但恢复得这么快,还是头一回。
特别是断手断脚的人,他们接上的断肢已经有了感觉,而且,每天能清晰地感觉到状况越来越好。
少夫人说他们能重新拿起兵器上战场,那就一定能。
他们对比深信不疑。
这种断手断脚,就算大宣国的神医来了,也只能摇头兴叹,更不可能重新接上。
南篱在他们心目中,就是神女一般的存在。
每个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要不是南篱阻止,他们都要跪下来磕一个。
南篱看到梁伯的时候,就想起来祈知彧托付她的事,余光落在他身边的梁笙身上。
梁笙兴高采烈,四下寻找目标,最后只看到南篱一个人,她不免有些失望。
梁笙掩藏的很好,但南篱敏锐地察觉到了,男人身边的烂桃花自己收拾,她可没闲工夫、也没兴趣去手撕绿茶。
南篱避开梁笙,把梁伯叫到一边,小声道:“梁伯,给你看一张画像。”
梁伯不知少夫人叫他看画像是什么用意,他也不多问,恭敬地接过来展开。
梁伯在看到画像上的人时,微微一愣,这人怎么跟他年轻时有些像?
南篱看着梁伯的表情,也大概猜出来了,她问道:“梁伯,这人,你认识吗?”
梁伯摇摇头,心里有了猜想,拿着画像的手微微颤抖。
南篱淡淡扫了一眼梁笙的方向,安慰道:“梁伯,你先别激动,这事还不确定。”
梁伯眼底一片湿润,颤声问:“这、这孩子在哪儿?他过得好吗?”
南篱回道:“他吃了一些苦头,但现在过得很好,而且恢复了神志。”
“吃苦了呀,我可怜的孩子。”
梁伯先悲后喜,他不确定地问道:“少夫人,恢复神志是什么意思?”
南篱点点头:“是你想的那样,他现在跟正常人一样,可以做很多事。”
梁伯抹了把眼泪,他欣喜若狂:“谢谢少夫人,柱子从小有些呆傻,能恢复成正常人,一定是少夫人出手相助,老奴谢过少夫人。”
说完,他就要屈膝跪下。
南篱一把拉住他:“梁伯,这事还不确定,你先不忙谢。”
这古代人动不动就跪,南篱现在还是有点接受不了,幸好没让她总见皇家人,不然让她总给别人下跪,以她的小暴脾气,不知要惹出多少事来。
梁伯像是胸有成竹一般,他抖着手指着画像道:“柱子小时候没有看护好,磕到了嘴角,少夫人你看,你这孩子左嘴角有道疤,他是柱子,没错!”
南篱这才仔细看了一下,还真是,这画像画的很是精细,嘴角的疤痕都画出来了。
但是,这些都有可能是巧合,只有基因检测才是最准确的。
南篱不想打击梁伯,她只得岔开话题:“梁伯,当时祈家派出那么多人找,都没有找到,你不觉得有些蹊跷吗?”
梁伯微微一怔,他大脑像过电影一样,闪现当时的画面,所有人都焦急的找人,只有梁笙安慰他,弟弟只是贪玩,会回来了。
当时梁伯以为是女儿安慰她,但现在想想,她镇定自若的样子就有些可疑。
梁笙当时也不过十岁,如果真是他猜测的这样,那真是太可怕了!
南翎拍拍他的手臂,道:“我们现在没有证据,这件事可以放出风去,看看反应?”
梁伯重重点了点头,同意南篱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