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仪得知自家孩子颇有天赋,教导学业上,她也多了些仔细。
不论是名家的字帖,又或者是孤品名家书籍,她都是尽可能的替人收罗来,左右自己的家底殷实,不差这点银子。
“母亲,您给我的字帖已经很多了,不要再破费了!”只是,这样倒是把徐皓整不好意思了。
继楷体、草书等字体字帖后,又是一位名家大作后,徐皓连忙对母亲叫停。
原因挺简单的,不过是因为实在太多了,他有心学也学不过来,而且他也不是当初什么都不懂的年纪。
这些东西一件比一件珍贵,他心里早认了徐明仪这个母亲,所以更不想她破费。
徐明仪认真道:“不多试试,怎么知道自己喜欢那种呢?不用担心钱的事,你母亲我最不缺的就是钱!”
当今离朝倒是没有统一的字体,不论是科举、还是其他记录上,大多是按自己风格,所以徐明仪才会搜罗各家。
然而,徐皓却摇了摇头道:“母亲,皓儿听先生说起,当今楷书笔迹最为方正,所用最广,就连当今太后也是以此给朝臣批注奏折,老师说这是大势。
“再有天下行书多而杂,对于读学交流有诸多阻碍,他便要求我们,以楷书为主,儿子心力有限,想先以楷体字帖为临摹,等得先生称赞笔锋成熟,儿子再择另一偏门来陶冶,母亲以为如何?”
“先生说,学艺需择一门精,而非门门通却不精!”
徐明仪没想到不过入学几日,自家儿子竟能有此思路口才,心里难免生出许多欣慰来。
既然儿子有了主见,她也就不再多言,轻轻地颔首,“那便依着你,往后母亲就不去搜罗这些了。”
“嗯嗯!”徐皓闻言小脸微微扯开笑容,谦逊地鞠了一躬。
“既然你说起先生的教诲,母亲也考考你,这些日子在学堂里,你都习了些什么东西?”
徐明仪摇了摇手里的团扇,缓缓开口,她此次考校并不是有意摸底,毕竟这才学了几日啊!
之所以如此,不过是要让孩子心里觉得,自己这是在重视他,这样在关心下长大的孩子,更能开朗健康。
“好呀,先生这些日子不止交了三字经,还教了我们千字文哦,我已经会背一些,母亲可要听。”
说到学习上,徐皓小脸突然骄傲地抬了起来,这时候倒是能在她脸上看到孩子气性。
“当然要听,皓儿你且读读看!”徐明仪眉眼中也闪过一抹笑意,随后就听人朗朗读了出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这千字文里头最多晦涩拗口的词语,这些时日能背诵到这里,足可见用了心思的,徐明仪眼中不由得浮现出惊喜。
“皓儿真棒,学习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身体,不要让自己太劳累了!”徐明仪摸了摸人的脑袋,轻声交代道
更多的话倒是没有说了,毕竟孩子的路,父母不过是陪着走,要做的也只是偶尔斧正而已。
若是干预的太多,反而会适得其反,而聊着聊着,眼看便到了午膳的时辰。
徐明仪亲自陪着孩子用了饭,饭菜做法全是温补的做法,间或还有些药膳的补品。
如此仔细的养着,徐皓脸色也越发红润白净,加上肖似徐家祖父年轻时的相貌,锦绣华服的装扮下,倒真与富家公子没有太大区别了。
“夫人,裴家的人上门来了!”就在安安稳稳的用完膳,准备让下人撤换菜品时,红烛匆匆的走了进来。
她瞥了眼已经走去书房的小公子厚,这才缓缓说道。
“嗯?竟然还有脸上门来啊!”徐明仪听到“裴家”这两个字,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上一次在定安王宴会上,裴家丢了那么大个人,本以为他们会安分点,没想到这么快又来了。
“直接让门卫打出去吧,我懒得见他们!”
徐明仪摆了摆手,左右早就把脸皮撕烂了,完全没必要有其他顾及。
可红烛声音却摇了摇头,几次张口都有些难以启齿,“夫人,您还是去看看吧!”
此话一出,徐明仪不由得侧目,心下隐隐有了些不好的猜想,她没再犹豫,缓缓起身带着人直奔侯府大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