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雕栏玉砌应犹在
林佩芬2021-10-28 18:222,974

  大清顺治二年。

  是“花好月圆”的中秋佳节,天清气爽,桂子飘香;北京城里的一座占地极广、整修得华美精致、花木扶疏的大宅第里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婚礼;宅第中张灯结彩,鼓乐齐奏,喜气洋洋;满朝的文武官员有半数以上前来道贺,车水马龙的好不热闹;大厅中堆满了贺礼,尤其以当今的皇帝、两宫太后和摄政王赐下的奇珍异宝陈列在堂中最为灿烂夺目,吸引了无数贺客的目光。

  可是,贺客们在目视着这些价值连城的御赐珠宝珍玩的同时,脸上的表情却大都是不自然的笑容,有点儿讪讪,也有点儿无奈、尴尬和赧然,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交谈,都尽量拣些无关痛痒的寒暄、客套话,眼光里更是故意的规避着互视,而尽量把视线集中在贺礼上。

  “这么大的一株完美无暇的珊瑚树,下官倒是生平第一次见到……”

  “是啊,难得的是它遍体朱红,晶亮瑰丽,无一处有折裂之痕,无一处含沙石杂纹,放在这里,真是满室生华!”

  “用整块白玉雕成的和合二仙,下官也是生平仅见……”

  “啊,这八匹翠玉骏马,通体晶莹剔透,又雕得如此栩栩如生,真是稀世之宝!”

  “这就是辽东所产的东珠,圆、大、润、泽,当为天下第一;这一串百颗,每颗都是一样大小,举世已无其匹,实是无价之宝!”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围着贺礼赞美着,忽然,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冒出了一句:

  “赏赐如此之丰,真是‘皇恩浩荡’啊!”

  一听这话,众人倒是都异口同声地点头称是:

  “是啊!真是皇恩浩荡啊!”

  可是,这话一说,接下来便没有其他的话好说了,人与人之间立刻就沉默了下来;幸好鼓乐之声仍然不断,吹吹打打的,人群中倒也没有陷入静寂;也幸好吉时很快就到了。

  在几个侍从的前导下,主婚人大步从内堂走了出来,他是新娘的外祖父周奎;由于新换的袍褂他还没穿惯,几步路便走得不甚体面,再加上高领窄袖短褂的新装,越发衬出了他的五短身材佝偻背;脑后的一条辫子花白稀疏,又没有光泽,新剃的前颅上却隐约地从帽檐下露出一截雪白的头皮来,一张布满了皱纹的脸上像是勉强挤出来似的堆满了干笑,这使他的外貌看起来有一股说不出的滑稽;他摇摇摆摆地走到主婚人席上站定了,立刻再朝着贺客们更吃力地扮着笑脸,只可惜人群中却没有什么人举目去看他,不过他也不在乎,自得其乐似的抬头挺胸着。

  司仪扯开嗓门叫了起来,接着,喜悦声扬高了,笙管笛箫一起吹出了鸾凤和鸣之曲;就在乐声中,十二对梳着双鬟的侍女踏着细细袅袅的莲步引着一对新人来到了堂上。

  新郎是一位斯文、白净而略带着憔悴和书生气息的年轻男孩,俊秀的脸庞上笼罩着一层阴影,仿佛心中的愁绪浓得连这“小登科”之喜都化解不去;新娘身穿大红吉服,头盖红巾,由喜娘搀扶着行礼;她的脸藏在头巾下看不见,身体却明显地瘦弱不堪,左边的衣袖是空的,簇新的吉服上盘金绣着一只振翅飞翔的凤,左袖上的凤尾便软弱无力地贴肩垂了下来,袖口空荡荡地摇摆着。

  新人立定之后,司仪开始高呼:

  “一拜天地——”

  新人面朝堂外的天光深深地拜了下去。

  “二拜高堂一一”

  新人回转身来,面向父母的座席,但是,堂上的高座上却是

  空的;但也就在这个时候,原先立在角落的一童一婢,飞快地往

  堂中走来,两人各捧着一卷画轴,走到高座后面,立时将画轴在

  座椅上展现了开来。

  画图一现,整个婚礼的气氛都变了。

  新人朝着这两幅画像深深地拜了下去。

  宾客中却开始起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几乎人人都身不由己

  地发出一个冷颤。之后,有人饱含着泪水,有人低下了头去,也有

  人下意识地搓着双手;只是,谁也没有再发出声音来,面对着这

  样一场气氛殊异的婚礼,尽管人人都有满腔的心声,却是谁也不

  敢在表面上流露出来。

  可是,新娘却流露出来了。

  她跪伏的身躯发出了轻颤,瘦削的双肩一耸一耸地抖着,红

  盖头中传出了悉悉索索的哭泣声;陪在她身旁的喜娘一手扶着

  她的腰,一手轻拍她的背脊,却没有出声劝阻她;跪在一旁的新

  郎也没有出声,只低着头,任两行泪水潸潸而下;众宾客则是个

  个神情殊异,默然不语;主婚人周奎更是一脸尴尬,却也不敢劝

  阻新娘,只有抱着“让她哭个够”的打算,站着枯等;一时间,悲戚的气氛便取代了喜气,笼罩了整个的婚礼。

  红盖头下的哭声却越来越大,新娘的全身都在猛烈地颤抖;

  哭到后来,她再也忍不住了,从红盖头中发出了一声悲苦凄楚的

  哭喊:

  “父皇——母后——”

  原来,她就是前明崇祯皇帝的女儿长平公主,高座上展开的

  画像正是前明的崇祯皇帝与周皇后……

  就在前一年的三月,李自成率众攻陷京师,崇祯皇帝在兵临

  城下之际,令皇太子和永王、定王逃离皇宫,接着又命周皇后自

  尽。为了怕公主们陷入敌手,他亲手杀了昭仁公主,又挥剑向长

  平公主,砍断了长平公主的左臂,然后离开了皇宫,在煤山自缢。

  长平公主在血泊中晕死了过去,幸得尚衣太监何新背起了

  她,逃出皇宫,避入周奎府中,过了五天,长平公主才悠悠苏醒了

  过来。

  总算从死神手里拣回了一条命,可是,迎接她的未来的日

  子却是数不尽的伤痛——不独是她自己父母双亡,兄弟流散,断

  了一臂成了残废,而是国破家亡,江山易色了。

  李自成占据了大明皇宫,即了帝位,可是,他这“大顺皇帝”

  没做了几天就仓皇逃走了;那是因为本来为了防御大清国而镇

  守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反过来向大清国借兵,打败了李自成,

  报了“君父之仇”;可是,清兵一入山海关,当然就不会回去了,顺理成章地直入北京,大清国的皇帝成了全中国的皇帝。

  住在周奎府中,长平公主终日以泪洗面。几个月前,她上书

  大清顺治皇帝,自请出家为尼,青灯佛卷,了此残生;对于她这个

  请求,才只七岁的顺治皇帝当然没有意见,但是摄政王多尔衮却

  有不同的看法:

  “前朝的公主,务必要善加厚待,才显得我朝的宽大——让

  她身入空门,岂非让天下的百姓以为我朝刻薄寡恩呢?”

  他认为,大清新得天下,收揽人心是第一要务,而厚待前朝

  公主,正可示好于天下百姓;他的这个看法也得到了两宫太后的

  认可,尤其是顺治皇帝的生母孝庄太后。同为女人,孝庄太后特

  别同情这个小小年纪就惨遭不幸的前朝公主,又想到她已成残

  废,孤苦伶仃地寄人篱下,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和摄政王一

  商量,仔细地替长平公主安排了归宿。

  事情很快就商量出了结果,并且进行得很顺利;由顺治皇帝

  下诏,不答应长平公主出家为尼,而且还为她“找附马”——长平

  公主本来已经由崇祯皇帝选中了太仆公子都尉周世显为附马的,婚礼都已经筹备好了,举行在即,是因为李自成挥军逼京而

  延期的——找到驸马,可以使公主终身有托。

  诏书一下,驸马很快就找到了,于是,延期的婚礼也就顺利

  地举行了。

  大清朝赐下了一座极为广大、讲究的宅第做为长平公主与

  驸马婚后的府邸,外加车马、奴仆、良田、金银珠宝的赏赐都极为

  丰厚;这一场婚礼也尽量办得风光、体面,除了奇珍异宝的丰富

  赏赐之外,还明令前朝的降官们前去道贺,增添热闹,孝庄太后

  甚至还派出了自己手底下几个得力、能干的管事嬷嬷们,私下协

  助处理婚礼的一切杂务;她亲口交代说:

  “务必要事情办周全,让长平公主不用费半点心,又觉得满

  意……”

  她设想得十分周到,赏赐也特别丰富,派出的手下办事更是

  没让她失望——她几乎是用一种慈母的态度在照顾着这个令她

  怜悯不已的十七岁的断臂小女孩,尽可能多给她一分关爱。

  然而,无论她再怎么尽心尽力地付出关怀和照顾,有一样却

  不是她的能力所能改变的,那就是长平公主心中的悲苦——亡

  国之痛,那是任谁也都无法化解的永远的伤痛……

  顺治帝即位时年方六岁,由叔父多尔衮辅政,顺治元年十月

  封为“叔父摄政王”。顺治帝的嫡母孝端文皇后、生母庄妃

  (均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并为两宫太后,分别为孝端、孝庄太

  后。

继续阅读:第一章八千里路云和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天问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