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那个能种田丰收的秦玄竟然将后金杀了个溃败而逃,这可是一个天大的大捷啊,此时他的内心是又喜又忧,高兴的是一下子有了这么个胜仗,崇祯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忧的是秦玄立了这么大的功劳他可得花多少钱才能打赏啊,估计需要七八万两银子。
就在崇祯陷入矛盾之中的时候,他忘了这个时候那些大臣为了恭贺崇祯都跪倒一片了,皇帝没有叫起来他们就不敢起来。
最后还是王全有知道崇祯这时有了神,连忙轻声对崇祯说道:“皇上,诸位大人还在下面没有起来呢,要不让他们起来说话吧!”
崇祯被王全有这么一提醒方才知道刚才自己失礼了让他们赶快起来。这时崇祯说道:“严大人,这次秦玄获得如此大捷,你们兵部对立功的人员有什么说法没有?”
严兆龙说道:“皇上,我们兵部集体研究了一下,秦大人这次可是居功甚伟,杀死鞑子两千多人,既然立了这样大的功劳是必须对其进行封赏的,否则就会显得朝廷赏罚不明。”
严兆龙说道奖赏的时候用余光扫了下崇祯的神情,知道崇祯内心的想法:“但是现在目前国库里的钱不多,朝廷的日子过得也非常紧,因此先发给有功之人八千两银子,至于剩下的等到国库充裕的时候在进行补发!”
“这个严兆龙还挺会察言观色的,不错有前途!”崇祯这时对严兆龙颇为欣赏,认为他还是挺会办事的,皇帝就对这种能够懂他心思的人很是喜欢。
崇祯虽然心里那是乐得开花,但是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说道:“秦玄上次交税十几万两,后来大获丰收又听从朝廷安排献给朝廷粮食不计其数,这次立的功劳更大,实在是我大明不可多得的人才啊!本来按照常理来说应该对于秦玄给予重赏,但是严大人说得很有道理,咱们国库非常缺钱啊,唯有按照严大人的办法去做了,先给秦玄八千两银子以慰其心,至于其他封赏日后等到国库丰盈的时候再补齐也不迟!”
崇祯讲到这里自己也有点不好意思了,毕竟八千两银子说起来确实太少了,于是他有补充道:“这样吧我在给秦玄加升一级为威武将军。也算对他有个交代了!”
这些大臣听了这个皇帝也是太小气了,赏银就给了八千两,还不够人家秦玄派牙缝的,至于那个威武将军更是徒有虚名,不值一提。不过崇祯他是皇帝,雷霆雨露,皆是天恩,他怎么说怎么好,其他人就算看不惯,那也是不敢言说的。
这时崇祯又想到了刘道生,他才上任河南总督并没有多长时间,刘道生这次的军事水平虽然说起并没有什么亮点,但是由于他才上任不久,什么事情都要有个适应的过程,崇祯也不能对他要求过高,最后也只是让他从现在开始加强防守,后金一定会贼心不死,卷土重来,因此随时要做好与后金打仗的准备。
秦玄这次大获全胜的确让崇祯脸上有光了,崇祯在高兴之余并没有花太大本钱的基础上赏给秦玄一些花哨的名头,最后又委派邹亚天为河南的巡按御史,由于邹亚天在大殿上的一席话还是很得崇祯的圣心的,而且崇祯还给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将圣旨也带给秦玄。
朝廷上下对于封赏秦玄这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刘道生当然也不例外。邹亚天前来河南上任,场面还是很大的,河南官员总督,巡抚都过来为邹亚天接风洗尘,生怕怠慢了他。其实邹亚天现在的官职也不大,充其量不过是个三品,刘道生以及沈大钧是没有必要非要出面给他接风洗尘。但是官场上很多事情非常复杂,绝不是仅仅看官职大小的,还要看他在什么岗位之上。就说邹亚天这个御史,表面上看他也只有三品,但是说起这个岗位却是大有来头,他有密奏的权利,说打底就是崇祯的探子,这些人往往都是深得皇帝的信任,而且邹亚天之前的身份可是兵部侍郎,是刘道生这些管军队的直接上司,他这次来宣读圣旨,那就等于皇帝亲临河南给你讲事情。
这个时候总督府非常热闹,河南大小官员都到总督府欢聚一堂,此时刘道生正坐在那里,他的脸上相比前几日清瘦了不少,毕竟后金入侵这件事着实让他伤透了脑筋,而他旁边就是邹亚天从京城带来的圣旨。邹亚天在刘道生右手边坐着,正在那里慢慢喝茶,等到刘道生以及沈大钧发话之后他才能表示自己的观点。
而其他的官员心情也很复杂,他们既有嫉妒秦玄的,也有心中由衷钦佩的,毕竟能够将后金杀伤两千多人这种战绩,大明在近十几年都不曾出现了。到了此时刘道生也就发表了自己的谈话:“沈达人,这次邹大人是代表皇上前来宣读圣旨的,我们河南全体官员都是倍感荣幸,这样吧,我们还是让邹大人给我们讲几句。”
沈大钧点头笑着说道:“这个注意很好,邹大人乃是皇上亲派的御史,又代表皇上宣读圣旨,正好可以传达一下皇上对我们河南军务,政务的意见,不知大家有什么看法?”
“理应如此!”
“当然是要由邹大人先发表一下意见!”
这些官员个个都是混迹官场多年,对其中的潜规则那是了如指掌,他们这时都表示举双手赞成此事。邹亚天看到这些人很识时务,不由心中发笑,在京城里老是听人说道刘道生这个人太过讲规矩,看来那个人的说法也不准确嘛,就向现在这分明很懂人情世故。
其实邹亚天也太过小看刘道生了,再怎么说他也在官场上呆了这么久,而且他本身还是个进士出身,只是为人直爽了点,基本的官场处事哲学他还是懂的。
“那好吧,既然大家一定要我说几句,那我也就不再推辞了”邹亚天这时拿出了圣旨进行宣读,刘道生,沈大钧等人纷纷双膝下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