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叩问本心
锅巴味锅巴2025-07-27 20:502,674

  陈休眼中,迷茫如雾霭般弥漫开来。

  他与眼前这些人,本是毫无血脉牵连,亦无恩情羁绊。

  然而,当目睹那如同地狱般的屠宰场,一个屠戮着自己同类的地方,任谁的内心都无法平静。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气味,惨叫与哀号似尖锐的利爪,一下又一下地撕扯着他的神经。

  暴戾的情绪如同汹涌的潮水,疯狂地向他席卷而来,迅速蔓延至他的全身。

  识海之中,各种邪念如同野草般疯狂滋生,试图将他吞噬。

  好在识海之上,数十颗星辰高悬,散发着柔和而坚定的光芒,镇压着这些邪念,让他不至于被黑暗完全笼罩。

  自从本体意识沉睡,作为分神的他,虽饱读诗书,以明智理,却始终受到限制。

  他无法照见本心,难以明心见性,得见真我,境界也因此一直被困在窥神灵照之境,无法突破。

  在穿越空间乱流时,意外突生,致使他记忆缺失。

  不过正因如此,他的分神意识比本体意识来得更加纯粹。

  他已然将法则力量融入自身神力,使得神力具备了灵性,跨入灵照之境。

  可却难以踏入真我境。

  他心里清楚,若是不能明心见性,即便有面板提升武学的神奇助力,也终究是无济于事。

  这一路走来,所见的残忍场景、所闻的痛苦呼喊、所感的悲凉绝望,让陈休满心都是迷茫与困惑。

  但在这混沌之中,他竟也隐隐捕捉到了冥冥之中的一缕气机,那是突破困境的一丝希望,可也是这一丝希望,让他生出更多疑问。

  何为真我?

  这个问题如一团迷雾,萦绕在他心头。

  何为真?

  何为假?

  仅仅是指虚妄与真实吗?

  佛门之中,有三种观点流传甚广。

  其一,自性清净。

  佛曰,“真我”便是自性,它是内在的、本质的、永恒不变的属性,超脱于一切外在表象与世俗的重重束缚,是最为纯粹的真实自我,犹如污泥之中盛开的青莲,不受尘世沾染。

  其二,空性无我。

  一切现象皆为空无,没有固定的实体与属性,然而这空无并非一无所有,它蕴含着一切现象的无限潜能与可能,看似虚无,实则包罗万象。

  其三,涅槃境界。

  修行之人通过不懈的修行,最终达到与佛合一的至高境界,彻底消除内在与外在的所有障碍和矛盾,

  从而得以享受超越常人理解的清净与安乐,那是一种灵魂深处的宁静与解脱。

  道教对真我的认知亦有其独特之处。

  他们认为,“真我”是个体内在的、与本性相融的真实自我,与整个广袤无垠的自然界紧密相通,一呼一吸间皆与天地共鸣。

  主张人性应自然无为,真性乃是人与道完美合一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最为自由、幸福、和谐,如同自由自在翱翔于天际的飞鸟,不受任何拘束。

  通过尊重自然规律和自身内在的真实需要,让内在的真我得以充分实现,

  减少不必要的干涉与冲突,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理想境界,让一切都顺应自然的节奏,和谐共生。

  儒家则着重强调道德本心。

  在儒家的观念里,“真我”是真正的自我,它体现着人的尊严与至高无上的价值,是摒弃了功名利禄等世俗杂质之后,所呈现出的纯粹的自我。

  通过“明明德”,也就是不断彰显自身光明的品德,去探寻真正的自我,即良知与本心,这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所在。

  同时,儒家倡导大我与无我。

  大我要求人们成为忠臣孝子,勇担道义,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无我并非是失去自我,而是无私我,追求与天地合一的崇高境界,成为道德完善、智慧圆满的圣人。

  有云: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间,这三者相互交融,或许才是寻找真我的不二法门。

  单人性幽微,善恶交织,而人心更是深不可测的渊薮。

  陈休回想起此前的种种经历,只觉一阵深深的疲惫袭来。

  他的身躯已然修炼至金刚不坏之境,按常理几乎不会感到劳累,

  可此刻,那股久违的倦意却如影随形,从心底最深处蔓延至全身。

  这种疲惫感让他连开口说话的力气都提不起来,脑海中唯有一个念头:

  寻一处静谧之地,静静地躺下,将这世间的纷扰统统隔绝在外。

  陈休满心困惑,不明白这个世界为何被无尽的纷争充斥。

  那些已然手握权势,无需为生存而奔波劳碌的人,为何仍要做出这许多残酷之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胜利者往往都是要踩着无数人的尸骨上位。

  他在心底感慨,这世道,着实算不上好。

  “或许,我不该再插手了,不该干预他人的因果,也实在不想管了。”

  陈休喃喃自语,声音里满是无奈与疲惫,

  “每日闲坐,静看云卷云舒,赏亭前花开花落,读几卷好书,随意逛逛,

  听听小曲,吃吃喝喝,看看自然美景,这般生活,难道不惬意吗?

  为何一定要打打杀杀?”

  此时此刻,陈休毫无保留地陷入了纠结、焦虑、内耗与厌恶的情绪泥沼之中。

  他的心乱作一团,仿佛被一团无形的乱麻紧紧缠绕,陷入了一种茫然又莫名的心境。

  他暗自嘲笑自己,真是庸人自扰!

  仔细想来,这一切归根结底大多是自己思虑过度,自寻烦恼罢了。

  杂念丛生,蒙蔽了心智,使得心中的灵光难以开启。

  这感觉就像自己与自己展开一场艰难的角力,有力无处使,满心都是无从下手的无力感。

  可如今,冥冥之中突破的契机悄然浮现。

  他心里清楚,若是此番不牢牢抓住,下一次这般难得的机会,还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求见真我,说到底不过是一场悟道,一场对内心的叩问。

  但到底什么才是自己的本心呢?

  这种求而不得、越是执着越难以勘破的情绪,彻底打乱了他所有的行为与思绪。

  就在这一刻,陈休恍然顿悟,自己始终无法达到真我境界,并非仅仅因为分神记忆缺失和本体意识的沉睡。

  最大的阻碍,是他从未真正照见本心。

  当一个人无法找寻到自己的本心,过多地被外物左右,被世间琐事与无数烦扰念头影响时,又怎能实现突破呢?

  陈休迫切地想要寻找到一个答案,一个关乎自己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的答案,一个能指引自己今后该如何行动的答案。

  他如同一座沉默的雕像,久久伫立在原地。时间悄然流逝,一个时辰转瞬而过,可他内心的波澜依旧汹涌,始终无法完全平复。

  世界广袤无垠,辽阔得超乎他的想象,他深知自己的力量在这浩瀚世间是何等渺小,

  所能做的,不过是竭尽全力,而后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

  顺应天命,顺势而为,才是正解吗?

  路遇不平之事,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管上一管。

  可这真的就是他毕生的最终追求吗?

  正如那黄鼠狼所言,世道本就如此,弱肉强食是自然法则。

  世间阴阳对立,有光明之处必有黑暗,善与恶的界限,自己真的能分得清楚吗?

  就像一人持刀杀一人却能救五人,这般行为,究竟是对是错?

  在这漫长的一个时辰里,陶安等人始终静静地守护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惊扰到陈休。

  他们目不转睛地看着陈休脸上的神情如风云变幻,时而愤怒得满脸通红,

  时而痛苦得眉头紧锁,时而又陷入深深的沉思,心中对这位神秘强者的敬畏之情愈发浓烈。

  直到陈休终于有了动作,睁开了眼睛,中年商人这才带着女子等人匆匆赶来。

  他们满脸感激,几步上前,对着陈休深深鞠躬道谢。

  陈休微微点了点头,目光触及几人时,神色瞬间一怔,似乎思绪又被拉回到了那些纷繁复杂的问题之中。

继续阅读:第387章善恶对错之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极道升仙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