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宣笑道:“问得好。不过,要知道,我们这位皇帝是不讲规矩的,兄终弟都可以即位,还有什么不可以的?”贤王的脸上那难以言状的表情很是复杂地一闪而过。
众人都沉默起来。
杨瑾打破沉默,问:“父王,这次去常岭,定然会谈起孩儿和贝儿小姐的婚事,父王觉得定在什么时间好呢?”
贤王沉吟不语。
杨瑾问:“父王?”
贤王说:“还是等两年吧。毕竟,住持大师说,你还没满十八岁。”
杨瑾说:“只是,孩儿倒是无所谓,贝儿小姐到时候,就已经是大龄姑娘了。”
贤王说:“大龄就大龄吧,到时候,生养孩子不是更加没有什么风险吗?”
杨瑾脸一红,没再说话。
贤王问杨慎:“慎儿,走这么久,你父亲有什么交代的?”
杨慎说:“父亲只说了一句话,保护好世子。”
其实,杨大说的原话是:只有保护好你自己,才能保护好世子。
贤王嗔怪道:“这哪像一个父亲说的话,本王告诉你,你只有把你自己保护好了,世子的安全才有保障。你们俩都记住了?”
杨瑾和杨慎齐声应是。
贤王说:“好好休息吧。明天一大早就要出发了。这次走海路,你们俩从小在寺庙里长大,从来没有下过水,记住,要远离水。杨慎,虽然,你在陆地上很强悍,可是,水里,你就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杨瑾听得此言,不免面露忧色,问:“父王,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走海路呢?”
贤王说:“本王特地到法隆寺去请教了住持大师,住持大师说,还是走海路吧。本王说,走海路只怕危险要多一些。住持大师说,是危险也是机遇。该来的总会来的。
本王去禀告皇上,皇上问本王,他们走哪条路好,我说,走海路吧。
皇上说,既然你们决定了,那就走海路吧。”
杨瑾和杨慎互视一眼,又默契地移开眼。
第二天一大早,东华门外,远行的和送行的亲人互相道着别。
常家的姐妹嫁到京城的有六位。
这六位,自然是以大姐这个嫡长女为核心的。他们早就商议了要一起回去给父亲拜寿。
自从父亲回到常岭,由于路途遥远,她们姐妹还没有回过一次。
这一次,父亲七十大寿,无论再远也是必须回去的。
只是,没想到,皇上会亲自派贤王世子去给父亲贺寿,这对于她们来说,也是无上的荣幸。
看着这长长的礼品车,姐妹说着激动的话。程侯那里,和几个连襟寒暄着。
新上任的五城兵马司指挥使苏建成走了过来。他也送了厚重的礼品给常王爷拜寿。
程侯迎了过来:“苏指挥使,你亲自过来送行?”
苏建成笑道:“程侯,你不也亲自来了吗?”
二人相视,哈哈哈一笑。
程侯拱手施礼:“多谢!”
苏建成回礼,哈哈大笑:“应该的!”
话不多,一切尽在不言中。
苏建成感叹:“如果不是路途遥远,夫人身体多有不适,苏某就让夫人亲自过去拜寿了。”
男人们在朝堂都要应卯,没有时间,这长途祝寿的事便交由女眷们来做了。
苏建成的妻子已经五十多了,身体长年不适,自然经不起长途旅途奔波。
其实,其他带礼给常王爷祝寿的,情况大多如此。
程侯笑道:“常王爷自然明白苏指挥使的一片心意。”
两人对视一眼,又是爽朗一笑。
冯遵走过来,说道:“各位大人,还有什么要交代的,赶紧交代,我们马上就要出发了。”
于是,各人夫君寻到各自的夫人,低低交代着事情。
程侯对侯夫人说:“这次回去,多陪父亲一些日子,他已经七十岁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见到呢。”
侯夫人温柔笑道:“时间,主要还是看贤王世子。虽说,走这么远,应该多住些时间,只是,时间也不能够太长,
这次,去的人这么多,时间久了,只怕会将国公府吃穷的。还有啊,住的地方也是一个大间题啊。”
程侯笑道:“唉,威望太高,也不是什么好事啊。幸亏,很多人家只是带了礼品,人不到,否则,把所有祝寿的人加起来,还真的会吃穷国公府的。”
程侯说:“这次去的,也不少啊。你们二十个女儿,二十家,那就是多少人啊?那么多人吃喝拉撒,总得要一一操办啊!你那个姨娘怎么样?操办得过来吗?你离得太远,要不然,还可以在一旁指点下,出了丑,也是你的娘家
啊。”
常家的二十五个女儿,如今,已经死了五个,只剩下二十个女儿了。
程侯夫人说:“这个姨娘和别的不同,她是个聪明的,年轻时,就敢把自己所有的一切全部交到母亲手里,也是需要一番胆气的。
母亲在最后几年,也知道,常家最后的管家权利必定落在她身上。她也怕高姨娘眼皮子太浅,带坏了两个孩子,也曾谆谆教导于她,还将管家的方法尽数教给她了。
贝儿写信于我,也说到一些事情。每次贝儿给我写信,我都在信里一再交代,应该如何做。这次,我写信专门交代,
这次的祝寿,她要协助高姨娘一起做。”
程侯说:“你这个最小的妹妹,倒也是个聪明的。字里行间,尽显大气。”
程侯夫人脸上露出与有荣焉的神情,说:“如若不然,如何配得上贤王世子。你看,那贤王世子,温文尔雅,沉静内敛,定是个温润君子。他过来了。”
杨瑾带着杨慎走了过来。
杨瑾走到程侯夫妇面前,俯身以礼:“瑾见过程侯夫妇。”
程侯连忙扶住:“世子这如何使得,折煞厚仁夫妇了!您是贤王世子,我们当不起啊!”
杨瑾说:“怎么当不起?论辈分,常夫人是大姐,长姐如母,任何礼数都当得的。”
这是以常贝儿未婚夫婿的身份来行礼了。
这要再推脱的话,就是不承认这门亲戚了。
程侯对杨瑾顿生好感,呵呵呵一笑,受了这一礼。
杨慎低头躬身施礼:“见过侯爷、侯夫人。”
程侯和夫人都微笑致意。
程侯对杨瑾施了一礼:“这路途遥远,拙荆还望世子多加照拂。”
杨瑾虚扶了一下程侯:“程侯不要多礼。都是一家人,瑾自然用心尽力。”
杨瑾又和常家的另外的几个姐妹一一打过招呼。
这时,校尉冯遵来请示:“世子,吉时到了,我们出发吧!”
杨瑾这才挥手和大家告别。
杨瑾和杨慎都骑着马在前面开路。
冯遵的羽林卫骑兵一半护卫着马车封装的礼品车。一半在后面压阵。
中间是女眷们的马车,除了常家姐妹,还有每家带的女儿和丫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