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我赶到公司,开会时我才知道,由于欧总下落不明,老板空降了一个新的产品总监到我们部门。
这个产品总监叫李文兰,看上去比我大不了几岁,面相不太友善,说话时也显得很不友好。他说他了解到几个对公司很关键的产品推.进进度不理想,请大家做好996甚至007的准备,务必在董事会下达的dead.line之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产品上线工作,等等。
与会的大老板在旁边一直笑嘻嘻的(这也正常,他一直喜欢唱红脸,让总监唱白脸),而其他员工,尤其是西西,脸色都很不好看。
第二天,这位李总监就让我们所有人尝到了厉害。
他让西西安排一个跨部门的项目进度沟通会,西西的会议通知发出来后,被叫到总监办公室里一顿臭骂,说会议通知格式不对。骂声极响,总监办公室外几乎所有人都听见了。
西西铁青着脸从总监办公事出来,重新写了会议通知。结果下午会议结束后,会议纪要上又被抓住几个问题,这一回李文兰没有把西西叫进办公室,而是冲到她工位旁一顿厉声的数落。
李文兰走后,西西趴在工位上,双肩抖动,哭了起来。
在公司同事私下建的、没有领.导的微信群里,大家热烈地讨论着——这个新任的总监是在借题发挥,打压前任留下来的班底——谁让西西是当初欧总手下最得力的干将?西西将来的日子会非常难过,要么忍受这种狂风暴雨,要么离开,也就是被清洗掉,给新任总监想要带来的新人让路。
但让我有些意外的是,这股“风暴”很快就刮到了我的头上。
就在重新开始工作的第三天,在部门例会上,李文兰忽然冷着脸询问VR版的项目进度。
我事先毫无准备,连忙开始从电脑里翻找相关资料,然后连上会议室里的投影仪,开始汇报情况。
就在我手忙脚乱地翻找资料的同时,李文兰就开骂了,说VR版如此重要的项目,相关信息我居然还要找资料。
在整个汇报过程中,我几乎每句话都会被严厉质疑一番。李文兰有些问题提得异常刁钻,只问了5分钟,我额头上的冷汗就下来了。
“Launc.her页面的视野为什么这么窄?对标哪家竞品的?”
“用户量还没起来,为什么不先用自动化运营?还要浪费内容运营中心这么多人力?”
“你到底怎么想的?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对于这个产品有没有远期的规划?”
整个汇报大概进行了15分钟,我感觉就像过了1年。汇报结束后,李文兰丢下一句话:“你是我见过的产品经理中,最差劲的一个。没业务思考、没远期规划、没短线手段!三无产品经理!”
这句话彻底摧毁了我的自信心,会议结束后,其他同事都走了,只有我还呆坐在空荡荡的会议室里足足5分钟。起来时,我发现我身上的冷汗,已经把椅子都给湿透了。
从那以后,我就觉得度日如年,每次和李文兰汇报工作,几乎说一句就被他驳斥一句,斥责一番。
渐渐地,我不敢再汇报工作,甚至发展到一踏进公司,就会心跳加快,血压上升。
而西西比我就好很多。
大概2星期后,公司进行经营分析会。这是全公司骨干人员都要参加的,让各部门了解、沟通公司当年主要的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西西要汇报手机端app的用户增长情况,说到一半,李文兰不出意料地发难了。
“客户端pus.h的唤起率一直在跌,你采取过什么措施?”
“我想要采取的措施前天跟您汇报过一版,您没批准,也没说哪里不对。”西西冷着脸答道。
“我当时问你这些措施背后的业务逻辑是什么,你答不上来,所以我没批。这些措施都是要耗费公司资源的,你不能证明他的确有效,我当然不会批准。”李文兰就像一只找到目标的斗鸡一样,昂起头说道。
“谁说我没回答的?大家请看!”说着,西西切换了投影仪里的PPT,上面显示出一段对话来,“老板、张总、牛总,请看一下,如果这段对话里,我有任何不对的地方,请指出。另外,我还可以提供语音证据,证明这段对话每一个字的真实性。”
“张总”、“牛总”都是公司仅次于老板的副总。
屏幕上滚动展示的对话很长,但自始至终,西西说的都是业务上,她所主张采取的措施如何有效。
而李文兰一直在骂人,毫无道理地骂人,甚至有两句话在用很猥琐的语言评价西西的身体,够得上性.骚扰的程度了。
很快,“张总”就跳出来把李文兰臭骂了一顿——谁都知道,李文兰是“张总”招来的。而“牛总”则当场拍板,要求西西按照前天跟李文兰汇报的结果,采取措施提升客户端pus.h的唤起率。
会后,大家都传说,西西在遭到李文兰打压后,悄悄接近“牛总”,在“牛总”主管,却一直没有做好的一个领域(直播带货)里,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从而获取了后者的支.持。
从此以后,李文兰不敢再公开打压西西。我则承受了几乎所有的炮火,每次会议都被他批得体无完肤。
为此,我开始失眠,几乎是整宿整宿睡不着。
于是,我想到了辞职。
国庆节前的大概一星期,我在电脑上写好了离职报告,准备以邮件方式发给人力资源部。按照公司的惯例,在正式发邮件之前我打算和李文兰当面说一下。
可是这一天李文兰没有出现。
那等一天吧。
第二天,李文兰还是没来。
第三天依旧,李文兰就这样失踪了整整一个星期。
嗯?年假?出差?
问他的几个心腹,也没一个人说得清楚。
我有心直接把辞职报告发给人力资源部。但想了想,在这家公司里这么做貌似不太厚道。后面找新工作时,新公司做背景调查说不定会有麻烦,于是只能等国庆后再说。反正这货不在这几天,我.日子好过了点儿,也不急在一时。
国庆后第一天,李文兰终于来上班了。
他坐到总监办公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我叫进去。
我正要开口提辞职的事情,李文兰却说道:
“你三季度的绩效是A+。”
这句话让我顿时就晕菜了:A+是最高等,意味着接下来几个月,每月工资的绩效部分可以拿到双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