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城这日,是个极好的日子,没有刮风,也没有阴沉沉的天空,和煦的日头温暖的照耀着,十分舒服。
所有百姓们都目光直直的盯着前方的温心雅,她捧着巨大的肚子,在赵厉晟的搀扶下,艰难的站了起来,神情里满是温柔的光芒,她的音色一如既往的温和,令人有种心安的感觉。
“辛苦大家一整个秋天的忙碌,还有一整个冬天的坚持,还有两日就是除夕了,我们比原计划提前了许多完成繁忙的收取跟储存。这是我们第一次一起去做从前没有做过的事情,也是第一次尝试栽种不好存活的棉花,很庆幸我们顺利的在昨日,全部完成了。”
百姓们纷纷欢呼起来,仿佛就等着温心雅这一番话一般,他们终于可以过上一个安稳,不需要靠战争跟抢夺才能勉强温饱的年了!
“相信大家也看到了,我身后是全部分配好的棉花,藏城跟西北的那部分已经在昨日连夜运过去了,同样的,西北种植的甘储,阳芋跟甘储叶也在昨天夜里,抵达了藏城跟黛城。但因数量太多,不方便集合起来分配,因此,会由士兵们,挨家挨户的送去,那边给我报的数额是,三城每一个人能得五十斤甘储叶,一百个甘储跟一百个阳芋。”
百姓们闻言,集体跳了起来欢呼,“王爷千岁!王妃千岁!”
赵厉晟跟温心雅等了两个季节的臣服,终于在这一刻,听到了。
两人的脸上都是满满的成就感,短短的一年里,经历了太多变故,痛心,却也迎来了丰收,稳定。
满腹感慨,却是一时间难以言喻。
温心雅突然明白,那些名垂千古的名将贤士,为何会对治理家国如此勤奋辛苦。
那都是忙不完的可能性啊!
“相信大家还不清楚甘储叶是什么,甘储叶其实算是一种青菜,营养丰富,并且对人体好处多多,就是吃起来有些麻烦,要撕开叶茎上的薄膜,然后清洗一下,就可以炒着吃,也可以煮着吃。”
温心雅说着说着,觉得自己有些饿了,果真是随着肚子越来越大,饿得越来越快了。
“甘储跟阳芋的食用方法都是一样的,可以丢进火里烤着吃,可以水煮吃,也可以炒着吃,还可以蒸着吃,只需要去掉表层的皮就可以了,没有果核,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对人体也是极好,饱腹感很强,完全优胜于米面的口感。”
温心雅觉得再说下去自己就要忍不住当众咽口水了,于是便简单的说了一下就换了话题。
“当然,我们辛苦付出而得来的棉花,自然是三城一起分享的,同样的,西北的辛苦付出,也是三城一起分享,因藏城是才开始尝试畜牧业,虽说进来得了不少羊崽子牛崽子,可到底还是要多养几年,若是现在分肉给大家,一人都未必能分上一口,还不若多养个几年。”
黛城的百姓们本就跟藏城交好,自然知道他们的情况艰难,谁也不觉得有什么意见,都很赞同的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温心雅松了一口气,至于西北那边的百姓她不担心。
“还有就是关于这次收取的药材,因三城目前的药材都十分短缺,因此,计划中三年内的药材收成,都会平均分给三城的百姓,手里有粮有药有棉花,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至于发家致富,那都是三年后的事情了,大家不要着急,许多事情都是要一步一步来的,虽然辛苦,可是靠自己双手得来的,难道不是更香吗?”
温心雅这番话却是一语双关了,可她眼里的恳切跟脸上的真诚,都深深的打动了黛城的百姓们,原本的仇恨,早就在不断地忙碌跟劳作中,渐渐平息,跟着温心雅的相处,也给所有人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平和与宁静。
那是一种很难形容的心情。
“相信大家的心情都跟我是一样的,无论是西北,还是藏城,亦或是黛城,从今往后就是密不可分的兄弟,谁也离不开谁,彼此支持,彼此理解,彼此扶持,日子一起越过越好。”
温心雅的眼眶有些湿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走到这一步,真的太不容易了,她看到了黛城百姓们的认可,看到了她们眼里消融的仇恨,看到了她们真心实意的臣服。
“接下来,就是分配棉花跟药材了,大家排好队。”
温心雅缓缓地坐了下来,这么一会儿,她就累的有些不行了。
百姓们都默默地排起了队,她们看到了温心雅的诚意,高高在上的王妃,又是怀孕的状态,大可在西北舒舒服服养胎,可她一直奔走三城,不断地陪伴每一个城池的百姓们,去探索,去尝试,去努力。
这种亲力亲为的王妃,自古以来她是第一人。
光是看着她辛苦疲倦的模样,就让不少孩子们鼻头有些发酸。
王妃肚子里,也是有孩子的呀!
她也是很辛苦很辛苦的呀!
她们开始理解了那一日,她们幼稚冲动的拦下了温心雅的马车。
听到了那一番一针见血,却又刻骨铭心的话。
随着日子的推移,她们越来越明白,越来越理解温心雅那日话里的深意。
“对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夫子们已经在昨日抵达了,已经在山下住了下来,笔墨纸砚在前前日已经全部抵达,分配完毕,因咱们黛城环境特殊,学子都是跟夫子一样,住在学堂的住所里,因此,笔墨纸砚分配到了每一个房间里面,包括生活所需等一切,都全部分配完毕了,等年后,夫子们缓冲适应了,就可以开始入学登记了。”
顿了顿,温心雅又温柔道,“毕竟上山下山,实在是太麻烦,太费时间了,若是遇上雨天雪天,不安全。因此跟王爷商量过后,扩建了夫子住处跟学堂,如此一来,就能保证学子们的安全,毕竟住在山下,节省了时间,更多的时间用来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