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快三天了,今日外面又下起了雨,偶尔还有雷声,萧元祁身上的伤没好全,怎么受得住?
他为了废除与我的婚约,竟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也不顾天下的流言蜚语。
思来想去,我还是下定了主意:【娘,我要进宫一趟。】
母亲牵住我的手,柔声说道:【华儿……你,你若真舍不得太子殿下,我便同你父亲一起进宫一趟,你就在家好好歇着,别想太多。】
母亲许是怕我见到萧元祁伤心,我挤出一个微笑:【娘,女儿已经想明白了,姻缘之事不可强求,既然他都忘了,我又何必耿耿于怀?就算强行在一起,往后的日子也难过。】
【倒不如早些放手,一别两宽,各自生欢。】
【女儿就当,从前那个元祁哥哥,已经死在山崖下了吧。】
【不过,有些事儿,还是得女儿自己亲自去做,亲自去看看。】
母亲点点头,没有阻拦,让人拿来拜帖,套了车送我进宫。
到了养心殿外,远远就看见太子在雨中跪着,挺直的脊背像是一株松树,宁折不弯。
金色长袍被雨水打湿,不再飘逸如流云山岚,略显狼狈。
我接过侍女手中的伞向他走去,难得居高临下得看着他,依旧是五官精致如画,俊美无双。
但是那冰冷厌烦的眼神,却让我感到陌生极了,我的元祁哥哥从来不会这样看我。
他的脸色苍白如纸,嘴皮上更是没有一点血色,都虚弱成这样了,还没放弃。
心里面那股子酸楚感又涌了上来。
萧元祁只是撇了我一眼,转而继续目视前方,语气清冷:【不劳烦李姑娘为在下打伞。】
见我没动,他便往边上挪了些,重新挪进了雨里,我自嘲地笑了笑。
没想到他现在对我,竟然是这般的避之不及。
他以前,可是对我含情脉脉,眼中满是温柔,笑着说只娶我一人,就算做了皇帝,也愿意为了我废弃整个后宫,一生一世一双人足以。
如今却不管不顾地在殿前跪了那么久,只是为了抛弃我,娶另一个姑娘。
我仰头看着天上的雨丝,乌云遮罩,压抑得让人难受,喘不上气。
平复好心情后,我走入殿中,陛下好想早就料到我会来,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是恨铁不成钢的恼火和无奈,当着我的面数落了太子好一通后,最后又说:
【如华啊,你也算是朕看着长大的孩子,向来识得大体,这件事你说该如何?】
如今这局面实在难堪,若我坚持嫁给太子,后半生不用想也知道,定然不好过。
可若我同意退婚,只怕也会成为一桩笑柄,我倒是无所谓,大不了嫁不出去,但我还有两三个堂妹,到时候,外面的人会怎么议论李家的姑娘?她们的姻缘又当如何?
曾经的萧元祁见我稍有邹眉,就会帮我摆平所有不顺心的人和事,
而眼下的他,却让我陷入进退两难的处境。
04
我思虑再三,向皇帝行了一个大礼,郑重地说道:【如太子殿下所愿。】
皇帝下了两道圣旨,我与太子的婚约取消,又夸我‘慧心纨质,澧兰沅芷’,封为安宁郡主,算是给我的一个交代,有了这道旨意的保护,京城中也没人再敢妄议李家姑娘了。
但对于太子想要娶柳晴为正妻的请求,皇帝依旧没有松口,甚至还说,
【太子要跪,就让他跪着,谁也不需求情,哪怕是皇后。】
我走出养心殿,直接无视萧元祁,撑着伞从他身边径直走过,从此以后,我们就是陌路人。
回到家我翻出了苏州绣娘们赶工好的太子妃嫁衣,拿起剪刀正欲下手,却被宋嬷嬷抢了过去,她将婚服护再身后,苦口婆心的劝我,
【小姐,没有谁比您更适合当太子妃,您是开国功臣,大将军武安侯的女儿,您是京城中的名门千金,太子妃可是未来皇后,不是过家家,喜欢谁就能立谁的。】
【太子现下不过是被那狐媚子给迷了眼,等过了这阵子冲动的劲儿,肯定会回心转意,你放心,那小蹄子将来撑死了也不过是个妃,哪里能和您比?】
【而且太医们已经再想法子了,他们一定会治好太子的失忆症,等太子回复了记忆,您依然能稳坐东宫,这嫁衣不能剪啊。】
我看着鲜红的嫁衣,泪水止不住流下,哭着吼道:【这嫁衣是太子妃的规制,我用不着,留着做什么?徒增烦恼吗?嬷嬷,给我!】
宋嬷嬷并不听我的,她将嫁衣宝贝似地收了起来,对于我的婚事,她还抱有希望。
其实不仅是她,父亲母亲,甚至宫中的陛下和皇后,都还抱有希望,觉得太子可以回心转意。
毕竟萧元祁和我有十多年的情谊,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当初陛下领兵起事,推翻暴齐统治的那两年中,六岁的萧元祁就被送到了我家,
那时我不过三岁,听母亲说,萧元祁每日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抱着我在院子中玩闹,
五岁时,萧元祁的父亲萧强众望所归,坐上了帝位,随他四处征战的父亲,也成了武安侯,
我从小院落,搬到了大气磅礴的侯府,再也不用过东躲西藏的日子了,
我和元祁还是如同小时候那般亲密,从我记事开始,他便占据了我的整个人生。
原以为我们会一辈子在一起,没想到却……
我看着嬷嬷将装好的嫁衣抱走,喃喃自语:【他会记起来吗?可即使他恢复了记忆,我们也回不去了……破镜就算重圆,也是有裂痕的,李如华和萧元祁再也回不去了。】
第二日,便听说萧元祁跪晕了过去,高热不醒,陛下和皇后急得不可开交。
皇后体弱,陛下就萧元祁这一个嫡子,立国之后便将八岁的他当作储君培养,
虽然陛下有时对他严厉,但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慈父,
这次萧元祁为了一认识不过一个月的女子,不管不顾,想来陛下是被气恨了,所以才罚得重了些,不过最后陛下还是做出了让步,同意柳晴嫁入东宫,不过也只能是侧妃。
对于平民出身的柳晴来说,这已经算是恩典了。
没过几天,福禄就带着一队人马来到了后附,帮着一推箱子,见到我时,涨红了脸有些尴尬,
【郡主,太子说既然一别两宽,东宫就不该留着郡主送来的这些东西了。】
【免得……免得柳姑娘看了不开心。】
自从十岁那年订婚来时,母亲就购置了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许多东西,陆陆续续送到东宫,
她说:【女儿家得嫁妆丰厚,才能在婆家挺直腰板说话,而且你嫁的是太子,东西啊,更是越多越好,将来打点下人,人情世故,可都要花不少钱财。】
看着一个又一个被抬进来的箱子,我苦笑:【太子殿下倒是想得周全。】
【不过既然是一别两宽,就该太子亲自前来,假手于人算怎么回事?正好,我这里也有好些太子当初送过来的东西,他就过来一并取走吧。不然我也带着十几个箱子送到东宫去,也不知柳姑娘看了我与太子曾经互送的旧物,可会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