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院子正对着的胡同口有一棵大柿子树,结出的柿子又小又涩吃不得。树底下聚集着村子里最爱无事闲聊的人们。
程萌对这棵柿子树有阴影,村子里的流言蜚语多数从这里出发,聚集,变味,再变得面目全非。
她自从来到这里,即使亲手撑起这个家,关于她身上的流言就没有断过。
她不怕这些流言,却不代表她不在乎。若是没有这些人,没有那些居心叵测的人,在村子里待一辈子好好培育水稻,才是她的首选。
今年是个丰收年,家家户户的光景其实都不错,但是像杨家两户过个年就能收入二百两银子的却是实打实的富户了。
一般人家土里刨食,二百两银子要收十个丰年才行。虽然两家人都不往出说自家的收入,可四邻八家的眼睛都盯着看呢。
杨大舅和阿凡两个最近是每天出去一次到两次,今日则是两次。
出去时的扁担里装着草莓,分量还轻,回来时都是满满的。
透过盖着的白布巾,无论猪肉鲤鱼,衣裳料子,笔墨纸砚,或者是玩具点心之类的,应有尽有,挑货郎的挑子都没他俩的扁担里货全。
“你看,小娟还说她男人挣得钱少呢,这过年时,他家的猪肉就比别人家买的多。”大柿子树冬日里光秃秃的,可树底下没事闲磕牙的人一点不少。
看见杨大舅两个扁担里装着足足有半头的猪肉,还用衬布蒙着,一个个羡慕的眼都红了。
“她大舅,你家外甥女好本事,自己就给你找下外甥女婿了,省的你老费心思啦。”说这话的人兀自“咯咯咯”笑了起来,她舌头长,会巴结人,平日里跟在张春花身后经常捡些便宜,为此很给张春花出力。
有些闲话就是说到本人耳朵里才好,若是有人回嘴,她施展特长的地方就出现了。不管吵成什么样子,明天都能去村长家得些好吃的。
杨大舅是老实人,听见这话想要分辨两句,可憋的脖子都红了也没想出个词来,只能板着脸走了过去。
看一眼旁边摸了一脸黑炭的阿凡,和前面走着不停步子的外甥女,他原本浮躁的心也慢慢沉了下来。
的确不应该吵,吵起来只会更丢人。
更何况,这半年来,他挺待见这个表弟的。别看人瘦,但是力气大,脚程也快,到了城里认得路,也会算账,跟那些管事儿的说话又利索。
管事的又给他们介绍了好几家的买卖,如今这草莓根本不愁卖,卖得银钱还特别多。
关键是,阿凡还知道票号。领着他到票号了开了户,有银子了多少存进去些,省的婆娘都给了小舅子。
“阿凡啊,你跟萌儿是不是……避避嫌。”杨大舅觉得要是村里人都这么说,肯定还是有些影儿的。他记得小娟和俊姐也说阿凡还抱着萌儿亲嘴呢。
“或者,或者……”杨大舅本想说他二人干脆结婚好了,他向来做不得主,这念头只敢在心里冒一冒,并不敢说出口。
“但行己事,莫畏人言。”阿凡对流言本不在意,此时听杨大舅说话,突然想起来这半年程萌每每念叨的话。
“她们的闲话吃不了咱们的肉,也赚不了咱们的钱。”程萌除了比较正经的话外,还有许多不正经的,叨叨。一边干活一边叨叨的,叨叨。
只有阿凡会觉得,那嗡嗡的魔音贯耳能解世间烦忧。
阿凡特意紧走两步,把这贯耳的魔音给她反馈回去。阿凡对将来也有一些想法,等到了城里安顿好,他要把自己的力量增强,再不能让萌儿受这些闲言碎语的侵扰。
闲言碎言还在其次,他的萌儿是有大善心、大智慧的人,那一院子的水稻若能长成年产三级,就能拯救不知多少的姓名。还有,萌儿曾经说,她目前观察到的发展方向有抗旱、抗寒、抗倒伏、抗虫害等不同的方向,甚至还有一种特别好吃,有一种特别抗饿。
两个人的身影在杨大舅面前重叠。
程萌其实想得不多,大柿子树底下的流言她早就听过,那个说话的长舌妇就是跟在张春花身边的一条狗。
理她做甚?
等到过完年,村里这边只要瞒得好好的,等到了时候,她们同里正打声招呼,直奔城里就够了。反正她们三人都不是男丁,在村里也就有个身份,是没田地的。
近来程萌对杨大舅有所改观,尤其在看到杨大舅私存一部分银钱到钱庄里的户头上时,这代表着他也不完全是听刘小娟的。
虽然两口子过日子应互相坦诚,可是总有双方自己的空间才行。
若是当初杨大舅有这么一份心眼,那个小小的“程萌”也不至于冻饿而死。
今日杨大舅有这份心眼,为的大概也就是姥姥。
他能有这么一份心思,自己也是感动的。
老房子里的葡萄树和草莓,程萌是计划留给杨大舅一家的,到了城里她们的新苗子已经准备好了,就等开了春大量种开。
城里几处富户也大可都留给杨大舅。昆弥十二宫那边又给介绍了几处人家,都是要得多的,草莓基本不愁卖。
当然至于杨大舅两口子管得好,管不好,经营的好不好就要看她们的本事了。
不管怎么说,带不走的东西,给了也就给了。
那刘小娟不是一直惦记着这边的东西嘛,如今自己放手给她,且看她如何。至于,她有没有本事能接住了,就是她自己的事儿了。
将来,杨大舅一家衣食无忧,姥姥也能省心。
回到家里,满月送官的事西邻婶子正跟老太太念叨着。
当面她家最难时西邻婶子多有照顾,这些年每到果子新鲜时候,程萌都会给处得好的邻里分上一些,算是情分。
西邻婶子家的尤为多。她两口子都是实诚人,平日里在村子有名的心性梗直,又住得近,但至少没有刘小娟那些花花心肠。
满月的送官虽然是轰动一时的大事,可再怎么轰动也比不了家家户户都要过的年来得重要。
这几年都是丰年,风调雨顺的光景下,这个依山傍水的小乡村也带着自己的富足。过得最不好的人家也是要在过年时称上二斤猪肉,买来几挂鞭炮图一个来年喜庆的。
二十九晚上的鞭炮声丝毫没有受到白天事情的影响。甚至在许多人的心里,这是喜闻乐见的事情。
晚些的时候,二丫跑过来串门子也说起了杨大勇家的事。不过她是个姑娘家,也就只敢跟萌儿絮絮叨叨几句。
她过来是遵照她家位高无上的母亲大人的命令,送果子酒来的。足足两个小罐子的果子酒在篮子里,另一只手上还抱着一大罐子的酒枣。
“我娘说,我近来胖了许多,非要让我好生出出力气才行。”二丫一句话说的程萌几个人都笑起来。这小姑娘是家里的娇主,也就秦婶子能使唤得动她。
“早知道我就不帮你了,这不胳膊又少瘦了一圈。”程萌昨天就把新摘的草莓送了过去,想着二丫这两天就会过来。
“我这胳膊明明是累粗了的。”小丫头不爱干活,满脸的娇态连杨氏都多看了她几眼。
“好好,我的大小姐受累啦,”程萌想起来年后她们走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心里极为不舍,“快来块糖弥补一下痛苦。”
二丫本爱吃糖,可是她娘最近老是说她胖,不让她吃糖的。
“我不告诉婶子。”程萌一眼就看穿了她,悄声逗她。
“你要是分给阿宝吃一半,阿宝也不告诉婶子。”阿宝是个鬼灵精,今日早吃了三块糖,奶奶不许他再吃,就抓住这么个机会妄图骗上半块来吃。
二丫毕竟比他大个十来岁,看了一圈屋里人忍着的笑意,也就明白过来。可是,自己要是再长胖,新做的衣服可就穿不上了。
“也给你吃,莫要哄骗姐姐的。”姥姥误以为二丫还真动了心思要分给他半块,忙又给了阿宝一块,“读书也有这么多的心眼子就好了。大过年的,快都好生吃吧!二丫,回去就跟你娘说是我给的,不妨事。”
“那我就吃了。”二丫终归小孩子的心性,当下就是喜笑颜开的了。
程萌知道这一家子人的日子都在她的身上。
前几年攒的银子全都付了房钱,倒是院子位置好,屋里什么东西都齐全,也值得了。从七夕的早熟葡萄到现在年根底下的草莓,她们后院就分了足足二百多两银子。眼下她手里有二百两的银票和大约十两的碎银子。
有这么二百多两银子傍身,在城里约摸着也能过个三年。更何况,那边种草莓的土已经晒在西小院里,年后他们搬过去了种下,有四个月又能结果卖钱的。
想到这里,程萌对去城里过日子一下就有了底气起来。
果然应了那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程萌拍一拍怀里的银票,感觉像是漂在海上的人,终于有了一艘小小的船。
此时的她尚且不知道,苍茫乱世,唯有银钱在手的小船,被一个浪头就足以打翻,尸骨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