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陈家的立场
小猪2022-04-10 16:572,230

  以四倍的巨利,市面上哪里还有多余的米粮?

  就算是多出到十倍的米价,也再不能收刮到余粮。

  万古流和吴理二人,仍跪伏在地上,却不敢多言。

  大王想办事,想成事,他们都可以理解。

  但这样的事情,他们也以为能够周旋过去。

  只是没有想到现在,连大周朝的粮仓极有可能都断粮。

  “大王,天下能有粮米的,恐怕只有各诸侯国的军仓了!”

  姬延眼瞳猛的一缩。

  军仓,那是诸侯国的命根子。

  要军仓可以,先得流够鲜血才行。

  不要说其他的诸侯,换了他姬延,舍得把自己的军仓拿出来?

  那都是保命的宝贝!

  少一粒都不行。

  一时间,姬延只觉得身心疲惫,竟是无可适从。

  大周朝,又被逼到了这一步?

  其实也不能尽数怪他的,毕竟一年两灾,而且都是大规模的灾祸,他哪里又能考虑到整个战国大陆的方方面面?

  “爱卿的意思,只有让孤强讨?”姬延说出这话,脸色已经是极为的难看。

  就算是举兵征讨,得来了米粮,却也置别国的百姓不顾。

  而且一旦兴兵,粮秣用度也要成倍的支出。

  可以说,这近乎就是一个死结。

  万古流和吴理二人皆不敢言。

  姬延呆滞了半晌,只能开口,“两位爱卿且先下去休息吧!”

  二人这才起身,默默行了礼,悄然离去。

  留县之内,陈府。

  陈家的大堂内已经挤满了陈姓子弟。

  在内院中,更是多达三百多名能堪一用的家仆等等。

  大堂内,一名老者面带忧色,“老三,你这回可是拿定了主意?”

  老者一开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陈井那里。

  陈井,陈家的家主。

  单凭见过牛家山一面,就要把陈家的一切底牌都押上去。无论怎么看,陈井的这决定都有些出人意料。

  陈井一脸的平静。

  “老叔公,还有在此的所有陈家老少爷们。现在的情况大家想必已经知晓,陈井就问一句,喻家此次行事,可有成功的机会?”

  顿时,四下议论纷纷起来。

  年轻人还罢,那些陈家的老人,都是低头不语。

  喻家能成事?这怎么可能!

  随国都灭亡了,谁也救不了。

  楚王强不强?连楚王都乖乖的把随郡等三地交割给大周天子,还有谁能挡住周家天子的铁骑?

  别看这厅里厅外的人数不少,就是再翻上十倍百倍,也不会是大周天子军的对手。

  也只有那些年轻人会生出别样的想法。

  “族长,若是喻家真能成事呢?我们陈家岂不是复国的四大家族之一?”

  这里有人领头,马上众说纷纭起来。

  陈井正要开口,却被先前那位老叔公站出来,“你们以为,喻家真会拉上陈家一把?”

  不说别的,现在喻家才得了一个县城,马上恨不得要把陈家死踩一脚。

  只这样的气度,能够成事?

  就真是成了大事,陈家怕是只会更难过。

  想明白了这些,陈家上下再无异议。

  接下来的事,倒是简单容易。

  无他,牛家山并不想与留县的百姓动刀动枪,只让人连夜抄写了数百份的天子诏。

  “大家先自个儿看看吧!”陈井示意将天子诏分发下去。

  顿时,众人打起十分的精神,有个别不识字的,也教旁人解说听来。

  大周天子诏曰:孤深感万民之苦,这才收魏国饥民五十万,以不致于生灵涂炭。然则留县粮仓无粮,并非孤所知晓。今,既知,不再发留县之粮赈济。留县之百姓余粮,孤亦不能夺之。留县之民,与大周一体,并无二至,留县之民,从此只收田赋一成,每月按人头给盐一钱。

  众人读出,一脸惊愕之色。

  “大王说,只收田赋一成?”

  “是啊,还每月按人头给盐一钱?”

  陈家众人一边热议,一边看向陈井那里。

  “的确如此!”

  陈井不由叹道。

  这些事,他并非只是今日才知道。

  只是这个时代,消息传递并不太灵通,若非他这样的人士,普通百姓真是不知道的。

  而且今年的夏粮已收,田赋到底怎么个收法,官府也没有太多消息,至于每月给盐更是天下奇闻。

  就算有人当面说起,陈井自己都不敢相信。

  给盐一钱,以半年计算,就是一人六钱,一户五口,就是三两盐!

  等于说田赋直接被抵了回去。

  陈家上下,并不能相信。

  陈井叹道:“以前,是本族长还有不舍故国的私心,并不想承认天子的仁德。然而事已至此,有话不得不与大家说清楚。”

  何止是省了田赋,天子还早就在周朝境内尽免劳役和兵役。

  所需劳役,尽由各处公开募集,给钱给食,不让百姓吃亏。

  至于兵役,更是从未有过之事。先前楚国大将项燕,三万大军逼迫守天关,洛邑也没有征召一兵一卒。

  天子不但对大周朝的旧民如此厚待,连各处新收的疆土也是一体对待。

  陈井越说竟是越有些兴奋。

  大厅里,鸦雀无声,连带那些陈家的老人都是听到呆滞。

  “三儿,你真是亲眼听到?”

  陈井很严肃的回应,“千真万确!这些都是当日从楚人那里听得。”

  周楚才打过一场大仗,这里的楚官楚人都是被逼离开。

  由他们嘴里说出来的话,更是有十足的说服力。

  “老天,真是大周盛世!”

  “是啊,如此天子,我们陈家怎么如此胆大妄为,竟与天子作对?”

  “家主,怎么做,你就吩咐吧!是不是要我们去打喻家?”

  一时间,所有的关注又再转来。

  陈井转头,“天子有言,留县之中,也是大周的子民,不能轻易刀兵相向。”

  陈家众人一怔,那让他们来作何打算?

  “天子派来的大臣有言,留县百姓无辜,天子只诛首恶而已。我等所要行之事,只是将这些天子诏四下散布出去,劝说民众归乡而去。如此,留县方能长久。”

  这一解释之下,众人了然。

  心头更是一松。

  不用出力打仗,当然是最好不过。

  特别是那些顾及子孙的老人,就更是如此。

  很快,这些天子诏书被分发了下去,各人只取一份,小心拿出去就是。

  只是有一条,陈井强调了一下,“牛大人说,首恶只有喻家,让外面的百姓不可胡乱攀附,免得将事情闹大。”

  留县叛乱,杀得多了,朝廷血腥,留县人流血。

  杀得少了,仍旧是说不过去。

  陈井与牛家山仔细商议的结果,就是把喻家全族抛出去。

  此事本就是喻家人挑起,现在以他一族的性命保得留县全境,也算是让他最后做一件好事。

  众人欣然。

  既解了眼下困局,又能将喻家彻底打死,这机会再好不过。

继续阅读:第二百三十八章 荀子的主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