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荀子的主张
小猪2022-04-10 16:472,027

  洛邑,乾坤宫。

  周忠小心翼翼的凑到跟前,“大王,外面有一个叫况卿的人求见!”

  姬延不耐烦的摆摆手。

  虽然招贤榜是发了出去,但一直以来,大多数的贤士都是由万古流等人来接见。

  除了那些数学家物理学家以乃工匠大家,一般的人士姬延都是不见的。

  只是下一刻,姬延猛然想起了什么。

  “等等,你说是谁?”

  周忠赶紧又转身回来,“大王,他说他叫况卿。”

  姬延脸上却是一阵思索之色。

  半天才想起来,什么况卿,不就是荀子嘛!

  不过也不能怪罪周忠,这荀子之名乃是后世的尊称,这个时候当然还是得称之一声况卿的。

  “传!”

  虽然姬延有一点重理轻文,先前一些贤士都没有怎么接见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

  留县之事,让姬延有了治国的紧迫感。

  为何各国原有的豪强、贵族对旧朝念念不忘?

  首要的问题,是天子的威望已经失去了数百年,各地的百姓只认国君,只认大王,唯独不认他这个天子。

  用孔子的话来说,乃是礼崩乐坏。

  刚才姬延模糊间就有这么一个想法,得要重建礼乐!

  而荀子的思想,实际上就很有些可取之处。

  比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比如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指出人之初,性本恶。

  比如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总之,荀子的主张里,虽然有姬延不能用的地方,大部分却是可用的。

  先前,姬延就有想过以吕氏春秋这样的杂家来作为整个大周帝国以后的思想基础。

  只是碍于吕氏春秋里面却有一些内容并不太适合,取而用之,却也要大费周章。

  眼下荀子的到来,倒是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荀子本从儒教,只是越到后来,其思想更是倾向于采百家之长,连法家、墨家的思想主张也一并包括在内。

  正思忖之间,荀子已经被周忠带入。

  “布民况卿,拜见大王!”

  姬延一怔,还好。

  他最怕见到年轻时候的荀子,那里的荀子师从儒家,要转变思想不太容易。

  眼见的荀子,已经是迟暮之年,思想正好成熟。

  还有一点,这个年纪的男人,正是深恐自已无法青史留名之际。

  若非如此,只怕荀子也不会大老远的从赵国赶来大周。

  姬延离座,紧走两步下阶,“先生此来,令孤眼前光明,还请先生不要多礼才是。”

  荀子竟是一时怔住。

  就在他来之前,已经听说不少贤士在周朝的礼部任用,却还从未有一人得见天子。

  所谓礼法,所谓道德,皆是要由天子这里推广,才是正道。

  一怔之下,荀子脸庞都有些涨红,连声道:“天子见礼,小民实是不敢当!”

  姬延哈哈大笑,赶紧将荀子让到上位,这才分坐下来。

  自然,天子有需要,荀子有大志,两人一番交谈下来,其乐融融也。

  一番畅言之下,荀子对于姬延的一些思想理念也是深信之。

  比如说,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

  姬延从现实方面都有印证。

  人生下来,是作为高级动物的本能,生存为第一要务,比如小孩子的哭闹就是如此,若无这样的动作,他不会得到足够的衣食和细致的照顾。

  这样的理解,连荀子都有些深感不如。

  毕竟人是高级动物,是这个时代的人不能想像到的。

  然而荀子却能够理解。

  人也在天道之中,当然要遵守天道循环。

  至于荀子另一个主张,要重礼制,就更得姬延心意。

  人心不古,礼崩乐坏,这是诸子百家都有类似的结论。

  如此长篇大论下来,荀子竟是被姬延高捧了一番,只是这其中,也被姬延设计着加入更多的法家内容。

  礼法表外,律法治内,这是姬延大致的想法。

  说到最后,姬延更表示请荀子留在洛邑,重新制定礼法,并以大周朝的名义派出宣礼官,于四海之内宣扬。

  至于身份,姬延借用了后世的翰林院,以从二品的高禄相待,赐为翰林大学士一职。

  当下,荀子自是感激不尽,深以为知遇。

  待到荀子离开,姬延心情才好了一些。

  只是这番长篇下来,精力却是消耗不少。

  希望荀子作出的新礼法,能为大周朝凝聚民心尽到一些力量。

  此时,后宫那边的午膳时间已过,姬延就在乾坤宫里用了午膳,本想歇息一番,却又躺不下去。

  毕竟还是年轻,思想一走远,就有些收不回来。

  “准备车辇,孤要出宫走走。”

  吴典等众太监马上忙碌起来。

  不一刻,各项事宜都已备好。

  很快,姬延出了洛邑,他想去看看大周朝的新城建设进度。

  五十万魏民,哪怕只有一成的魏国饥民乐意出工,也是五万人的大军。

  这么一想,至少应该修建出一个大致轮廓吧!

  只是很快,姬延脸色变了。

  一路走来,想像中的百里巨龙却是迟迟没有见到。

  “停车!”

  姬延出了车辇。

  却是脸色更加难看。

  不知这个王景,到底是怎么在做事?

  “大王!”吴典有些小心翼翼的近前。

  “这是怎么一回事?”姬延薄有怒容。

  这里是洛邑,天子脚下,他的政令竟然就传不出去?

  到底是谁,挡下了这天字第一号大工?

  姬延有些不相信,王景会有如此大的胆量。

  吴典苦笑。

  他区区一个内监,外面的政事,没有禀告进来之时也是不知道的。

  何况他一直跟在大王身边。

  “走吧!”

  姬延随手一指。

  那个方向上,似乎有无数的人聚集在一起。

  只是到了近前,吴典不乐意了。

  “大王,前面是魏国饥民的营地,天子之尊,不可轻易近危墙。”

  哪知,姬延缓缓转过头来,“你想告诉孤该如何做事?”

  吓得吴典顿时跪倒,“奴婢该死,奴婢有罪!”

  姬延站了一会,才有些索然道:“起来吧!孤就不相信了,大周朝的洛邑城外,还有人胆敢放肆!”

  很快,一行人走近。

  姬延陡然却是停下脚步。

  看到前面两道身影,他这里留心听上。

继续阅读:第二百三十九章 青天王景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