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家,乃是陈侯布置下来的死棋。
不是现在的陈侯,而是六代以前的陈侯。
那时的陈侯,颇有眼力,深知以陈国之力,是无法在战国大陆支撑到最后,随时都有被灭国的威胁。
只是他不甘心。
而且这世上,灭而复活的诸侯国同样也是数不胜数。
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后代子孙得出几个雄才大略之辈,再有一个就是钱粮。
如何将陈国多余的钱粮保存起来,这个任务就落到季家先祖的头上。
于是才有了这样的奇事。
身为产粮第一县的据县,一粒粮食都没有运送出去。
所有的米粮,都被分到了两处,季家和阳和岭里的隐密山村。
季家先祖甚至规定,季家的主宅也只能嫡长子继承,并且后面的粮仓大院,实际上也是与前院中院巧妙隔离开来的。
可以说,季家先祖为了陈侯的这一道命令,甚至连祖宗之法都不惜改去。
同样为了更好的掩护王仓,季家越发卖力的低调,甚至为了不引起注意,刻意把自己本身的田产又清理一些出去。
听到这些,季诺整个身躯都僵硬起来,七月份的天气,竟是身上寒意不断。
“你说的没有错,季常这混帐,我季宁的三弟,的确是我亲自下令打死。”
“他若不死,这事一样会被掀出来。”
“是我们季家,对不起陈侯!我等,皆是有罪!”
季宁仰天申诉。
他已经尽到了全力,甚至连自己亲兄弟也不惜打杀灭口。
却是人算不如天算,还是没有替陈侯守住这里秘密。
这些内幕,牛家山已经猜出一些,只是因为还没有来得及细审,想不到季诺在这里说出来。
还好他先前就示意刘参把自己的下属都支开,连牛三等随从和吴化林也是如此。
现在听到这里,刘参都是面色不好看。
这事情,越发的不可控制了。
陈侯留这些后手做什么?可想而知。
刘参都要暗自庆幸,还好他不是陈国人,这要是被牵连进去,又是一桩惊天大案。
听到这里,季诺再也支撑不住,整个身躯一软,晕死过去。
至于季宁也没有好到哪里,仰面朝天,如着了魔一般。
“刘大人,把他二人的口嘴堵上吧!”牛家山尽量保持着脸面上的平静。
接下来的事,他也不敢再查,一切都要洛邑那边作出指示。
与此同时,这些人犯也要尽快送回洛邑,是杀是审是留,都要凭天子裁决。
刘参亲自上前,用布条堵了季家兄弟的口嘴。
“让你的人过来,本官有话要说。”
很快,刘参的人都聚集过来。
牛家山让其中四十名士卒将一干人犯押送回洛邑,主要是阳和岭和季家两处,至于据县县衙里的那几个衙役仆从,先暂时关在据县里。
毕竟这一路人员就有不少,达到五十人之多。
重中之重的是季宁和季诺二人,不能让他们在路上乱说话。
所有的囚犯,一律蒙面,破布塞嘴。
刘参也是挑了最为得力的四十名士卒出来,由一名百户长带队回洛邑。
同时也吩咐了几句,路上不可大意,若有人问起,只说是守备府剿到的匪类。
余下的士卒,分二十名去据县县衙,免得衙中无人,又被那些在押的衙役生出想法。
至于季家大院,其余之人皆去那里,彻底查清季家的粮仓是不是实数。
办完了这些,牛家山心头分毫不敢松懈下来。
又吩咐了刘参,暗中也派出人手四下监视,只要季家和阳和岭这两处有陌生人路过,须要查清底细。
再接下来,才是回到季家大院准备奏折。
此时的姬延,已经过了洛水,来到洛东四郡,过了下徕郡,还有一个青田郡才是道郡。
牛家山的奏折也不会很快送到他这里来。
牛家山是由专人送至洛邑,还无法动用言侯司的信鸽传递消息。
如此一来,最快也要三四天才能到达。
而且送到了洛邑,也要先递到内阁,经过万古流或者是吴理之手,才会呈到姬延手中。
吴理此时就在姬延的王辇之中。
“大王可是要联魏伐秦?”事情有些棘手,吴理也就干脆点明。
姬延淡淡一笑,“爱卿为此而来?”
姬延并没有刻意隐瞒,却也没有去知会内阁一声,照说也是略有不妥之处。
吴理苦笑,这么大的事,他竟然不知。
姬延的手指却是轻轻敲击着案几。
“爱卿可知,孤为何没有知会内阁?”
什么?
吴理哪里会知道。
等等!
吴理猛然想到一个关键之处。
大王为何不与他通气?是根本就没有必要!
一时间,吴理有些汗颜。
还是不够老成啊!
若是换了万丞相,只怕要巍然不动了。
姬延淡淡一笑,“爱卿不必在意,此事也是孤临时决定。”
算是安抚了吴理一句。
既然大王另有算计,吴理自然是无话好说,只道:“臣鲁莽了,这就告退!”
姬延却道,“既然爱卿已经来了,正好孤这里也有一事。”
吴理拱手,“大王请示下。”
姬延叹道:“卿与万丞相,都是一心为国的。孤深以为知之。”
只是万丞相这番病重,倒是让姬延想到内阁的人手,各自的负担都要变革一番。
吴理当然不能说不。
总不能说多几个人进阁,分去了他的权力吧!
权力这玩意,真是有些瘾头的。
比如吴理这两天,反而是精神头特别的好,哪怕内阁上上下下的诸事都得由他一人裁决也不觉得有多累。
姬延的想法有两条,一个是内阁可以再增加一名阁员,也就是加一个副丞相,丞相之名份当然还得是万古流。
第二条,就是原来的内阁批注,必须得有万古流的意见,这样一来,最后内阁诸事,还是落到万古流一人身上,与姬延的设计有些异处。
“孤以为,内阁三人,若是有两位丞相同意,这折子就可以送进乾坤宫里,又或者是照准,直接让六部去执行。”
“至于万丞相批过的奏折,其余两位丞相也可以省去不看。”
“如此一来,以后三位爱卿,每月里都是可以休息一两日的。”
没日没夜的处理公务,就是铁人也够呛。尽可能的简化程序,至少可以轮休一二。
至于比较重大的事项,再由内阁先议论一致,送到乾坤宫里。
“大王圣明!”吴理不敢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