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言两手一摊,道:“内无守卒,外无援兵。”
也不是完全没有守卒,至少燕王手里还有一支精锐车兵,但他是燕王的家底子,保命之物。
而且就算是拿出来,也无法打得过匈奴百万精骑。
车兵用来破阵是很有用处的,特别是用来击破步军大阵。
可对付匈奴这样的散骑就很难了。
转向不便是最大的难点。
只要匈奴放开来打,以弓箭应对,车兵对付骑兵同样是没有什么办法的。
燕王脸色阴沉,语气不善了起来,“难道我燕国数百年的国运,就要断于此时?诸卿食禄久矣!如何不能替本王分忧?”
啥?嫌我们吃多了?
当下就有大臣不干了。
蒋悝头一个站出来道:“大王言之有谬矣!我等众人自是燕国的忠臣,虽是食禄久矣,却也无时无刻不为燕国上下分忧。若是大王因此降罪,只恐民心尽失,将士惶恐。还请大王收为此言,方可为天下表!”
有了蒋悝打头阵,身后众臣也都进言。
“大王!此匈奴蛮夷之祸,皆是大王内不修德,不顾民生,多修宫阁,百姓流离,无以聚生。才致匈奴大军压境,窥我庙堂。大王何不见左贤王怎不去攻打赵王?”
“大王!我燕国虽处偏远,却礼当更加注重天子礼仪,如何好几岁的供奉皆有不足?不敬天子,当非人臣之礼。如此作为,连匈奴蛮夷也能小看了燕国。”
“大王广纳后宫,以致民间无女,如此之下,燕国哪里来充足的人口?哪里来充足的米粮?且民心易失不易得,大王你该要好生反省才是。”
接下来,诸臣一阵噼哩叭啦的反驳,就连城东头老王家的媳妇生了一个六个手指的孩儿也算在燕王的头上。
没说的,这也是燕王失德,上天才将惩罚降下来的,借那老王之口来告诫燕王而已。
一时间,燕王惭愧到脸面涨红。
原来说来说去,都是他的过错。
至于这脸皮涨红中有多少是怒气,那就不得而知了。
只是燕国这些大臣也不担心。
燕国最习周制。
什么意思?就是燕国对周礼是继承最好的,所以燕国这些大臣都是具有一定根基的人物,根本对燕王就没有太大的敬畏之心。
平时大家一起开开会聊聊天什么的都还好,可真要翻脸,保不准这些大臣抱团起来。
那时,不用匈奴人打来,燕王这个座子就难以坐稳。
这样的事情不只是在燕国,众多诸侯国里就是常事。
若是哪个诸侯国里没有发生这样的宫廷事变,那一定是被灭国太早,来不及。
所以现在,哪怕燕王的脸皮涨成了猪肝,他也无法。
大手一挥,拖出去砍了?
就现在的大殿之外,大多数都是这些朝臣的家族子弟。
美其名曰派忠心子弟来保护大王,其实不过是双向的质押。
鞠武轻轻一咳,表示他要出来收拾局面。
“大王勿要责怪,在此众位皆是老臣,向来对燕国忠心,只是一时情急而已。”
燕王这时暗吁了一口气,抬掌道:“既是为国操心,自是难免有误,本王怎会与众卿动怒?”
鞠武又道:“如今之计,还须与天子交好,请天子设法出军才是。”
燕王眉头一皱,“既是天子退兵,想来事情不小。”
除了大周朝自己没有承认天子伤重,所有的消息都证实天子的确遇刺且伤势严重。
鞠武苦笑,“若不能请动天子,蓟城当是如何?”
仅凭乐毅一人,不足以担当。
蒋悝道:“若是如此,燕国当表达最大诚意才是。”
众臣皆以为然。
哪怕割地也是可以的。
若是先前,众臣不会认为割地是一个好主意。
然而现在上谷郡韩凌的家族被清算,却有了大把的土地可以供奉给天子。
燕王目光闪烁。
众臣可以不用心痛,可他是燕国的王,他肉痛啊!
鞠武提升了声量道:“大王,若仅仅只是割地,只怕大周天子实难应允。”
燕王脸皮子疯狂颤动。
割地还不够?
是不是要把本王的大位也让出来?
鞠武却是摇头道:“大王,割地只要略表意思就可。老臣之意,当将燕国的虎符尽归于周!”
众臣哗然。
这比割地还要厉害。
若没有了燕军,燕王算是什么?
蒋悝当即跳出来,“荒唐!燕国的一兵一卒,皆是大王所有!”
这一回,燕王在心里给蒋悝默默点了一个赞。
没错,燕国的女人都是本王的!
嗯,还有燕国的士卒。
鞠武却另有解释,当下道:“大王可知前番数次作战,燕军屡屡不利?”
说到燕军先前的失利,众臣来了精神,纷纷指责乐乘。
没别的,你乐乘身为长城军团的统帅,怎么打仗是你的事,可让一个匈奴人越过长城那就是你的过失。
毕竟燕国对长城军团的补给从未断过。
鞠武道:“乐乘虽有过失,却并非是主要。如蒋悝大人先前所言,霸王项羽已经来信邀请乐毅将军夹击右大都尉,最后却因为乐毅顾忌重重,以致功败垂成。”
鞠武目光扫过满朝文武,最后留在燕王那里,又道:“以老臣看来,若要对付匈奴百万大军,必须得要将诸军的统帅权置于一人之手,方可以如臂使指,握拳得拳,伸掌为掌。”
这么一说……
众臣还真开始有些相信了。
本来周燕联军的兵力就少,难以对匈奴大军形成一股合力。比如先前大平坪一战就是最好的例子。
大周军的几个主力,李陵挡住了兀突骨的冲击,霍去病连破两大匈奴军阵,霸王项羽更是先用火牛阵破去一军,更领着本队人马直接冲击左贤王。
若是那时就有足够的兵力,不说将匈奴人一举击破,一战而定。至少也能把左贤王杀得元气大伤吧!
想到这些,越来越的议论声开始站到鞠武这一边。
就连蒋悝也是如此,“大王,天子亲率天师来救我国,燕国本就当执臣子礼仪。且如今大敌当前,唯有天师能救燕国而已。请大王速作决断,以激励我军士气!”
众臣更是纷纷行礼,“请大王速作决断!”
只是燕王脸上,仍有犹豫之色。
交出数十万大军的指挥权,万一天子有什么想法,该是如何?
燕王看向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