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户是不是周朝子民?是否也有资格得到大周朝的救赈之粮?
可如果为了救这家富户,恐怕会有几十家的小农无米过活。
一时间,就是姬延也拿不定主意,想了想,还是先将这奏章留中不发,容他仔细思量。
青月宫里,宁青儿和墨雨正在用膳,今日巧的是燕璃也在这里。
不过三人虽然前后有的身子,却并不出怀,若不是仔细看的话是看不出来的。
姬延也不敢太过说笑,只与三位皇后边吃饭边闲说几句,比如今日的饭食菜色等等,连外面的灾情也都没有提起。
现在最大的事,就是让三位皇后安心养胎,给他生一堆皇子皇女出来。
就连墨雨也没有服侍宁青儿,住了宁青宫的偏殿,说是太医如此嘱咐。
这道理连姬延也不明白,不过也没有坏处,就随着太医去了。
说起三位皇后一起有身孕,燕璃有些取笑道:“大王,现在你可是只能去折腾小燕姐姐了!”
好在大王脸皮够厚,只是傻笑两声。
不过连宁青儿也说道:“大王只管去陪着万小燕吧!她那里正着急着呢!”
因为独她一人没有身孕,派人去请她都时来时不来。
姬延只能含糊着应下。
“三位皇后若是身体许可,倒是也可以多走动走动的。”姬延建议道。
太医的吩咐也不能全信。
适当的走动反而是更有好自处的,只是这其中的道理,他当然也不好多说。
宁青儿等女笑着应下。
不过看着三美能吃能睡,精神也好,姬延也就放心。
又陪了小半个时辰,姬延才去大明宫。
万小燕果然像一只小猫般的坐在那里,满脸的都是无趣。
只有她一人没有身孕,想想真是有些尴尬的。
“皇后有何心事?”姬延轻手轻脚的过来,一把抓住万小燕的小手。
万小燕勉强笑笑,“大王,现在外面的灾情可是结束?”
姬延点点头,“都是我家皇后有福,区区蝗灾早就过境。或者说,过境的蝗虫都被消灭了!”
万小燕勉强来了一些精神,“臣妾倒也听说,都是大王有料事之神,早早准备了一支鸭仙大军!”
姬延哈哈大笑,想不到小小一只鸭子也成了鸭仙。
“不过蝗灾虽然过去,倒是善后的事情还不少啊!”姬延叹道。
至少先前那一件官司,就是很有些棘手。
万小燕拉着姬延,两人一起挤在软塌上躺下,“大王倒是说说,怎么一个棘手法?”
姬延也就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这事过程倒也是简单,几句就说明白。
万小燕倒是笑了,“原来这事都是大王的不是呢!”
姬延轻哦了一声。
此话怎么说来?
万小燕解释道,很简单啊!
若是先前赈灾的时候就说清楚,减赋是依据实际的田地数目,而救赈却是依据人口而来,哪里还会有问题?
姬延怔住。
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只是下面的臣工都不知道么?”姬延有些不悦。
万小燕解释道,“下面的臣工一则也有疏忽之时,二则这可是大王金口玉言,谁敢多事?”
不得不说,万小燕把握的心思倒是准确。
敢向姬延提意见的,也只有一个万古流,其余户部尚书等人哪里敢多话?
而且当时事态也急,百姓等着朝廷的一个态度和救命粮。
若是万古流稍有些大意没有想到,这事就已经算是木已成舟,不好再作更改。
姬延叹道:“早知吾妻有治国之才,就该给你先看看。”
万小燕小嘴一撇,“才不要呢!”
她现在满脑子里所想的,都是如何快些怀上龙子。
别的一切事情都没有这么重要。
不过姬延却道:“此事,孤倒是可以认错的。只是事情又当如何解决?”
万小燕的小手本来正在把玩着姬延,见到大王如此说法,情知这事梗在大王胸里。
遂笑,“臣妾倒是以为,此事的结果,得要看大王到底想要一个怎样的大周朝秩序。”
若是天子言出法随,一言九鼎,那大户所为,便是没有过错的,最多只能算是道德有缺。
若是给下面郡县足够的自由裁度权力,那刑部和郡县也是没有过错的。
如此说法,倒是让姬延想起了后世的救济制度。
往往一套救济制度出台,便是以难以想像的速度变质。
真正有需要的穷人得不到救济,反而是开着豪车的大户在享受着这样的好处。
原因只有一个,手掌权柄的人在认定你是不是穷人,是不是需要救济。
而真正的穷人,反过来也无法影响这些决策人。
“孤,明白了!”
姬延的确是想明白了。
为了做到救济粮能到穷苦百姓的手里,就算是让那些大户富户钻上一些空子也没有办法的。
虽然看起来这些人一时占到大周朝的便宜,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毕竟交田赋的时候有富户,减赋救赈的时候却没有他们,这道理也是说不过去的。
同样是大周朝的子民,大周朝在这些基础方面,是应该一视同仁的。
至于人家富户愿不愿意在某些特殊的时期反哺大周朝,也是一个自愿的事情。
想清楚这些,姬延的身体都放松下来。
只是万小燕这小妖精可是太会看脸色,见到大王心情放松,马上又让姬延的身体生硬了起来。
弄得姬延脸色都轻轻一变,“爱妃慢点!”
洛邑,乾坤宫。
这一连数日来,各诸侯国的蝗灾情形纷纷报来。
关中的飞蝗经过河西之后,分成几个方向杀奔而去。
大周朝这里只是挡住了大约一成到两成的飞蝗。
整个赵国、魏国损失最大,夏粮的损失巨大,不少地方的收成只有区区一成!连田赋都交不上。
甚至赵魏两国大部分的地区是完全绝收的。
饥民遍地,无以为食,各种人间惨状马上就出现。
而一部分飞蝗还在进入燕国、齐国。好一点的是,齐国的粟米已经收获,夏粮还是足够的,而且齐国本来就是富庶之地,积粮颇多。
燕国也有些损失,不过损失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上,大约在两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