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第一道防线,就还有五万到六万的长城军团。
加上第二线,和最后的兵源,是有二十五六万的大军。
为何不能去救乐乘?
没有马。
如此数量的燕军,看起来数量庞大,却连关口都未必敢出。
不出关,放弃乐乘,燕国还有长城可守。
救乐乘,可能就要面临着全军覆灭的危险。
拿全步兵去主动攻击骑兵,只有疯子才会如此做法。
有多少人头送上多少。
倒是张寿眼里一亮,“听说大周天子已经传出天子诏令,号令天下共兵,共同抵抗匈奴异族!”
如此一说,众将倒是心思活络起来。
“不错,听说天子的霸王军很强,连齐国也要和鲁国一起联手才堪堪将之打败,却不料那霸王转身就又重组了一只霸王军,竟然又杀到鲁国境内。”
“这算是什么?我还听说那霸王一枪挑一城的惊人战绩!”
“别说霸王,就是那个骠骑军冠军侯也了不得,急袭三千里,一战擒楚王,这是何等的胆量和气魄?”
“是啊,那大周天子的手下当真了得,连秦魏诸国的百万联军都被打得狼狈不堪,连王翦都被打得差点要跳河。”
有这些狠人来救,何患他们没有出路?
然而说到这里,却有人提醒道:“你们怕是忘记,秦魏的百万联军里,咱们燕国也是有份的。”
这一说法,不少人都是心头突的一凉。
燕国虽然没有出兵去攻打大周朝,但发出去的檄文却是真真切切,一点没法掺假的。
话说,燕国与大周朝隔了那么遥远,有必要硬生生的掺合进去?
现在可好,这样的景况还真指望大周天子派冠军侯来救援?
须知,诸侯之间的合纵连横是时常都有的,联合干涉更是不会少见。
比如早前,乐乘与诸侯国就联合攻打过齐国。
可除了燕国是真玩了命的打,别的诸侯就只会在一旁摇旗呐喊而已。
虽然说也牵制了齐国的一部分主力,可竟然其余的诸侯国都没有死几个人。
死的那些士卒也并不是战死,而是病死等各种死法。
现在大周朝虽然已经出军,可凭什么要下死力气来救出他们。
“外面的匈奴大军,只怕至少也有二十万了吧!”有将领叹道。
这话说得众人心头猛的一沉。
更有人道:“若是我等匈奴大军都吸引过来也还罢了,只怕匈奴人还要趁机攻打长城防线。”
说到这里,众将的眼里皆有骇然之色。
若是长城被破,他们何以为家?
有将领忿然站起身来,拔剑呼道:“不行,纵要死,也要死到燕国的土地上!”
这一下,好几个将领都站了起来。
他们可以战死沙场,却不能不归故国,回到故土。
却听张寿一声冷笑,“凭你们现在这样,可能走出九峰寨百步?”
没有骑兵配合,步兵怎么冲出百里之遥?
乐乘亦道:“众将先务必安抚好手下将士,寻找更多水源,并将此处防备严整!”
先坚持下来,才能有机会。
众将纷纷起身应命。
好在匈奴大军并没有马上发起攻击。
事实上,就连匈奴王也把注意力放在了另一边。
千重关,是燕国长城防线的另一处。
此时,这里的防御已经被削弱到了极致。张寿带走了整个西线防御的唯一机动兵团,也就是麾下的五千精骑。
余下就只有两万三千多的步卒。
却要防御六十里的地域。
所以现在的燕军将领程启只能将兵力分摊到各处,而三道关和虎关成为重点把守之处,被屯集了重兵。
这是因为三道关和虎关的地形所决定,更容易受到匈奴军的攻击,不能不留下重兵把守。
而在千重关这里一线,仅有三千步卒。
当匈奴铁骑滚滚而来的时候,着实把这里的守将吓了一跳。
他们的身后再没有燕军的机动军团,就算是请程启调兵来援,步卒的速度也极为有限。
更头疼的是,匈奴军早就作好了攻城的准备。
冲到距离城墙两百步的样子,大队的匈奴兵开始下马,拿出来攻城梯。
看到乌泱泱的匈奴大军,黄宝脸色惨白,手掌更是不由自由按住了腰间的将剑。
“速去知会程将军,千重关有险!”
身边小校应了一声,赶紧分派人手而去。
此时,匈奴兵嘴里发出喝呼的奇怪声音,已经发起第一轮的攻势。
绵延十里的防线上,同时对长城防线发起攻城战。
黄宝面色越发阴沉,这些匈奴人对千重关可谓是势在必得了。
以他目力所及,能看到的范围之内,无数匈奴兵在各处对长城发起冲击。
如此强势攻击之下,黄宝根本无法四下救援。
实际上,他也无兵可派。
“杀贼!”
黄宝冲着众军大吼:“有此雄关,匈奴人再多也没有用!”
手里将剑更是奋力一举,“弓箭手上前,准备战斗!”
“我们的身后就是燕国的土地,只要坚持一个时辰,将军必有援军到来。”
“大燕军,必胜!”
一番动员之下,众军顿时鼓起勇气。
“大燕军,必胜!”
“大燕军,万胜!”
士气可用。
城外,匈奴军已经进入到弓箭手的有效射程。
黄宝一脸的冷漠,并没有急于让弓手举弓。
虽然箭矢足够用,但弓手搭弓其实是很费力量的,就算是现在分为两队弓箭手轮流进攻,也要用到再适合的时候。
而眼下匈奴军是用盾兵顶在前面。
匈奴军并非没有盾牌之类的护具,只是用得非常少。
在匈奴族内,擅用盾具等物会被族人看不起。
但在攻城战中,却又是必须要用到盾具。
否则就只有用人头来堆起城墙的高度。
又是十步。
黄宝抬起手臂,“弓箭手,举!”
众小校依次传声。
弓箭手密密麻麻从城墙上探出头来,一张张冷漠的弓矢寒如黑光。
“放!”
黄宝的手掌一压,嗖嗖嗖,无数支利箭破空而出,狠狠向匈奴阵营破袭而去。
密集的弓箭首先奔着那些扛梯的匈奴兵而去。
虽然那些匈奴兵衣衫破烂,并非匈奴军的精锐,但若是没有登城梯,匈奴兵只能等在城外挨箭。
啊!啊!
一个个匈奴兵闷哼着倒下。
但是马上有更多的匈奴兵替补上来。
与此同时,匈奴的弓箭手也进入了射距,开始对城头上的燕兵反击。
一时间,双方的箭矢交错,密如蝗石。
甚至有些地方成片的将士被射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