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军与陈军几乎同时展开第一轮的远程攻击。
只是效果对于陈军来并不怎么理想。
三军有粮车在前面掩护,虽然浪费了不少的粮草,却保住了自己的有生力量。
就算有些箭矢越过粮车,也被后面的周兵轻易挡下。
其实,就算是陈兵完全射中,也难以伤到周兵。
现在的周兵几乎把铠子甲换了一个遍,特别是三军、陷阵、陌刀、虎扑这四大主力军。
一般的弓箭力道是不可能射穿铠子甲的防御。
对面,陈宰的中军旗一变,三个方向上的陈兵狠狠砸了过去。
一时间,尘土飞散,气势滔天。
李陵一脸的冷酷无情:“弓箭手自由攻击!长矛手不要放弃自己的位置!”
嗖嗖嗖……
一个个陈兵倒在前进的路上。
陈宰捋须带笑。
这点损失根本算不上什么。
只要三军压近,周兵区区两千人根本不可能是他的对手。
本来人数上就占了十多倍的优势,再加上陈兵主动选择了这里的战场,三面合围。
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尽在陈国这一边。
“杀了这些周贼,一个不留!”
陈宰一脸的狠色,甚至不许留俘。
击垮了这一股周兵,这三万大军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陈宰的眼光不错。
不过片刻的功夫,周军的阵脚被破,原来排成一条线列的阵形被狠狠的陷进去一大块。
以周军的人数,想要恢复线列几乎毫无可能。
李陵同样也注意到这里,却是令道:“掷弹手,准备!”
一个个掷弹兵冲上前去,站到自己的攻击位置。
随着李陵一声大喝,“投弹!”
呼呼呼……
一个个冒着白烟,嗤嗤作响的小怪物被扔到陈兵军中,扔到他们的脚下。
只是陈军没有作出任何的反应,仍在全力向前猛压。
只要把这里打穿,周兵必败!
杀啊!
好几个陈军的校官高高举臂,挥师向前。
然而这时,轰轰轰……
一阵阵硝烟自陈兵的脚下升腾而起。
一具具陈兵的尸体,甚至是残脚碎肉四下溅起。
这样的震动,令得两边军士都是一时忘记了攻击,不少人甚至跪倒在地上。
周军的中间,那些掷弹兵都不敢相信刚才那恐怖一击乃是他们所为。
毕竟平时的训练只是假弹。
现在数十枚手榴弹一起扔出去,那威势几如灭世!
爆炸声过去,硝烟仍在,却不能再挡住人目。
然而这时,陈兵一个个目瞪口呆,完全没有反应过来。
甚至可以说,他们不知道下一步该要做什么。
一个个熟悉的面孔被轰成残渣,能不怕?
然而这时,李陵却是没有忘记攻击。
“掷弹兵,向前攻击!”
杀!
掷弹兵再次备弹,同时发出振奋人心的怒吼。
区区数十个掷弹兵,就可以把这些陈军打垮。
呼呼呼……
又一轮手榴弹攻击。
轰轰轰……
陈兵哭爹喊娘,终于崩溃下去。
就连后面坐阵的老将陈宰,也是老脸颤动,无心去挡下扭头而逃的溃兵。
连他心头也是震动无比,何况那些血肉之躯?
只是这时,李陵苦盼已久的骑军终于到了。
“杀!”
霍去病一看那硝烟,便知李陵已经激战了一场。
杀!
三军咆哮,一匹匹战马驮着三军将士,个个奋勇向前。
这一下,陈军中军和左军也瞬时被崩溃。
接下来的战斗已经毫无悬念。
也就是这个时候,高顺已经一口气冲到了宛丘城下。
他这一路遇到的阻力最小,而且也是陈国有意让他冲到宛丘城下。
城头之上,陈军守将一脸的戏谑表情。
也许野战之下,他们不是大周朝的对手。
但凭着城高坚固,此城守上数月也没有问题。
而且陈国近六成的米粮都屯积于宛丘城中。
只等陈军的主力回来救援。
若是项燕的楚军能来,那就更是再好不过。
然而陷阵营到得宛丘城下,并不急于攻城,直接坐等了一个时辰。
如此这样,倒是让陈国人不知追究。
大周朝的官兵,至少也要先造些攻城云梯吧!
不过陷阵营不动,城里的陈军更不敢轻举妄动。
直到配给陷阵营的投石机也运了上来。
选定位置,安置投石机,军械监的指挥官员忙得不亦乐乎。
片刻,一切妥当。
“高将军,投石炮已经准备妥当!”
高顺早就按捺不住,“开始!”
炸药包一起点燃,高高抛起。
轰轰轰……
一阵炮火,宛丘城上冤魂无数,惨叫声音更是不绝于耳。
不过宛丘城不但只是高大,而且比临关要坚固得多。
军械监又一轮攻击过去。
轰轰轰……
这一回,将先前的豁口顿时崩得更大,整个城墙这一段硬是少了一小半。
再来一轮,就可以将这一段城墙完全轰开!
“不必了!”高顺却是喊停。
一个炸药包正好落在城门处,将宛丘城门炸碎了一大半。
军械监的人停下手来,只见高顺振臂高呼一声,“陷阵!”
吼!
陷阵!
陷阵营咆哮。
一面面重盾顶在前面,踏着可怕的步伐缓缓向前。
按理,守城方对于城门的保护是重中之重,不但用重物抵住城门,后面还有大量的伏兵,或是反冲击,或是准备将更多的挡石挡木推上前来。
只是两轮的炸药包威力太大。
直到陷阵营的前锋冲入到城里,陈兵这才反应过来。
但这时已晚。
陷阵营像是一个大铁滚桶,一路碾压。
很快,完全再看不到有组织的反击,高顺这才下令放弃重盾,全军直奔陈国王宫。
擒贼先擒王。
只是这时,陈国王宫那里却是升起一阵黑烟。
街道之上,三三两两的陈国军民向着那里跪下。
高顺摇摇头,陈国,完了。
姬延是次日收到的消息。
令他有些发愁的却是,陈国整整八万大军一起投降!
要知道,陈国的军队比大周朝可是多了一倍。
乾坤宫里,万古流,吴理和姬随三位丞相都在此商议。
因为是兵事,兵部尚书齐思远也参加此会。
吴理当先进言,“大王,此是好事。大周朝新收疆土近乎十一郡,正要大量的兵马各处守备,至少可以用上一半的陈兵。”
这些投降的陈兵当中,有六万人是陈国的常备兵。
哪怕只用上一半,也能大大缓解兵部的压力。
现在的问题是打得无数疆土下来,却是无兵无将去把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