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出门
杜月嬷嬷应声在屋子外答道:“少爷,是老夫人那边的小丫鬟求见,说是老夫人还在佛堂里关着,求少爷去求求情让老爷放人。”
顾谦曜闻言脑子立刻清明了,他扯着姜漾的袖子道:“阿漾,你看这…”
姜漾也没有想到公爹竟然还没有松口让婆婆出来,不由得在心里咂舌,一向好脾气的公爹发怒实在是不好惹。
“我可以跟你去求爹爹,让他放过娘一把,可是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日后要是娘再说纳妾之类的话,你要站出来反对。”姜漾冷静道。
顾谦曜原以为妻子已经被自己哄好了,却没有想到她还拧巴着,当下立刻就保证道:“只要你跟我去求爹,娘亲那边我就再也不让你操心。”
看在姜漾的面上,老爷子同意放老夫人出来,佛堂清苦,老夫人出来的时候腰背都佝偻了几分,一向骄傲无比的她此时却像是被磨平了所有棱角,看向姜漾的眼神无波无澜。
老爷子看到老妻这样,心里是心疼的,稍稍敲打两句后就让小丫鬟扶她去洗漱休息。
姜漾看到她这样,有些感叹,当着这么多下人的面被丈夫训斥,公爹这是打算彻底杀了婆婆的威风啊,恐怕日后,这个宅子里,婆婆说话就再也没有人听了。
……
第二日清晨,姜漾被身边不安分的手摸醒,她睁刚睁开眼,就见顾谦曜眼眸含笑望着她,“阿漾昨晚休息的如何?”
姜漾想起昨夜的旖旎风光,脸颊不由自主的飞起一抹朝霞,“讨厌”,她嗔怪一声后羞涩的拉起被子转过身。
杜月嬷嬷听到动静后端着一盆水进来,笑道:“少爷和少夫人快点起来吧,已经辰时了呢!”
顾谦曜上朝的时间是辰时三刻,听到嬷嬷这么说,姜漾立刻催促道:“那快些起床吧,上朝要迟了”
顾谦曜不急不缓的起身,姜漾看的着急不已,眼见离上朝的时辰越来越近,她不得已上前替他更衣洗漱,妻子难得服侍自己,顾谦曜享受的眯起眼睛感叹:“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啊!”
姜漾白了顾谦曜一眼,又替他整理了一下衣领,退后几步见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后提醒道:“早点去吧,路上小心些。”
等主仆三人忙活完送顾谦曜出门后,姜漾转身走回自己院子,杜月嬷嬷有些踌躇道:“夫人,咱们是不是该去老夫人院子里请安了?”
姜漾摇摇头,“恐怕她并不想见我,这样也好,咱们今天去一个地方。”
东篱听到要出门兴奋不已,立刻去箱子里翻找出一件杏色的春衫,道:“既然要出门,少夫人何不换上这件衣服?”
姜漾此时穿的是常服,看起来太素净了,她想了想后点头,自己如此年轻,是不能太素净了,更何况,小孩子都喜欢鲜艳些的颜色。
此时南山端来小厨房做的早膳,精致小巧的糕点看起来令人颇有食欲,想到再也不用喝药汤吃药膳,姜漾心情瞬间明媚了几分,“这红枣糕不错,香糯甜软,你去让小厨房多做些,待会出门的时候我要带上。”
南山应声后就去往小厨房那边传话,杜月嬷嬷看到自家夫人今日难得的好胃口颇为欣慰,打趣道:“夫人喜欢吃红枣糕,就多吃些,这些都是好克化的。”
“我是得多吃些,回王府的时候萧萧都嫌弃我瘦了呢!”想到调皮的小侄子,姜漾嘴角上扬,心情美好。
等南山提着一包红枣糕回来的时候,姜漾一行人起身往门口走去,车夫没有想到少夫人这么早出门,惊讶的问道:“少夫人是要去哪里?”
姜漾微微一笑开口道:“去大都督府。”
杜月和两个丫鬟都有些吃惊,大都督和顾府一向没有来往,为何会突然前往?
正在三人愣神之际,姜漾已经独自一人上了马车坐好,三人连忙跟着坐进马车,东篱好奇的问道:“少夫人,为何要去大都督府?”
“你们可还记得那日在魏国公府里见到的夫人?”姜漾不疾不徐的发问。
“老奴记得,那位夫人姓乌,好像正是大都督夫人。”杜月嬷嬷显然比两个小丫鬟见识多,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原来,大都督正是那位看不惯父亲行事自请除族的魏国公世子,先帝爱护大都督,有意将其调往外地,不想让他们父子二人再起争端。
可惜魏国公死后,府里一直靠着那位香消玉殒的姨娘撑着,幸亏姨娘给大都督府送了信过去,大都督府夫人才及时赶到,不然五岁的小蓝庭恐怕会没人照顾了。
“那大都督的儿子恐怕都已经二十余岁了吧,如今将这么个比自己儿子还小的兄弟接回家,不知道心里作何感想。”东篱啧啧惊叹,又想到什么似的问道:“那大都督就这么放弃了魏国公世子的爵位?那可是世子之位啊!不仅可以世袭,若是没有放弃,说不定他此时已经是国公爷了!”
姜漾闻言摇摇头,“大都督有本事,自然要靠自己去挣功名,靠祖宗荫护终究不是说得出口的行为。俗话说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就是这个道理。”
东篱听到自家夫人这么说,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忽又问道:“这样说来前半句话我懂了,那后半句‘好女不穿嫁时衣’是什么意思呢?难道这就是嫁衣只能穿一次的原因么?”
南山和东篱一般大,听到她这么问也好奇的直起身子,姜漾见状,开口解释道:“这句话的意思是女子不能单指靠着嫁妆生活,要有自己的本事,有上进心,要通过努力养活自己。”
“世间之人不论男女,皆要有一份骨气,不能事事指靠他人,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靠自己才能有骨气的活下去。”
一番话说下来东篱和南山都惊讶的张大嘴巴,她们还是第一次听到这般的话,从小到大,父母亲人都跟她们说,她们作为丫鬟,就应该事事听从主子的安排,日后嫁了人,就要听从丈夫的安排,还从未有人跟她们说,做人要靠自己。
看着二人的反应,姜漾在心里有些说不出的滋味,这些话曾经是父王对她的期盼与祝愿,她曾经是那样一个张扬明媚的少女,执马扬鞭,肆意潇洒,京都女子提起她脸上都是艳羡之色,可如今,却将自己活成了这般小可怜的模样,实在可笑。
“啪啪啪”,正在此时马车外响起一阵鼓掌声,姜漾听见动静掀起车帘,就见一位身穿明蓝色朝服的年轻大人正骑在马上双手交叠作喝彩状。
“你是何人?为何偷听我们夫人说话?”东篱率先发问,刚刚夫人的话有些离经叛道,要是被人宣扬出去可就遭了。
此人容貌俊朗,气度不凡,一双剑眉下是熠熠生辉的眸子,看向人的时候仿佛直击灵魂,让别人在她面前无所遁形。
他此时看着姜漾满脸坦荡,丝毫没有偷听被抓包的难堪之色,反倒拍手称赞道:“在下听到夫人之言只觉得舒爽,若是我大梁国儿女都如夫人一般,何愁收不回被北燧国侵占的五十里山河!”
姜漾听他如此说,想起即将奔赴战场的父兄,也双手合十祈福,“我相信这次我大梁定然能够收回故土!”
那位大人面对眼前祈福时恬静淡雅的女子,第一次起了一丝探究的兴趣,可是转眼便看到她梳着妇人的发髻,知此女子已经婚配,便知礼的别过脸去,那一丝兴趣也被浇灭了。
“夫人既然对我大梁的将士如此有信心,那此战一定旗开得胜!”他抱拳行礼后双腿使劲一夹马腹,转眼就消失在街道尽头。
姜漾不动声色的瞟了眼他的左手,那里仿佛是几点玫红色的梅花,模糊间看不真切。待目送他离开后姜漾放下了帘子,若有所思道:“那位大人好像有点眼熟,仿佛在哪里见过,你们可有印象?”
杜月嬷嬷和东篱南山齐齐摇头,这位大人看起来器宇轩昂、一表人才,若是见过定然会记得,可是她们三个却是什么都不记得了。
姜漾见状没有多言,吩咐马夫道:“耽搁了这一下恐怕迟了,咱们还是快走吧,大都督夫人恐怕已经在等着了。”
她昨日就派人给乌夫人送了拜贴,第一次拜见,若是迟了恐怕有失礼仪。
待马车行到大都督府,就见门口已经有一个衣着光鲜的婆子等着了,见姜漾一行人下马车连忙走过来迎接,“姜夫人请跟老奴来”,她周到有礼,看得出来,大都督府规矩是严格的。
一路跟着婆子走到内院,不大会儿功夫就到了暖阁,看样子大都督府占地面积并不大,再加上院子角落还摆放着家具物什,还没有收拾整齐。
乌夫人手捧暖炉俯在茶几上,正在教一个身着孝服的小童写字,细细看去,那小童正是云蓝庭。
“几日未见,姜夫人别来无恙啊!”乌氏笑着站起来迎接姜漾,一举一动颇有韵味,美人在骨不在皮,看得出来,即便是上了年纪,乌氏也是难得的美人,岁月也为她添了一股别样的味道,像是一颗散发着柔光的珍珠,跟她待在一起,让人别样的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