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关键工程呢。
项羽轻轻呵斥一声,可紧接着他有些意外。
怎么看对方的意思,是认真的?!
天微微暗下,室内变得幽暗不少。
烛火摇晃,把公子扶苏的轮廓,映照得更加深邃硬朗,多出几分与嬴政相似的影子。
“从相识第一日,我说过的话,什么时候是戏言呢?”
扶苏始终温润。
甚至没有一次急眼。
项羽收回视线,回想过往种种,确实值得信赖。
扶苏,没有那些王公贵族的腥臭气息。
更不会因为商贾身份,就对别人落井下石。
“那倒是真的。”
项羽总算冷静。
他重新审核了扶苏的建议,如果所言非虚,那么自己和其余人的性命,自然还高枕无忧。
现在即便杀出去,劫持了扶苏,也没法全身而退。
这里距离吴中,太远了!
没有粮草、药物、人手、马匹……
若想逃离,难于登天。
倒不如寻求一线生机,听听看扶苏的意见。
“你说为百姓,难道有什么好点子?”
项羽表示,这当然没有问题。
在他心中:能够为百姓效力,这是他的荣幸。
虽然只是场面话,但内心深处,项羽也知道那是好事。
扶苏见状,将一些方案都给了项羽。
望着眼前的这些,项羽惊呆了。
制冰厂,雪糕?
还有种植水稻?
“根本不可能,中原地区气候干旱,怎么会种植水稻?”
“还有雪糕,人们连饭都吃不起,会食用这种东西吗?”
“至于制冰厂,我看不出对百姓有何裨益。”
这是扶苏好不容易找来的机会。
却被项羽批得一文不值。
可公子却不急不慢,将其中的道理掰开揉碎。
“人人都说你是西楚霸王,武功威力无双,可怎么就没法看到事情的两面?“
“水稻,是可以通过蓄水、培育耐寒品种等方式,将水稻推广至更广地域。”
“雪糕,短期内将会是达官贵族的专享奢侈品。”
“可你知不知道,只要在上层流传开来,渐渐也会扩散下去。炎炎夏日开根雪糕,难道不香吗?”
“至于制冰厂……项羽,不是本公子否定你,而是你太自以为是了。”
“没见过的东西,便觉得肯定是坏的臭的脏的。”
“有了冰,能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不能只用单方面去看待。”
“这是让百姓重启生活的机会,也是无数创业的好时机。”
扶苏原本,也像项羽这样,看不清楚前路。
直到,有师父指路。
他才知道曾经自己所谓的“博览全书”,是多么的狭隘。
帮皇家做事,酬劳是丰厚的铜钱。
帮百姓做事,酬劳是虚无缥缈的。
可心里,却能沉甸甸。
天生穷苦命的大秦人,经历的动荡实在太多了。
“就让他们享享福吧。”
“而你,会有机会进入史册的。”
扶苏的话,总是晦涩难懂。
似乎蕴含不少哲理与谜团。
比如,这些东西从哪里来,配方是何人制的,未来出了问题应该找谁负责。
其中种种,不得而知。
……
“不好!”
“大王被蛊惑了!”
“梁王,咱们拼死一搏,也要护住大王啊!”
项的死士们面色难辨,已经坐不住了。
这小驿站易攻难守,连险要都没有,更无山草树木环绕,周围被两条街道隔开,恰好远离平房衔接处。
这么一来,别说合力逃出去,就连负隅顽抗的资格都没有。
“不必冲了。”
项梁神色极为不安。
某种有种认命的痛苦。
“您说什么?”死士咬着牙惊呼。
“看看外面什么情形,再看看我们,大王不会硬着头皮冲刺的。”
“咱们唯一能做的,是死等。”
“看看扶苏在玩什么花样,而且尽量不要让他们察觉我们有兵器。”
项梁压低声音,贴在墙上。
“通通原地待命。”
作为叔父,项梁太了解自己这大侄子。
是有武学奇才,但绝对不是山野莽夫。
他全身心相信项羽,也只能相信项羽。
……
楼上的闹剧,并未传下来。
但项羽一边翻阅,一边惊叹。
没想到,扶苏这里居然将这么多的好东西,都交给他来负责。
一时之间,项羽心里有些五味杂陈。
“扶苏有这么好心,就不怕我把秘方偷了去?”
“兴许只是故作谦虚大方罢了。”
项羽抬起头,想从对方眼中看出虚心和假意。
可看了很久,锐利的眼神在半空交锋,还是无疾而终。
“即便扶苏是认真的,他怎么又要选择我?”
“是招安,还是另外有圈套?”
项羽百思不得其解。
可是,他与扶苏合作的这些日子以来。
扶苏向来是好说话的。
说话办事,从来都尊重合作伙伴的意见,不搞一言堂。
更别说等人消停下来后,杀一个回马枪了。
一想到这里,项羽的心里防线多了一丝松动。
……
“我知道,咱们之间有永远跳不过去的仇恨。”
“但请你永远记住,让战火,就毁灭到这里吧。”
“天下百姓,不会记住一个喊打喊杀的君王,只会记住,是谁让他们真正吃饱饭。”
扶苏的态度很是坚决。
如果他没有说这番话,项羽兴许还会犹豫挣扎。
可是,他说了。
“公子。”
“叫我扶苏就好。”
项羽做了一番思想斗争。
再次抬眸,眼神反而更冷洌。
他安慰自己,这都是扶苏的决定。
对他好的人是扶苏,不是嬴政。
他的敌人是嬴政!
不是扶苏。
“好,扶苏。你的建议,我收下了。”
“既然说不会秋后算账,那我就依了你。”
“但仅此一次。”
项羽自己安慰自己的同时。
宫内也不太平。
……
棕色案板前,嬴政眯着眼睛,随手挑了一张文书,眉头蹙得更深了。
“字体形同狗爬,没有半点文韵风采!”
“遣词造句没有深度,只会平铺直叙,就这也配称作高 官。”
嬴政望着眼前众多大臣送上来的文案,头痛欲裂。
这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
若是连高级大臣都没有文化素养,作为后盾。
更何况是普通小老百姓?
“秦凡说得对,没有文化的富裕,终究只是一盘散沙。”
嬴政丢掉文书,从来没有如此迫切地想要推行九年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