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攻讦,尽管使出来。”
“但是真理是永远不会……”
韩非子口水乱喷,一时间为了证道,差点把自己搭送进去。
嬴政眉头紧皱,原本不准备处置,只想让他退下。
可他这等强硬性格,就是遇强则强。
韩非子分毫不让,愣是让嬴政摁不住杀心,浓烈杀意,几乎要忍不住了。
就在这时候。
突然之间,扶苏截停对方,以极罕见的口吻,厉声质问道:
“韩非子,父皇从没说要杀了你,你又何必以身证道?”
“再说了,谁说建设精神文明,就必须是培养软弱之人?”
扶苏的声音,响彻大殿堂。
可就是没让韩非子买单。
韩非子那双形同枯槁的眼睛,看遍了世态炎凉,他不能忍受,再经历一次理想破灭。
曾几何时,他也是看着韩国君王,被儒家影响。
没有把法家放在心上,转而用软弱的治国思想,将韩国推向了深渊。
否则,当年的韩国君主如果听话,或许今天坐在皇帝宝座上面的,就不是嬴政一族了。
“当今世界,诸子百家众说纷纭,可没有一种学说,能比法家更适合秦朝。”
“扶苏公子,您想来仁慈,可殊不知,仁慈也是一种软弱。”
“陛下方才所说的大争之世,正是需要强硬手段才能贯穿。”
“一个软弱的人,一个需要官吏管理思想的人,他能有多强大?”
“就算要灌输,也只能……”
“灌输法家!”
韩非子终于图穷匕见。
他这番话,成功把自己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合着不是讨厌变革,而是讨厌事关儒家的变革。
最近不知怎么了,韩非子听闻:扶苏跟墨家的禹子走的格外靠近,甚至还拨了一笔经费,供其随便研究。
众所周知,学术经费这种东西,分给别人一份,自己就少了一份。
好不容易形成法家鼎立的局面,韩非子绝不能忍受学说被动摇。
。。。
“真有意思。”
扶苏有些不屑,温润气质也卸了几分。
他上下打量着韩非子,看着这个口口声声证道的男人,竟然如此固执己见,难免有些生气。
“父皇还没说,你就急得跳脚。”
“当初本公子跟禹子合作,你也不大看得上,难道你真以为,世间学说唯法独大?”
这,可不是嬴政当年定下的基调阿。
韩非子自知理亏,突然有些语塞。
但聪明如韩非子,很快就找出了作证的高地——“扶苏公子,还真是伶牙俐齿阿。”
“老臣就问你一句话,难道您找到了更好的学说么?”
作为舞文弄墨之人,韩非子学智超人,比任何人都明白——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旦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势必每天鼓吹某学说。
时间长了,大秦百姓只会唯它独尊。
韩非子即便不用亲身经历那个时代,也能提前遇见未来。
“当然!“
众目睽睽之下,扶苏顺势当堂举证,拿出二十四字真言。
他拍了拍手,命人送上横幅。
巨大的横幅,大约一个成年男子的高度,上面似乎用巨大的毛笔,书写着什么。
韩非子打量一眼,心中顿了顿。
虽说他誓死捍卫自己的学说,但是并不是那种老顽童。
如果真有好的东西,他不是不愿意尝试,只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前,法家学派的尊严,必须有他来维护。
可是转念一想,韩非子问自己:这世界上,还有比法家更完美的学说么?
大约是没有了。
见公子送上东西,韩非子脸色平静,置若罔闻。
也是,他连皇帝都未必能放在眼里,都愿意为维护而身死,更何况是还没登上帝位的扶苏?
嬴政有十八个儿子,扶苏也只是近一年以内,最受宠的罢了。
但风水轮流转,宠爱这事,谁也说不准。
“看清楚了。“
“展开!“
扶苏 刚刚说完,宫人们按照命令,展开了书卷横幅。
那熟悉的二十四字真言,再度呈现在扶苏面前。
“诸位请看。“
他说服韩非子,但显然功效并不高。
韩非子只是看了一眼,看到富强两字,还算认同。
可看到后面两个字,就不大明白了。
“让民众做主?那这天下还是皇帝的?“
“扶苏阿扶苏,到底是年轻,愣头青一个,就应该在边疆多历练几年,不至于弄出这么简短的真言。“
韩非子摇头,目中满是关爱,那是思维强者的绝对自信,根本没被劝动。
就在这时候。
嬴政冷着脸,让扶苏介绍:“别光杵着不懂,述说着是什么意思。“
父子两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
扶苏点点头,立刻说道:“其实这个二十四个字,都有背后的含义。“
“作为官员,要怎么理解呢,主要是从三个方向入手,“
“宏观层面,中文层面,微观层面。“
三个观点,属于是人们从没有接触过的方向。
其实扶苏也是第一次公开演讲。
他几乎是按照秦凡的教导,一字一句地模仿。
但没想到,那些官员还没听进去,韩非子最先变色。
宏观,中观,微观,那不就是,从大到小,从大秦,到个人?
富有哲理的人,总是能够一点就通。
等到扶苏说完,还没等说道韩非子,突然就定睛看过去。
“扶苏,阿不,公子,这些都是您亲自撰写的么?“
韩非子声音哽咽,一时之间没能反应过来。
他认真地盯着扶苏,想从对方表情之众,找到一丝端倪。
但事实就是,并没有。
扶苏不会透露秦凡的存在,多年的边疆捶打,早就让他练就一副铁面孔。
“是!又不是。“
他斗胆将所有功劳揽在自己身上。
是想等到秦凡能够公开露面的那一天,再说公开背后 的绝世高人。
在这之前。
扶苏都不能说出师傅的存在。
“……“
“这怎么可能!”
韩非子脸色大变,不是妒忌扶苏,而是在扶苏身上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冉冉升起的政、坛新星。
过去,他只是看到法家的好。
可不知不觉中,扶苏竟然自己挣扎出一条治国正道!
“臣,韩非子甘拜下风:如果要建设文明大秦……”
“的确可以考虑。”
“但是……”
他犹豫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