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潜力
闻听雨下淞2025-11-09 11:374,036

吃完火锅后,王海洋便立马去前台结了账。

相比于普通的饭店,这里的价格确实贵一点。

可是在他看来,贵一点是完全可以接受。

就冲着小龙虾和这里的服务,多花一点钱相信没有任何人会有意见。

出了饭店后,他觉得刚才的那顿饭,就好像在做梦一样。

他决定以后,要经常来这家火锅店吃上一顿。

跟他有相同感受的顾客,还有非常多。

每一个从店里出来的顾客,都抱着再来一次的想法。

他们一下就成为了好烫火锅店忠实的粉丝,自发地为这个店做宣传。

接下来的几天,好烫火锅店的顾客是越来越多。

每天十点不到,门外面就排起了长龙。

店里面更是爆满,从来就没有空着的桌子。

在众多顾客的宣传下,好烫火锅店在鹏城都快成了一个传说。

传说的内容很简单,那就是好烫火锅店把服务做到了极致。

请歌手唱歌,为客人打发无聊的等待时间……

顾客要是过生日,店里还会送蛋糕……

客人要是一个人来吃火锅,店里还会请服务员陪着吃……

总之,种种传说让好烫火锅店迅速在鹏城走红。

对方的服务,更是成为了一段佳话。

不少人为了验证传说的真伪,特地从附近的城市跑过来。

等他们在店里体验一番后,全部竖起了大拇指。

一顿饭,就能够让他们成为火锅店的忠实粉丝。

柏嘉平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每天的营业额,嘴都笑不拢了。

之前他还有些担心,这个火锅店到底能不能够做起来。

只能说老板的决策非常正确,现在好烫火锅店都已经成为了鹏城的最出名的饭店。

附近几个城市的人,周末都会特地跑一趟过来吃一顿。

这么一种待遇,是其他饭店绝对没有的。

好烫火锅店在鹏城,一时之间成为了高端的代名词。

要是连好烫火锅店都没有去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去过好饭店。

现在的好烫火锅店,每天都有人打电话过来。

目的很简单,就是想提前定位。

可惜的是,店里根本就不接受提前定位。

大家为了吃这顿火锅,每天都在店门口排那么长的时间。

采取电话预约,是对这些客人的不公平。

再说电话预约存在很多意外,时间上不好把握。

整理了一下资料后,柏嘉平赶紧打电话给李轩汇报最近的成绩。

李轩听完后微微点点头,发展的速度还是不错的。

“现在对饭店有信心了吧?觉得我之前做的决定靠谱了吗?”李轩笑呵呵地问道。

柏嘉平赶紧点了点头,“老板靠谱!绝对靠谱!”

好烫火锅店的服务水准,完全碾压了其他竞争者。

这种情况下,生意肯定是非常火爆的。

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老板年纪轻轻能够想出这么多的细节。

全靠这些服务细节,才会让客人在店里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在这件事情上面,他却是有自己的想法。

“李总,火锅店的营业额确实不错,不过我认为它的潜力基本上到此为止。”

他想要做的,是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在李轩的帮助下,这个事业现在已经起步了。

不过想要继续发展下去,光靠一个火锅店是不现实的。

火锅店的局限性摆在这里,营业额到达顶峰后,肯定会开始下降。

最后维持在一个程度,这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火锅店能赚钱,却不能赚大钱。

想要继续发展,除非能够开分店。

开一家分店,是需要很多准备的。

甚至前期的投入,都是非常夸张的。

其中最为重要的,那就是管理层。

没有足够的能力,是不可能把火锅店发展起来的。

火锅店相比于隆顺,最大的局限性就在于。

柏嘉平所说的意思,李轩自然是清楚的。

一个饭店的营业额,到顶后就不可能再增加了。

店里这么多的位置,时间也摆在这里,每天最大的接客地是固定的。

只要店里坐满了,不管外面还有多少的顾客,这些钱都跟店里没有任何的关系。

对任何一个饭店来说,这就是最大的限制。

“你觉得火锅店要怎么做,才能摆脱这种局面?”

听到老板这样问,柏嘉平立马就认真了起来。

关于这件事情,他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

今天主动提出来,就是想跟老板一起讨论一下。

“老板,我认为饭店想要继续发展,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分店。”

李轩听到这个回答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柏嘉平在他看来,不仅仅是一个管理型的人才。

在企业开拓进取方面,对方同样能够做出成绩。

现在火锅店才刚刚开业,算得上是刚步入正轨。

对方就能够想到以后的事情,还是让他很满意的。

要是换成一般人,现在恐怕早就沉浸在眼下耀眼的成绩当中。

以后会如何发展,又有多少人会去关心呢?

柏嘉平能够做到居安思危,已经相当厉害了。

隆顺现在需要的,就是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人。

他只要指明了一个方向,剩下的对方就能全部做好。

“看来你早有准备,不如把你的想法说出来给我听一听。”李轩直接道。

见老板这样说,柏嘉平一点都不敢耽误。

在这件事情上面,他只有一个大概的想法。

具体怎么做,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方向。

现在老板愿意指点,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关于分店,他觉得最好的办法,那就是采取加盟制。

采用这个办法最大的好处,那就是能够让好烫的规模,一下子就扩大起来。

光靠一个人,分店的开设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他之所以会这样想,倒不是空穴来风。

接近半年的时间,钱红兵只开了一个分店。

隆顺作为一个技术行业,分店的速度快慢自然不用担心。

只要技术掌握在了手上,就不怕同行竞争。

好烫火锅店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非常容易模仿的行业。

川省的火锅只要有人愿意花钱,肯定能够把配方拿到手。

再说小龙虾的配方,那就更加的简单了。

只要尝过几次的人,基本上就能把味道复制个七七八八。

好烫火锅店唯一剩下的核心竞争力,就只有服务了。

这个服务,同样是能够被人家学过去的。

在这个时候,好烫火锅店就要跟时间开始赛跑了。

只有尽快地把规模扩大,才能保证自身的竞争力。

采取加盟制,就成了他们唯一的办法。

光靠自己扩大规模,这个速度肯定是不行。

市场要是被别人占据了,那他们的处境就非常危险了。

“李总,你觉得我的想法怎么样?”柏嘉平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轩没有急着评价,而是先提了一个问题。

“你觉得火锅店能有这么好的生意,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柏嘉平直接脱口而出。

“当然是小龙虾以及极致的服务!”

“错了,极致的服务才是火锅店火爆的最大原因。”李轩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对于这么一个想法,柏嘉平很快就接受了。

说到底,还是小龙虾的配方太过于简单。

有心人要是想偷学,一点难度都没有。

老板说火锅店最大的保证就是服务,这完全没有问题。

抛开这么一个优势,火锅店的其他竞争力确实非常一般。

老板这么说,就是要让他重视这一点。

“老板,我知道你是担心采取加盟制会导致服务水平的下降,这一点我可以保证。”

李轩听到这个回答,笑着摇了摇头。

只能说柏嘉平在这件事情上,太过于异想天开了。

加盟最大的好处,能够快速地扩大规模。

有好处的同时,自然是存在问题的。

那就是品牌的塑造方面,会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采取了加盟制,意味着总部对于分店的掌控力非常的薄弱。

到那个时候,服务水平就不是柏嘉平和他说了就能够算的。

店是人家开的,人也是人家招的,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保证店铺的服务水平,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加盟的人选择火锅店,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快速捞一笔。

火锅店名气这么大,只要开了分店,生意肯定不会差。

开店的人最大的目的是赚钱,而不是经营好这个品牌。

怎么才能更快的捞钱呢?自然是让成本降下去。

店里的食材以及服务水平方面,就是最好降低成本的地方。

不排除有一些人,会想着好好经营火锅店。

可是大部分的人,绝对是冲着暴利来的。

让他们用高成本去维持店铺的经营,是不太现实的。

在没有足够约束力的情况下,李轩他们最终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自己吞。

这么一种情况,李轩自然是不会让它发生的。

这个品牌只有握在自己手上,才能爆发出非凡的潜力。

为了赚钱,开启加盟是最好的模式。

对于李轩来说,现在赚钱并不是最重要的。

算是要赚钱,隆顺已经能够做到这一点了。

他现在要做的是品牌,一个响彻全国的品牌。

只要品牌立起来了,以后赚钱的机会多的是。

做任何生意讲究的都不是眼前利益,而是长远的利益。

做到了这一点,企业才能更快更稳地发展。

不然的话,肯定会为企业的发展埋下隐患。

“我相信你会这样做,那些加盟的人会听你的吗?阳奉阴违这种事情你要怎么解决?”

两个问题,直接就让柏嘉平沉默了。

不得不承认,老板的这些担心都是非常对的。

想要掌控一个企业,在关键位置必须得是自己。

加盟模式,是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的。

上面的政策执行不下去,这个品牌迟早要出问题。

只有直营,才能解决这种隐患。

“这件事情是我想当然了。”柏嘉平直接认错。

他现在想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让好烫火锅店快速地发展。

怎么更好地发展,这是他完全没有考虑到的。

现在经过老板的一番提醒,他自然就知道错在了哪里。

见对方已经回过神来,李轩也就不想过多讨论这件事情。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要把好烫火锅店的名声打出来。

做到了这一点,后续的扩张就不成什么问题了。”

柏嘉平有些着急,“老板,那你觉得什么时候开分店比较合适?”

“等火锅店彻底站稳了脚跟,就是开启分店的时候了。”

李轩所说的彻底站稳脚跟,自然是要在当地餐饮行业做到第一。

做到了这一点,分店就理所当然了。

经过将近半年的时间,好烫火锅店已经彻底做到了这一点。

现在周边几个城市,一提到火锅店第一时间想的就是好烫。

李轩所说的行业第一,大抵就是如此了。

在有这样的成绩后,柏嘉平第一时间给李轩打了电话。

此时李轩,正在医院陪着赵娜做产检。

汇报完这个成绩后,柏嘉平表现得非常激动。

原本他以为好烫的服务,做到如此极致的地步,达成行业第一的目标并不是什么难事。

一路走下来,他才知道这里面到底有多困难。

不是说有了服务和味道,饭店就能够快速地成长起来。

如何让名气向外面扩散,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开分店最大的一个前提,那就是店铺的名声称霸当地市场。

在名声的加持下,分店一旦开业,就能够有不错的生意。

想要做到这一步,一般的饭店可能要用好几年的时间。

好烫火锅店只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已经算是非常快的了。

柏嘉平此时才知道,经营一个企业到底有多困难。

好烫火锅店的开局,已经算是非常好的了。

后面的法杖上,还是遇到了不少的问题。

幸好火锅店有着足够充实的基础,才没有出现太大的危机。

通过经营火锅店,他对于老板更加的佩服了。

一个小小的火锅店,就已经让他有段时间焦头烂额了。

没有之前的那些成绩,说不定店铺半路就会出问题。

隆顺这么大一个企业,李轩一个人就把它玩转。

这一对比,就能够看出彼此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继续阅读:第二百三十八章 暴涨的收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90,从卖掉铁饭碗开始崛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