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舅奶奶进屋笑骂道。
“臭小子,胡说啥呢!还鬼来了,我看你像个鬼!”
小嘎抚着胸口道。
“吓死我了!”
老舅爷拍了他一下。
“你都多大了还怕这个!快回去吧!”
小嘎却不敢。
“我在这住了。”
“那你也会去说一声啊。”
大斤笑起来。
“他要是敢回去就不会在这住了。”
小二子在那道。
“爸妈,真的有鬼的!小草说的!”
张小草连忙撇清。
“我就是讲了个鬼故事,没说有鬼的。”
“你说了!”小二子道,“你说有的。”
老舅爷道。
“小二子别瞎说啦,哪有啥鬼!小嘎你回去吧,省的你妈和你爸惦记着你。”
小嘎看着外面晃晃脑袋。
“我不回去。”
“你一个小子孩,胆咋这么小!”
胆小就胆小吧,反正他是不会回自己回去,小嘎心说。
没多久,小祥二叔来找了。
“这都啥时候了咋还不回家睡觉呢!”
“他怕鬼啊!”小二子道。
小祥骂道。
“胡说八道,哪有什么鬼!走,回去睡觉!”带着小嘎走了。
张小草在那乐不可支。
大斤过来看看她道。
“你骗人的是吧?”
张小草。
“给我讲的那个人说是真的。”
大斤斜着眼看她道。
“跟你说的那个人是骗人的,对吧?”
“那我就不知道了!”
“哼,你就是骗人的!”大斤一副真相地道。
张小草晃晃脑袋。
“骗不骗人又不是我说的。借你看的数学题,看完给我啊,不能损坏。”
张小草从书包取出一本小学生数学题库。
这是李宣给她带来的,她做了一遍,这次过来就带上了。
大斤喜欢数学,看了忙拿起来翻看起来,还一副津津有味的样子。
张小草有点冒酸气,有那么好看吗,她怎么没看出来。
老舅爷看了道。
“行了,明天看吧,赶紧上炕睡觉!”
乡下父母就这样,没觉得学习大于天,而是认为到点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大斤也就放下了书本道。
“明天不是去看戏吗?”
“明天上午一场,下午一场,晚上还一场。”
小二子道。
“我都要看!”
老舅奶奶铺着褥子道。
“你还都看,你会看个啥!”
“我啥都会看!”
“小草,来睡觉。”老舅奶奶把她的褥子铺上了,放了条薄被。
真的挺薄的,被子的里面颜色旧的不行,再看看其他的被子褥子也是如此。
枕头就是普通的枕头了,荞麦皮倒是塞得很满,枕着有点不舒服。
张小草按了个坑,躺下。
老舅奶奶挨着她躺下,大斤和小二子在炕梢,不时跟张小草喊着话,直到老舅爷道。
“别说了,赶紧睡觉!”
两个孩子才消停。
第二天早上,老舅爷和老舅奶起的很早,张小草前一天坐车累了,睡的不是很舒服,没起来,被叫起来的。
起来刷牙漱口,老舅奶奶瞧着稀罕。
“小草早上还刷牙啊?”
乡下人一般不刷牙,有的一辈子都没刷过牙,牙刷都没见过。
张小草前世也是上了初中才开始刷牙的。
“嗯,我爷爷说,不刷牙会牙疼。”
张小草能说不刷牙不干净吗?
“你爷爷就好牙疼。”老舅奶奶道。
“是,我爷爷牙疼起来满院子走。”
“我就不牙疼!”小二子道。
“哪都显得你!”老舅爷道。
早上吃的简单,小米粥,蘸酱菜。菜都是院子里种的。
吃完饭,老舅爷和老舅奶带着他们三个孩子来二舅爷家汇合。
“要不套车去吧,也挺远的呢。”老舅奶道,“反正也没啥事。”
“不套车!套啥车啊,走着就行!”奶奶道,“溜达着,一会就到,你们忙就忙去,不忙咱们一起去看戏。”
老舅奶道。
“我下午再去,上午我去把棒子挎挎(锄草)。”
“那让二嫂子陪你们去吧。”老舅爷道。
“不用陪,我也知道地方!”奶奶道。
二舅奶奶道。
“没事,我也不忙,我陪着你们去看一天。”
没多久大舅奶奶和三舅奶奶过来了,三舅奶奶抱着小七女,表示套车去看戏,这下好了,可以坐车去了。
最后大舅奶奶三舅奶奶二舅奶奶,一起去,三舅爷赶车。
剩下的舅爷们没去,要上山干活。
叔叔们就二舅爷家的小风、小嘎和大斤小二子表示去,其他叔叔对看戏没兴趣。
三舅爷家的四个姑姑去了三个,剩下一个要在家做饭。
这么多人小车根本坐不下,小风和小嘎就一人骑着自行车,后面带着大斤和小二子。
三个姑姑骑了两辆自行车,一个带一个,剩下的带张小草。
自行车比小毛驴车快,特别是小风和小嘎,蹬自行车像是蹬风火轮,转眼就没了影。
“小嘎,你慢点!”小三姑喊道。
小五姑道。
“没事,摔着就不美了!”
两个姑姑骑自行车很稳当,悠然地穿梭着田地、树林,下坡、上梁、河水、山沟,一路上问着张小草,上几年级了,学习好不好,学校都有什么事,啥的。
三舅爷家的四个姑姑都不念了,她们都是初中的年纪。
也说不上来是自己不愿意上学了,还是家里不让念了。
其实电视里那种乡下孩子渴望上学,渴望学知识,为了上学豁出一切什么的镜头,在现实里很少发生。
事实是孩子并不渴望上学,也不渴望学习知识,上学不过是因为有好多同龄人,可以玩,并不是为了读书。
孩子还不懂读书的重要性,也不懂学习意味着什么,更不要说什么前程人生理想这些抽象的东西。
甚至对大多数的孩子来说,学习是很枯燥无趣的事。
大都是大人说别念了也就回来了,或者是看到别的孩子、家里的哥哥姐姐不念了,也就懒得念了,回来了。
基本这样的家庭,父母们也都是那种识几个字就行了的思想,至于以后怎样生活,种地呗。
他们能种,孩子也能种,咋也能吃上一口饭。
至于饭好饭赖,凭个人造化吧!
这种“认命、宿命”的观念,和后来举家拼搏,全社会倾力的高考氛围,简直不能比。
所以几个姑姑们并没有对不念书了,流露出难过伤心惶恐茫然来,她们一样快快活活的过着每一天。
即便是将来吃苦受罪醒悟到读书的好处来,也不会痛不欲生悔不当初,还是该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日子。
对他们的孩子要求要好好读书,也只是要求,也不会说你必须读出去,不然就如何如何。
这就是现实,而现实永远都是从下往上的,而不是从上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