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专属司机
心水淼2025-06-10 08:493,338

  “宝日苏格”烤好了,足有两个巴掌厚,沉甸甸、硬邦邦的,散发着质朴而温暖的面香,在寒冷的清晨格外诱人。

  天刚蒙蒙亮,庄冬雪就和家人一起去了仓库,将还带着炉火余温的饼送了过去。

  这也是李卫东的要求——按首长的指示,这次返程,他必须把庄冬雪也带回兵团。

  生产队的羊羔疫情蔓延,急需她这位有经验的兽医。

  若是在现代,让她跟几个陌生男人去陌生的地方,庄冬雪是断然不会同意的。

  可此刻,在这些风尘仆仆的兵团战士中间,她心里没有一丝恐惧,反而涌起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奇异的荣誉感。

  也许是被这片土地浸染久了,那种时不我待、奋发图强的时代气息悄然渗入了她的骨髓。

  物质生活固然极度贫瘠,精神世界却前所未有地充实起来。

  “这饼可是青稞面掺了小麦面做的,平时牧民祭祀才舍得用这么好的料,你们太客气了!”李卫东一边说着,一边攥紧车头的摇把,身体后倾,用力摇动起来,引擎发出吃力的轰鸣,终于打着火了。

  几个年轻战士每人郑重地接过一个沉甸甸的饼,小心翼翼地塞进棉袄里,紧贴着心口最暖的位置,冻得通红的脸上绽开淳朴的笑容,嘴角几乎要咧到耳根去。

  在现代,这样的厚饼,庄冬雪看都不会多看一眼,但昨晚她趁热掰下一小块尝过,那朴素的麦香混合着青稞独特的醇厚,加上奶酥甜美的味道,让她吃得满心感动,再喝上一碗滚烫的羊奶,那种由胃及心的满足感,让她想哭。

  事实证明,由奢入俭也不算那么难,关键就看人有没有被逼到那个份儿上。

  诺日勒家已经没什么正经吃食了,发芽的土豆,晾干的野菜,还有糙得割嗓子的黍米都能下锅,吃得她快上不出厕所了。

  仅存的肉干、奶疙瘩和做完饼剩下的那点青稞面,成了需要精打细算的奢侈品,供着她们这么多人,再怎么省,也撑不过半个月。

  所以,她此行去兵团,还背负着一个“隐藏任务”——看能否预支两个月的粮食,救燃眉之急。

  如今边境不太平,“深挖洞,广积粮”是最高指示,即便全国粮食产量有限,大部分仍需上缴作为战备储粮。

  庄冬雪第一次如此切肤地体会到食物的珍贵,一把苏和给的炒黄豆,给每个小战士分上十颗,都能让他们高兴得像过年。

  “庄同志,咱们动身吧,这样能赶上午饭。”李卫东拉开车门,脸上带着爽朗的笑意招呼她。

  解放牌卡车实在太高了,庄冬雪手脚并用地才爬进驾驶室。习惯了现代汽车的舒适,这车里的柴油味浓烈刺鼻,四处漏风,冷飕飕的。

  “李队长,麻烦你路上多照顾小雪,她身子骨弱……”谢小兰声音带着哽咽,眼圈泛红,女儿从未离开过她身边,这份担忧几乎要溢出来。

  “大姨您就放一百个心!”李卫东拍着胸脯,眼神坚定得像要入党宣誓,“庄同志是去救命的!我们豁出命去也得保护好她!”

  本来没什么危险,被李卫东这么一描述,谢小兰反而更担心了。

  车子离开前,李卫东又探出头,冲着车边的庄春柏憨厚地笑了笑:“摔跤大会没几天了,你放心!过两天我还回来,把马和你们一起接过去!”

  庄春柏干硬地咧嘴笑了一下,把她和马归成一类么?

  车门猛地被拉开,一个人影敏捷地窜了上来,吓了李卫东和庄冬雪一跳。

  “苏和同志?你怎么来了?”李卫东问。

  苏和气息还有些急促, 额角带着细密的汗珠,显然是骑马疾驰赶来的。

  他目光扫过庄冬雪,简短地说:“雪没化透,路难走,我和你轮换着开,安全。”

  “那正好!你先开!”李卫东二话不说,立刻开门让出驾驶位,自己挪到另一边,顺便把原本坐在庄冬雪右边的小战士支去了后斗。

  苏和开车确实稳当,但浓烈的柴油味还是熏得庄冬雪脑袋发沉,像灌了铅。

  没多久,颠簸中她就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失去意识的身体不由自主地歪向一边,靠在了苏和的肩膀上。

  李卫东怕影响苏和驾驶,连忙伸手把庄冬雪拽过来,让她靠在自己肩上。

  苏和眼角余光瞥见,心里顿时像被什么堵住了,闷闷的不爽,但他又不能明说“让她靠回来”,只能迂回出击。

  “李队长,”苏和目视前方,状似随意地开口,“你是不是喜欢庄小姐的大姐?”

  李卫东脸“腾”地一下红透了,连耳根都烧了起来,这个一米八几的壮汉,此刻竟显出几分扭捏:“你……你咋胡说!这话可不敢乱讲,让人家姑娘听见了多不好……”

  “我们草原汉子,喜欢就是喜欢,坦坦荡荡,你在草原待这么久了,也该学学。”苏和嘴角勾起一抹笑。

  他早就察觉到李卫东对庄春柏的不同,虽然他对那位庄家大姐没什么好感,但总好过李卫东把心思放在庄冬雪身上。

  “所以啊,”苏和继续“循循善诱”,“你真要追求人家,就得跟别的姑娘保持点距离,得注意影响!”

  他觉得自己的暗示已经够明显了。

  “所以呢?”李卫东一脸茫然地追问。

  苏和简直要被他这钝感气笑了,几乎是咬着牙的干脆挑明:“所以!就别让这位庄小姐靠着你了!”

  李卫东偏头看了看靠在自己肩上睡得正香的庄冬雪,一脸理所当然地辩解:“苏和同志,你这话就不对了!要是我真能……能追到庄同志,那这位庄同志就是我小姨子了!姐夫照顾小姨子,天经地义嘛!”

  苏和一口老血差点喷在挡风玻璃上。

  “开不动了,换你!”苏和没好气地开口,直接减速停车。

  “啥?这才开了不到五公里!”李卫东一脸震惊,还没反应过来,苏和已经推门下车了。

  换好位置后,苏和不动声色地让庄冬雪重新靠回自己肩上,再也没提轮换的事。

  直到庄冬雪睡醒第一觉,表示不再睡了,他才跟已经开得手脚僵硬的李卫东换了回来。

  积雪未消,有些路段打滑难行,甚至需要下车铲雪开路,抵达兵团驻地时,已是四个多小时后。

  好在阳光正好,驱散了些许寒意。

  李卫东和战士们忙着卸车,苏和则陪着庄冬雪去了知青安置办公室。

  庄冬雪对六十年代的艰苦有心理准备,但眼前的景象还是让她心里咯噔一下,兵团的条件比她想象的还要简陋。

  所谓的“办公室”,不过是和之前仓库差不多的平房,两排十来间,甚至都不是红砖砌的,只是用夯土块垒起来,外面糊着厚厚泥草的土屋。

  屋里更是惨不忍睹,坑洼不平的泥土地面,到处都蒙着一层灰扑扑的尘土。

  负责安置的领导姓黄,是个五六十岁,面容和善的小老头,此时他正坐在屋里唯一一张饱经风霜的老旧桌子旁,捏着只有一个腿的眼镜,看报纸。

  “苏和来了?正好,许团长在隔壁呢,刚还念叨你,过去打个招呼吧。”黄主任招呼道。

  苏和点点头,看了庄冬雪一眼,先行离开。

  庄冬雪赶紧把准备好的申请书递了上去。

  黄主任仔细看着庄冬雪的身份证明和申请,眉头渐渐拧成了一个“川”字。

  “庄同志,不瞒你说,”他放下材料,语气带着歉意,“呼兰盟这边确实没法接收新知青了,安置费实在拿不出来,现在还有不少知青同志没地方住呢。”

  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希冀:“但是,李卫东打电报把你的情况详细汇报了,我们太缺懂医术的人了!所以可能要委屈你一下,没有安置费,先工作,你看行不行?要是愿意,我现在就给你批申请。”

  “我愿意!领导,怎么安排都行!”庄冬雪立刻应道,随即提出关键要求,“就是……我有个小请求。”

  “你说。”

  “我想预支三个月的粮食。”

  “三个月?行啊……”黄主任刚想松口气。

  “八个人的,一个成年男性,一个小孩,六个成年女性。”庄冬雪清晰地补充。

  黄主任惊得瞪大了眼睛:“八口?!你们来了这么多人?”

  他还是想得太简单了。

  庄冬雪连忙摇头解释:“不是的,领导,我们借住在牧民家里,他们家的情况实在困难,总得先让大家吃饱肚子,才有劲干活啊。”

  “是苏和家吧?”黄主任了然,眉头又皱了起来,“你知道他们家那个成分的情况吧?要不这样,我给你们重新安排一户牧民……”

  他是真心为她们考虑,住在成分不好的牧主家,挨饿几乎是必然的,别的牧民起码还有些存粮和基本配额。

  “不,黄主任。”庄冬雪语气坚定,“既然他们已经认识到错误,正在积极接受改造,我们就该接纳他们,他们也是人民群众的一份子。”

  黄主任眼睛一亮,有些意外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姑娘:“我还担心你们会嫌弃……既然你们自己都不介意,那没问题!”

  他爽快地应承下来:“粮食的事我这就安排人去办!你交了三份申请,按人数是有资格建蒙古包的,不过现在没材料,得排队等,只能先委屈你们继续住在苏和家了。”

  “不委屈!”庄冬雪挺直腰板,声音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热情,“知识青年到广阔天地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为祖国守卫边疆,为集体贡献力量,是我们的光荣!”

  “嗯,思想觉悟不错!”黄主任赞许地点点头,又笑着指正道,“就是这口号背得还有点生,还得认真学习领会主席思想精髓啊!”

  “请领导放心!我一定加强学习!”庄冬雪立刻保证。

  “哈哈,别领导领导的,”黄主任摆摆手,笑容更和蔼了,“咱们不兴那一套,叫我老黄,或者黄叔就行!”

  

继续阅读:第22章 最可爱的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牧医物语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