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都不敢相信,有些人能连续好几年都不知道吃饱是什么滋味,甚至有些从出生开始就没吃饱过,更有人被生生饿死。”
杨松道:
“白水城内也有饿死的人,不多,你在酒楼里看不到。但是在白水城外,饿死的人太多了,那些村民,我为什么要防着他们吃太多?就是担心他们一不留神把自己撑死了。
这不是夸张,他们当中有一半人,一年到头都没吃过白面,更别说肉了,鸡蛋就是他们梦里的美食。
能吃上一根鸡腿,够他们用下半辈子回味。”
而官差们,他们的日子是比城外的人要好。
“也不是谁都有钱买得起鸡。”杨松道:“肉铺的鸡腿价格何其贵,他们馋了,大多都是买鱼吃,鱼肉更便宜。”
杨松做的鸡腿,对太多人都是天价。
“我其实懂,有一年我跟我师父在城外遇见难民,他们真的在吃草,抓住一只兔子,皮都没扒,就煮着吃了。”石磊回去吐了三天。
江涛没见过,所以他不懂。
“希望以后每个人都不懂。”杨松道:“希望以后每个人都不要饿肚子!”
“这不可能吧?”江涛怀疑。
“没什么不可能,你要相信杨大厨,没有他做不到的事。”石磊对杨松已经是无脑信任。
“人活着,就是要勇敢尝试那些不可能的事,不然多没意思?”杨松道:“一起试试吧。”
土豆和红薯只要种成了,能救多少人?
杨松并不十分清楚,他没干过这事儿,不过他在现代看过很多小说。
那些搞穿越的大佬们,都在古代搞起了红薯和土豆,提高产量,多少人因为这两种东西填饱了肚子。
别的小说男主能做到,杨松觉得自己也能做到。
更何况,他还是个厨师,一个懂种植的农民的儿子。
土豆和红薯被种了下去。
杨松几乎每天都要出城看看情况,就差睡在田边。
“种的不错,不能种的太密集,不然长不开。”
“红薯发芽了,一定要小心浇水,要用漏勺轻轻地交上去,尽可能不要浇在叶子上,浇在附近,最近天气有些潮湿,它们都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
“要注意施肥。”
“天气不错,一定不能松懈。”
杨松把每根幼苗都检查了一遍:“记得拔草,不能让草把土地的养分抢了。”
他太操心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天香楼的生意依旧火爆,一品楼更名为百凤阁,还有三天就要开始营业。
杨松到时候需要两家酒楼来回跑。
三天后,上午在百凤阁,中午在天香楼,晚上就需要去城外看着。
天香楼的厨师们厨艺进步飞速,他们每天都跟着杨松学习,私底下玩命苦练。
即使杨松不在,食客们也愿意到天香楼吃饭。
天香楼的厨师们修炼厨艺,和杨松学会了找食客要建议的好习惯。
食客们也乐于配合。
“郑厨今天这道辣椒炒肉比从前味道要好很多,肉更入味,辣椒吃起来也更脆口,尤其是这个酱色,红亮,看着好看极了,配着白米饭吃着舒坦!”
“哈密瓜虾仁,这可是杨大厨的菜,曹厨你学的有模有样,哈密瓜终于不腥了。”
“今天这炸酱面的面条谁做得?真劲道,还有这炸酱香啊!”
……
往往不用厨师们问,食客们自己就会主动把建议说出来。
他们大多都是老主顾,杨松不在,点了某位厨师的菜,隔断时间再点一次,惊喜的发现厨师手艺提升了。
食客们也很高兴。
“感觉厨师们菜做得越来越好,也有我们一份功劳。”
“连着吃了半个月的盘丝大虾,我是看着石厨越做越好,这种感觉真得劲儿!”
“来酒楼吃饭,除了做寿,我一般不吃面,到了天香楼不吃面不行啊。”
“谁都没有杨大厨会做面。”
“什么炸酱面、油泼面、刀削面、阳春面、饸烙面、烩面、龙须面……真是太多了!”
“难得的是都很好吃!”
“杨大厨真是擅长做面,就阳春面,分明一碗白面汤,加一碗面条,配菜只有小葱花,了不起了再加一个煎蛋,怎么就这么好吃?”
“我喜欢吃裤带面,滑溜溜的,蘸着杨大厨调好的酱汁儿,吃着那叫一个爽!”
“排骨面、酸菜肉丝面、红烧牛肉面,还有葱油拌面,我是每天吃,每天不重样,这都吃了大半年了,杨大厨跟我说随便吃,吃到明年也不重样。”
“太厉害了!”
“百凤阁那边,主要是卖早餐,我最开始想这早餐可不就得在家吃?没必要跑去酒楼,结果我吃了一会儿那个水煎包配胡辣汤,我就不在家吃早餐了。”
“我喜欢豆腐脑和大油条!”
“牛肉馅饼,还有那个千层糕!”
“鸡蛋灌饼,杨大厨往那个面饼饼里放了好多东西,再放上炸得酥脆的薄脆,一口咬上去,那个咯吱咯吱的脆口,真是让我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
“可吃不了第二个,杨大厨每个人只卖一个。”
“鸡蛋灌饼卖一个也就算了,为什么茶鸡蛋也只卖一个?”
“说起那个茶鸡蛋,杨大厨居然用今年的春茶来煮,真是太败家子了!不过我喜欢。”
“喝出来是哪个地方的茶叶没有?”
“不知道,杨大厨说那个叫大红袍,什么叫做大红袍?”
“就是很名贵很好喝的茶。”
“对,回家之后我让我们家厨子也拿茶叶煮茶叶蛋,完全没有杨大厨煮的好吃。”
“是茶叶不行,还是厨子不行?”
“都不行。”
“谁如果能把杨大厨变成私厨?”
“那就打断他的腿。”
本来做梦的人还在幻想杨松成为他的家厨,到时候想吃什么有什么。
转念又一想,还有人比他有钱,地位比他更高。
杨松很有可能做不了他的家厨。
大家头顶都有人。
既然杨大厨不可能是自己的,那也绝对不能是别人的。
“对,必须打断腿!”
杨松还是就在酒楼做菜最稳妥,只要排队,总能吃得上。
很快秋天到了,白水城再次进入到每年最热闹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