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三更。
函谷关。
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
“函”就是匣子,“谷”就是山谷,“函谷”的意思,就是以山谷为匣,遏其要冲。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但“函谷关”一词不始于西汉,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春秋时期秦孝公从晋国手中夺得崤函之地,据险设关,以抵御东方诸侯的进攻。那里由秦岭、黄河、衡山岭构成的天然屏障中,唯有函谷一道贯通东西。
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燕合纵攻秦,至此关而败还;公元前207年,刘邦西入咸阳,遣兵守此关以拒诸侯军。可见当时此关确实有不可低估的军事作用。
“轱辘辘,轱辘辘……”此时,但见一辆大马车不紧不慢地从关内来到了关口。
“停下,快停下,干什么的?”把守函谷关的军士,发现了这辆马车,守关的小头目名叫籍俊,是籍少公本家的侄子。
“各位辛苦,辛苦,在下要出关去送酒,请行个方便。”籍少公从马车上跳下来,笑着对大家说。
“原来是叔叔,你怎么要出关?”籍俊问。
“我在山东的岳父老泰山要过八十岁大寿,我无有好礼相送,于是就买了几瓮好酒送去,聊表心意。”籍少公说。
“原来是这样,但是此时正是非常时期,朝廷下令严查匪首郭解,以防他逃出关外,任何人不得私自出关入关,万一让郭解逃出了关外,那我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啊。”事关重大,籍俊不敢怠慢,一边说着,一边对马车内外进行检查,只见上面拉着四个大瓮,他把四个瓮盖全部揭开,一一查看,里面除了酒之外,确实没有发现别的什么东西。
郭解个小,就躲在其中的一个瓮中,当籍俊揭盖之时,他下沉到酒水的下面,又是晚上,看不清,因此,没有发现。
此时,籍少公把籍俊拉到一边,从怀里拿出十两黄金塞给了他,小声地说:“你们守关特别辛苦,拿去买包茶叶给兄弟们喝。”
“叔叔,这怎么好意思呢?平时也没少花您的钱。”
“拿着,咱们一家人还用得着这样客气吗?”籍少公说,“眼看岳父老泰山的寿诞将至,因此,我急着出关,请你行个方便。”
“好吧,按理说,此时正是非常时期,是绝对不能放你出关的,我就冒死把你放出去吧。”籍俊说。
“多谢侄儿,等我回来,还要请你喝酒。”籍少公说。
“放行!”籍俊大声说道。
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在这一亩三分地上,他说了算。
于是,籍少公赶着马车出了函谷关。
就在此时把守函谷关的将领义纵赶到了。
义纵现为长安令,此次捉拿郭解,被派往函谷关守把要隘。
只听“啪!”地一声响,义纵一鞭子抽在了籍俊的脸上,很深的一道血痕立马显现!
“是你把那辆马车放出去的吗?”义纵问。
“是……是的,大人!”籍俊用手捂着脸说,那脸上火辣辣地疼。
“放肆!最近,朝廷正在捉拿巨匪郭解,你不知道朝廷有规定,任何人不得出入函谷关吗?”义纵厉声问道。
“大人,我知道。”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放那人出关?”
“那人车上拉了四瓮酒,我们再三检查,没有发现异常,于是就放他出去了。”籍俊说。
“还敢狡辩!”义纵大喝了一声,“来人!”
“大人,请吩咐!”这是走过来两名盔甲武士。
“将这个玩忽职守,无视朝廷法令的籍俊拉下去砍了!”义纵面沉似水。
“是!”两名盔甲武士答应道。
“大人,大人,饶命呐,卑职下次再也不敢了。”籍俊一听,这义纵翻脸无情,真要砍他的脑袋,吓得跪地求饶。
“拖下去,杀!”义纵丝毫不为所动。
片刻过后,只听“啊!”地一声惨叫,籍俊人头落地,把守函谷关的军士无不惊骇,脊梁沟都冒凉气。
“众人快快上马,给我追!”义纵命令道。
“是。”
“得,得,得。”籍少公听到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回头一看,一队人马追了过来。
“驾!驾!”他挥起马鞭抽打马的屁股,那马疼痛难忍,驮着马车向东飞奔而去。
“站住,再不站住,就要开弓放箭了。”义纵喊道。
籍少公从马车上跳了下来,转向南跑,那马车顺着大道继续往东奔驰下去。
“你们小队十人去追那辆马车,剩下的跟我去追那个人。”义纵将人马分成两队。
“是!”众人齐声答应道。
于是,义纵带着大队人马去追籍少公。
“站住!”义纵在后面喊道。
那籍少公哪里肯听?只是闷着头往前跑。
籍少公是步行,人家是骑兵,他自然是跑不过义纵他们,很快就被追上了。
“放箭!”义纵命令道。
手下人瞄准籍少公一起放箭。
籍少公拔出配剑拨打雕翎。
所谓大将军不怕千军,就怕寸铁。虽然籍少公的武艺不错,但是面对阵阵箭雨,他也是忙得手忙脚乱。
他一个没注意,左肩头上被射中了一箭,又一个不小心,右腿上也中了一箭。
“停止射箭!”义纵把手往空中一举,骑着高头大马,来到籍少公的面前,盯着他问,“你叫什么名字?为何要出关?”
“在下籍少公,只因我岳父老泰山要做八十岁的寿诞,因此,我要给他送几瓮酒过去祝寿。”
“送酒便送酒,又为何要逃跑?”义纵问。
“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要追我,故而惊慌逃跑。”籍少公说。
“一个百姓,竟然怀揣着宝剑,还会武艺,我看你不是等闲之辈,老实交待,是不是郭解的同伙?”义纵问。
“我从小就喜欢剑,因此,后来就买了一把,用于防身,我根本就不认识谁是郭解。”籍少公说。
“我看你是死到临头,还敢嘴硬!”义纵喝道,“绑!”
“你们凭什么绑我?”
“就凭你看上去像是郭解的同伙。”义纵说。
手下的军士如狼似虎一般,哪管这些,不容分说就把籍少公给捆了个结结实实。
“你们才是强盗!”籍少公骂道。
“快把他的嘴巴堵上,带回去,严加审讯。”义纵说。
这时有手下的军士拿了一块破布,塞进了籍少公的嘴里,他无法再说话。
“把他掀到马背上,随我一起去追那辆马车。”义纵说。
“是,大人!”众军士齐声答应道。
那辆马车在宽阔的大道上飞驰着,郭解此时已从酒瓮中跳了出来,亲自驾车。
跑着,跑着,郭解回头一看,后面追来了一队骑兵,他数了一下,正好是十人。
“驾!”郭解举起鞭子,抽在马背上。
可是马车的速度依旧没有骑兵的速度快,隐隐约约已经能够看见后面那些骑兵的面部轮廓。
“站住,再不站住,我们就要开弓放箭了。”骑兵的小头目喊道。
情急之下,郭解站起身来,转而面对着身后追来的骑兵,随手抓起马车上的两个酒瓮扔向了他们。
“哗啦啦!”两个酒瓮在空中飞舞着,砸中四名骑兵,落在了地上,翻滚着,酒顺着瓮口流了下来,酒香飘出老远去。
那四名骑兵当场被砸死。
众人一看,无不惊骇。
“快散开!这家伙是神力!”骑兵小头目喊道。
这么大的酒瓮里面装满了酒,少说也有两三百斤。
“放箭,快放箭!”那名小头目喊道。
郭解抽刀拨打箭支。
等到了六名军士把身上的箭射完了之后,郭解翻身从马车上跳了下来,迎向了他们。
由于他个头矮小,比较灵活,在马肚子下面钻来钻去,刹那间,有三匹马的前蹄被砍断。
那马摔倒在地,马背上的军士也被掀翻在地上。
郭解向前一步,结果了那三人的性命。
最后,还剩下那名小头目和两名军士,他们吓得“妈呀!”一声,掉头就跑。
“兔崽子!”郭解哈哈大笑,也不追赶,跳上马车,消失在夜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