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几个人的声音很小,但屋子毕竟就是这么大。
而且林阳的耳力相当出色,听得是一清二楚。
两位老爷子呢,也是老当益壮,眼不花耳不聋,即便是听不出真切,也能听得几分。
“住口,不得无礼。”
齐老轻声呵斥了一声。
众人赶紧闭上了嘴巴。
毕竟,两位老爷子的地位在那里。
而且,细究起来,他们也算得上是两位老人家的门徒。
“小林,失礼了。”
于伯夷歉意一笑。
林阳虽然稍稍感觉到了不悦,但是毕竟老爷子一把年纪,亲自开口赔礼,他也不好再作计较。
“于老,没事儿的。既然各位都有点着急看东西,那咱们也不磨蹭,就抓紧时间干正事儿,早点干完,你们也早点回去休息。”
林阳起身,拿起一把钥匙,笑道:
“各位,这边请。”
听到终于可以见真章了,几人的脸上神色莫名。
林阳这房子在农村来说非常不错了,但对于这些京城而来的“贵人”们而言,确实不过尔尔。
甚至不少人都在心中揣测,林阳这个土包子,手里面能不能有一件真品。
转过屋头,来到那间仓库门前。
“林先生,你带我们来这地方干什么?难不成你说的文物就在这里面?”
还是那个姓吴的忍不住出声说道。
他们也都是见多识广之辈,见过不少的古物收藏家,哪一个不是精心打造藏宝室,哪一个不是对古物呵护有加?
“嘁,我倒要看看,这里面能有什么破烂!”
那个女人翻了个白眼,心中默默说道。
“没错,就在里面。”
林阳笑着应道。
说话间已经打开了仓库的门。
仓库虽然还算整洁,但毕竟是堆放杂物的地方,难免会有些灰尘。
林阳也没有闲心将之打扫到一尘不染的境地。
打开昏暗的白炽灯,几个破木桩子搭的大架子伫立在仓库里面,昏暗的灯光照耀下,显露出架子上面的事物。
“于老,齐老,这些就是我要捐献的东西了。你们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鉴定一下吧。”
林阳自顾自的退到了一边。
而众人此刻不论男女老少,全都一脸的呆滞。
就算是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都是目瞪口呆的。
就这么随意摆在库房里面,随意搭个架子放着,不做一点点保护?
怕是现代工艺品都不敢这么放置吧。
众人心头不觉升起了失望之意,估计自己是白跑了一趟。
“哎!”
于伯夷和齐老两个人对视一眼,微微叹息。
“馆长,齐老,咱们回去?”
一位年纪稍长的工作人员凑上近前,小声说道。
他的提议无疑是众人的心声,就连两个老人家都微微有些动摇。
但是他们终究是抱了一点希望,又或者是对古物一道的执著,还是摇头拒绝了这位工作人员的提议。
“来吧,看看吧。”
于伯夷挥手让几个年轻人去看一看。
接到老爷子的命令,几个年轻人有些不情愿的走上前去,准备看上一眼,敷衍了事。
但是当他们驻足停在架子前面的时候,脸色却有些变化。
他们虽然有些用鼻孔看人,但专业性确实是没得说的。
毕竟是华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又是于伯夷、齐老的门下,眼界非同寻常。
对于古物的甄别,放在地方的博物馆,都能当首席鉴定师。
“咦?”
那吴姓男子惊疑一声,小心捧起一枚钱币,借助着昏暗的灯光,仔细观察了起来。
“小吴,有什么问题吗?”
于伯夷看到吴姓男子的举动,有些诧异,遂询了一声。
“馆长,你看这枚开元通宝,不管从锈蚀程度看,还是形制看,好像都是真的。可是。。。。。。”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其他人也叽叽喳喳地说了起来。
经过他们的鉴定,这些东西都应该是真的,但是再配上这样的一个环境,是那么的违和,让他们根本无法下定判断。
这也让于伯夷和齐老两个人来了兴致,也钻到里面研究去了。
林阳斜倚在门口,也不去管。
“这是汝窑!”
“这是钧窑!”
“这是八大山人的画作!”
。。。。。。
专家们的惊呼声一声比一声高,到后面竟然是难掩激动。
只可惜,人手有限,五百件器物鉴定起来需要不短的时间。
而最珍贵的东西,还没有轮到。
饶是如此,已经让几个人险些把房盖掀起来了。
林阳百无聊赖地坐在门口,等待鉴定结果。
“老齐,你快过来,你看我是不是眼花了!”
忽然,仓库里面传来了于伯夷颤抖的声音。
“老于,你也太大惊小怪了,这辈子什么没有见过,在小辈面前丢脸。”
齐老笑话了一声。
前面他们见到的东西都不错,但也到不了让他们这个层次的人都无法控制情绪。
可是随着齐老的目光转过去,没有说出口的话也随之被卡在喉咙里,再也说不出半个字。
他看到,于伯夷手上小心翼翼的捧着一块黑乎乎的龟甲。
蹭蹭蹭!
齐老健步如飞,三两步冲到对方身边,用手电照着,又用放大镜仔细地一寸一寸地观察着。
“这。。。。。。这是。。。。。。”
齐老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老齐,你确定吗?”
“错不了,错不了!当年发掘殷墟的时候,我就参与了发掘的工作,这是商朝的龟甲!”
“当年我们找到了一块只有巴掌大小的龟甲残片,上面的符号和这上面一模一样!这块可是一块完整的龟甲啊!”
齐老的眼角闪烁着泪光,足可看出,此时他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
这些甲骨文对于研究商朝时期的历史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对于他们研究历史的人而言更是重要无比。
“国宝啊!这是国宝啊!”
此时此刻,两个老人家都已经是热泪盈眶。
其他人也是满脸惊骇地围了过来。
迄今为止,华国能够展示商朝历史的文物只有当年殷墟出土的那一批,这块龟甲的出现,无疑标志着对商朝历史的研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等等,那些是什么?”
一名研究员瞥到架子上面腐朽得有些严重的竹椟,出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