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袈裟伏魔功VS书生夺命剑
看着两名慧字辈弟子扶着玄难下去拔毒疗伤,玄慈此时的心情十分的失落,少林寺众多长老自养心堂首座玄渡重伤之后又有达摩堂首座玄寂身死,而后戒律院首座玄难又身中剧毒,如今四个有职位的玄字辈僧人就只剩下自己一个武功不高的少林方丈,这让他怎能不悲怎么能够不恼,是以当下不顾众多师弟的拦阻只身走了出去。
“少林玄慈前来领教。”
众所周知少林方丈玄慈是一位道高望重的高僧,数十年来一直兢兢业业*劳颌寺上下的一众大小事务,不但把少林寺治理得井井有条更是在武林中博得了极高的威望。其实许多人不知道的是玄慈方丈还曾经是三十年前带领北宋武林人士在雁门关外阻击辽族死士南下的带头大哥,不过当年之事在事后被证实是谎报军情,让以玄慈为首的一众武林人很是懊悔不已。
当年慕容世家的慕容博来到少林寺夜访当时的少林第一武僧玄慈,他为了光复大燕不惜挑动两国交战,是以才会在得知辽国皇室途经雁门关的事情谎报给他说是辽族死士要抢夺少林藏经阁内的武功秘籍用以治军。突闻此消息玄慈大骇,要知道少林藏经阁内的武功秘籍可以说是天下瑰宝,若是被辽人得到并且教导官兵军士那不啻于是要血洗北宋是以连忙召集一批爱国志士前往雁门关外予以阻击。
在雁门关外埋伏了三天的他们终于遇到了那伙儿所谓的辽族死士,可是只是一轮暗器就几乎消灭了对方大半的人手,这让玄慈等人不由得有些暗暗怀疑。可是等到对方出现一名武功高手的时候心中暗疑的玄慈等人才知道慕容博所言非虚,于是一场群殴就在雁门关外发生了,对方不愧是辽族死士武功之高世所罕见自己一方二三十名高手竟然都打不过他一个,看着一帮江湖中的朋友一个个死在对方的手上玄慈等人的心沉到了谷底。自己身死倒在其次关键是没有阻击成功让众人的死没有任何价值,就在众人打算以全局覆灭击杀此人的时候,那人却抱着一具女尸跳下了悬崖,这才让众人心中松了一口气。
事后众人将此人在悬崖上的辽文印拓了下来,找人问询这才知道自己等人杀错了人,可是到了现如今的时候也是悔之晚矣。无奈之下玄慈等仅剩的几人把那人的孩子抚养长大,可是心中的愧疚却是与日俱增以至于赵钱孙整日疯疯癫癫汪剑通也郁郁而死,而身为带头大哥的玄慈更是因此而荒废了修行以至于武功无有寸进。
听到对方出场的是少林寺的方丈玄慈和尚,东面北宋总明教中的仅剩的一名领队人员走了出来。“北宋总明教五散人之一黄玉书。”
黄玉书是一个身形消瘦的白发老者,身穿团花秀锦袍头戴嵌蓝玉的瓜皮帽,虽然站在一众武林人之中可是身上的那股书卷之气油然而生,若不是身上总是若有若无的散发出淡淡的杀气你一定会以为他是一名教书的老先生。事实上黄玉书确实是出身于书香门第,年轻时的他还曾经考取过举人不过后来在官商勾结的压迫下致使他家破人亡,是以才会加入到北宋总明教籍此报仇雪恨。虽然黄玉书加入了古代的黑社会性质的北宋总明教,可是心中仍然遵循孔孟之礼的他却不削于与那些仗势欺人持强凌弱的北宋总明教教众为伍,若不是当年光明右尊帮助他报仇雪恨自认欠下了一份恩情可能他早就浪迹天涯或者退隐山林了。
双方互通了名讳之后就拉开架势准备开打,一身佛门正宗武功的玄慈对上了儒家高手黄玉书,这两个人的对垒注定要成为日后武林中的一个脍炙人口的闲时谈资。
“哈!”玄慈并没有留手,是以一出手就是用了自己造诣颇深的大金刚掌。
大金刚掌,少林寺七十二绝技排名第十一的掌法,此掌法比之达摩掌只高不低是一门威力巨大的武功。只见玄慈一经使出双手好似有一道金光闪烁不停吞吐不定,那是罡气凝聚的表现不但可以近身短打还可以发出道道掌罡远攻对方,可以说是一门远近皆宜的攻击手段。
与之相对的黄玉书武功也不弱他的分毫,只见他右手一甩在明教教众眼中最被人所忌讳的一条狭长细剑突然出现出手如风的刺向对方。
书生夺命剑是一门失传已久的儒家剑法,别看这名字中带有书卷之气可是那份凌厉的杀伐之气也不是好相与的。曾经不知道有多少武林高手成为了这把利剑的剑下亡魂,而黄玉书也正是籍着光明右尊教给他的这门凌厉剑法杀了当时号称一鞭镇三山颍州太守报了家仇。
大金刚掌霸道绝伦而书生夺命剑又凌厉非常,是以二人一出手就犹如针尖对麦芒一般打了个棋逢对手。玄慈双掌并立于胸前左手回防右手斜斜拍出一道金光四射的掌罡就向着对面的黄玉书飞射而去,面对着对方的威猛罡气黄玉书不慌不忙手中的利剑一个横扫就见一道银白色的剑气破剑而出,只听得“轰”的一声掌罡剑罡相互抵消消失于无形。
“哗,方丈师伯祖的大力金刚掌竟然到了可以发射掌罡的地步了!”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先前的玄寂师叔祖还可以使用去烦恼指呢!”
“去烦恼指固然威力巨大,可是那也是要以自废武功为代价的,那里比得上大力金刚掌可以无限制使用啊。我要是以后进入达摩堂就一定要选修大力金刚掌,你看这威力——啧啧,真是让人看着就心情澎湃!”小和尚白了一眼旁边的和尚,然后继续观看场中的比武。
北宋总明教五散人中就以索命罗汉和黄玉书最是武功高强,要知道能够使用罡气无不是一流高手可是并不是每一个一流高手都可以使用罡气。罡气是一流高手对于自身真气的巧妙运用而产生的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功招数,别看它使用起来消耗众多的真气内力,可是一旦使出来那种毁天灭地的威力却不是一般高手可以抵挡的,是以一般的高手在遇到对方是可以使用罡气外方的敌人时往往最先考虑的不是怎么样的去打败对方而是使用什么方法可以逃脱,由此可见罡气在两名武功高手对垒时有着怎样的关键作用。
罡气分为攻击和防御两种,前者分为刀罡、剑罡、指罡、拳罡、掌罡以及脚罡。其实罡气是一种真气的运用,若是使用灵活的话全身上下各处都可以发射出罡气,不过最最常见的就是刚才所说的五中情况。而防御的罡气就是在身体表面附着上一层护体罡气,不但可以刀枪不入甚至能够达到水火不侵。最常见的就是金钟罩铁布衫之类的硬气功,不过那也只不过是一种肤浅的表现罢了,要知道最强的防御罡气是要在身体三尺之内形成一种无形的壁垒,就算是弓箭巨弩也无法突破其防御。传说只有大元少林寺的空见神僧达到了一尺的境界,不过十几年前却意外的死于金毛狮王谢逊之手,这让许多人直到今天都极度不解其中的因由。
黄玉书因为可以施展剑气,所以其在北宋总明教中也是一名不可多得的高手。北宋总明教自教主龙四海之下就属左右双尊武功最高,其下四*王和五散人虽说是一流高手可是也没有几人可以使用罡气,而五行旗使又是主管练兵防守总坛是以武功虽然到了一流之境可是比上前面的九个人却是要若上一筹的。所以明教教众对于那几个高手中的高手最是心生忌讳,其中就有这个老学究黄玉书,要知道黄玉书最是看不惯这些人持强凌弱巧取豪夺,若是让他撞见有人在他的面前劫人财物或是*人妻女一定会被他重重责罚,轻则挑断手筋脚筋鞭则二百重则扒皮车裂处以极刑,是以若说明教教众最怕的人除了教主和左右双尊之外就一定是他了。
虽然明教教众很是惧怕他,可是对于他的武功那也是极为推崇的,要知道他的武功在四*王和五散人中可是排名前三的,除了索命罗汉和邪王之外就属他的武功最够,是以刚才看到他上场后面的明教教众心中都知道自己一方赢定了。可是谁成想对面的老和尚居然也是一名高手,那会放光的双手昭示着对方也会运用罡气,如此一来这一场却也是不输于上一场玄寂对阵邪王的高手之战。
虽然黄玉书知道眼前的少林方丈玄慈武功不弱,可是当对方一出手就是掌罡的时候也不免心下一惊。“玄慈方丈不愧是少林的一派执掌,手底下的功夫当真是硬得可以。不过可惜今天你遇到的是我黄玉书,所以你注定是要失败的。”
放了一句狠话的黄玉书手中的利剑一阵挥舞就是一道道纵横交错的剑气飞射而出,那一道道银白色的罡气在黑夜中是那么的绚丽,可是隐藏在华丽外表之下的却是无尽的杀机。看到对方终于不再留手施展出自身绝技,玄慈当下也不敢在试探对方虚实了,双手一边打出道道掌罡轰击而出,身形突转间披在身上的大红袈裟也飞射而去。
袈裟伏魔功,少林七十二绝技排名第十,是一门以气驭物攻击对手的手段,这门武功要求施展者不但必须要有一身深厚的内力而起还要把罡气运用到如火纯清的地步。三十年来玄慈的内功虽然一直停留在一流中段,可是对于武功一直不懈努力的他却把罡气的运用练到了极为高深的境界,虽然在内功方面他不如玄寂、玄难、玄渡三人可是对于罡气的理解运用却要远远高于前三者的。
此时玄慈与黄玉书的打斗场面远非玄寂对邪王那一场可以比的,只见场上掌罡剑气纵横交错,两人时不时的还短兵相接打斗几记,而那张大红袈裟在空中不断的飞舞的场面更是让双方的观众看得大呼过瘾。
“天啊,方丈师伯竟然练会了那门最难学的袈裟伏魔功,那可是近三百年来都没有一人学成的,没想到今天竟然得以一见。”一旁身穿黄色僧袍的慧字辈僧人激动的大叫出声。
“是啊,素闻方丈师伯曾经是我少林寺第一高手,今日一见果然如同传说中一般武功登峰造极。”一旁的慧字辈和尚摇头叹息说道:“只可惜我至今都没有将大智无定指练成,如此其他的绝技也是无心学习了。唉~~”
就在两人在那里感叹的时候,演武场对面的光明右尊也已经稳住了邪王的伤势,站起身来的他在看到场中飞舞的大红袈裟的时候也是心下一凛。袈裟伏魔功?怎么可能!当年灵坛不是说这门无法学习的武功已经就此失传了嘛,怎么会有人能够练成这门武功的?
场中的玄慈双掌挥动控制着大红袈裟飞射向黄玉书,那猎猎作响的声音听在对方的耳中不啻于是催命的鬼哭狼嚎。黄玉书本以为自己的剑气可以轻松的破去那面招人厌烦的大红袈裟,可是谁成想十几道剑气击打在上面却是未有功效,这才让黄玉书知道那面袈裟竟然还是一个不畏惧刀剑罡气的宝贝,是以才会*迫的黄玉书躲闪不跌好不狼狈。
玄慈身上穿的这面象征着少林寺主持的大红袈裟乃是一件佛门至宝,当年乔达摩*悉达多从印度不远万里步行来到中土一身上下就只有这面袈裟裹身,因为袈裟是由金银丝以及红海蜘蛛丝和恒河蚕丝所缝制所以千年不腐,在中原佛子的眼中这面保存至今完好无缺的袈裟就好像是佛门的象征一样被万千佛子所瞻仰。
“我就不信它还真的能够经得起剑气的多次攻击!”黄玉书冷哼一声手中的利剑突然加快了挥舞的速度,一时间漫天剑气纵横交叉着攻击向那面令他躲避的狼狈不堪的飞天袈裟。
见到对手突然发狂的攻击那面珍贵的袈裟,玄慈心下一惊连忙将其御使其躲避,只见他双手虚指袈裟往回一引那面袈裟就好似被无形的细线牵扯一般倒退而回。袈裟是躲避过去了,可是后面紧随而至的众多剑气也迅速的到了玄慈的眼前,眼看着躲不过去的他只有硬着头皮硬接了。玄慈不愧是曾经的少林第一高手这临阵对敌的经验就是丰富,只见他双手连环攻出在对方的扇面势攻击中打破出一道突破口,紧接着揉身而进从对方的攻击中穿了过去。
对于玄慈的做法黄玉书看在眼中立时大放异彩,要知道面对着那种铺天盖地的纵横剑气就算是他也只能以硬碰硬在损耗大半的内力之后才能保证自己不受伤害,可是对面的大和尚竟然以点破面只用了微小的损耗就全身而退,这种丰富的对敌经验让他由心的佩服不已。
“呵呵,大和尚的武功当真是不弱。如此凌厉的攻击都被你给躲了过去,当真是让老夫心生敬佩。”黄玉书左手捋了捋三寸白须说道:“不过你施展两门绝学和我打斗了这么半天想来真气损耗是极大的,不若就此认输去掉少林天下第一的名头也免得到时候真气耗损过巨而伤了全身经脉。”
正如黄玉书所说的玄慈此时内力损耗过大已经有些个后继不力,可是玄寂身死却让他心中很是不忿,所以从下场到现在一直猛打猛攻的玄慈依然倔强的坚持至今。打斗了这么半天对方的气色只是稍稍的有些晦涩,这让玄慈知道对方是一名一流顶峰高手,虽然自己仗着大力金刚掌和袈裟伏魔功两项顶级绝技与之打了个平手,可是内力只有一流中段的自己根本就承受不了内力的高度消耗,若是再这样打下去自己势必会内力耗尽到油尽灯枯,到时候都不用对方动手可能自己就已经去见佛祖了。虽然对方说的是事实,可是玄慈却并没有打算要认输,玄寂的身死一直刺激着他让他心中沉闷,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武功多年来未有寸进才导致的,是以他决定就算是耗尽内力身死当场也要保护少林寺千百年来的无上尊严。
“事情没有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果是什么。”玄慈双手合十说道:“老衲相信施主在连番打斗之后也是损耗过巨,想来现在也是外强中干了吧。”
听到玄慈的话黄玉书不动声色的回答道:“我虽然消耗了不少内力,可是却未曾伤筋动骨。老和尚你的内力恐怕是消耗了七七八八了吧。”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虽然黄玉书说自己尚有余力可是究竟还有多少却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刚才连连使用剑气的他损耗的真气也不必对方少了多少,要不是他的内功已经到了一流顶峰之境恐怕早就输在对方的手上了,是以此时才会在这里与对方聊天好恢复一些气力。
此时的玄慈也如他一般想法,在不断的回气的同时与对方聊天试探虚实。“我看你们也没有什么高手再派出来了,倒不如就以我们二人一局定输赢吧。”
“大和尚说话好没有道理,先前打了三局你方一死两伤而我方却是三伤,如此算来是我方两平一赢而你方是两平一输。”黄玉书说道:“加上我们这一场是第四局,这怎么论输赢。难道要两两开不成?我看这一局打过之后要再加一场,五局三胜才好分输赢。”
事实上在武林中比武一向都是三局两胜的,而大门大派的比武都是五局三胜甚至是七局四胜,所以黄玉书所说的不无道理。可是玄慈一方余下的玄字辈武功平平,除了玄苦玄悲等人是一流中段高手之外还有几人甚至只有二流顶峰的境界,如此一来追加一场不说一定会输怕也是赢面比较小的。要知道对方还有一名与灵坛禅师同一辈分的武林高手,按照推测对方起码也是先天的绝顶高手,如此一来那就是稳赢不输的,这让玄慈心下不免一苦:难道少林寺千百年的声誉今天就要在我手中蒙尘吗?
玄慈心中的想法在己方众人心中也一点点的浮现出来,少林寺千百年来高手辈出,可是到了现今这一代却没有一名先天绝顶高手,这让众人在伤心之余不免心有戚戚。难道佛祖不再眷顾少林寺了吗,要不然为什么如今的少林寺却只有一些一流高手而没有更高的高手了呢?想到这里一些虚字辈的和尚心中一阵悲凉,有的人甚至开始诵经念佛想要籍此平息心中的惊恐,可是当一个人心中的信念被打败的时候就算是再如何挽救也修复不了,除非——重新树立起坚强的信念。
见到己方士气低落玄慈知道现在自己必须做一些事情重振士气,要不然少林的声誉一毁一众佛子也会随之离去,要是到了那个时候自己纵然百死也难以赎自身之罪孽。玄慈想到这里当下双掌齐出,祭起袈裟向对方发起了最后的攻势。
黄玉书知道这是大和尚在做最后的抵抗,只要自己将他打败就会让对方士气大损,就算后面一局光明右尊不出手而输给对方,那在两平两赢的基础上也算是胜了。是以在面对着比刚才更加猛烈的攻击黄玉书硬着头皮迎了上去,手中的利剑挥出道道剑气抵挡对方掌罡的同时脚下也施展着轻功艰难的躲避着那飞舞的袈裟,他已经做好了将对方的内力损耗一空的准备,只要将对方拖垮那这一局也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