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许的诉说中,每句话都展现着他对叶梦贞的钦佩以及爱怜。
他向众人表示自己对他们并没有任何恶意,甚至说在整个东山村里,唯一没有被邪念控制着的人就只有他。
“那年洪水过后,由于我是最先发现陶坛破裂的人,最后也是由我亲手将叶家大丫头的尸体包裹着送入祠堂的,村长以及族中长辈认定都是因为我才破坏了坛女。”
说到这里,老许的手不自觉敲响自己那条跛脚的腿。
他眼神里骤然划过一丝恨意,冷声道:“他们害怕坛女从此以后不会再保佑村里人,为了防止邪神生气,特别打断我一条腿,还让我从此以后守在村口,当守村人。”
闻言,众人面上出现不同程度的惊讶,没想到在他们看起来完全和善的老乡们,背地里竟然会因为愚昧做出这种事情来。
“从那场洪水过后,我就再也没能离开过村里,当年在姥姥临终前答应过的话,也在没办法实现。”
众人此前根据邵竹雨的描述得知老许父母早亡,从小被姥姥拉扯长大。
他由于家境贫寒,吃穿用度都比不上村里的其他孩子,好在读书写字这种事情是由村里统一请先生回来教授,他们家倒是不用付任何学费。
可这样的学习在姥姥去世后,也彻底终结了,归其原因只因为家里再也没有能给他做主的人,而他彻底成了村里的边缘人物。
“我是打算开春后就出去打工的,当时虽然不知道姥姥为什么要让我离开村里,以后都别再回来,但心里边还是惦记着她老人家的叮嘱。”
“也不知道姥姥是不是猜出有终有一天我会在这村里活不下去,反正从洪水过后,我的命运就彻底改变了。”
时隔多年,再提起当年的事情,老许脸上只有讥笑和嘲讽。
他从小生活的故土,最后成了背刺他人生的终结原因,而他也在村长和族中人的欺辱打骂下,整天变得疯疯傻傻。
邵竹雨看着老许手背上露出来的狰狞疤痕,眼神顺着往他身上其他的地方望去,但凡是露出来的皮肉,几乎就没有一块是好的。
其他几个人也和邵竹雨一样,暗中观察着老许,在感受到他短暂的强烈恨意后,很快又沉静了下来。
洪水退去后,村长等人最为关心的是被重新放回坛子里的叶家大丫头,是否还具备保护村里人的能力。
老许成了被他们差遣最多的人,也成了每天往返祠堂和石崖缝观察情况的人,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的精神状况越来越糟糕,时常会出现恍惚等症状。
村里人都认定,老许一定是受到了诅咒,谁让他在那场洪水里没有保护好坛女,最后又用眼神亵渎了坛女的尸体。
“洪水给村里的几个大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灾害,大家在重建过家园之后,依旧保持着每隔一段时间前来祭拜坛女的习惯。”
“可或许正因为如他们所说那般,在坛女的尸体受到洪水侵扰后,她紧跟着而来的神力邪力全都消失了,再没有办法对村里人进行任何庇护。”
老许幽幽说着,深邃的眼神仿佛透过此时看到了当年所发生的事情。
从那以后开始,但凡哪家哪户有点不顺心的事情,都会找到他头上来。
他们泄愤般的拳头落在老许身上,不是怪他当初没有保护好坛女,就是大声指责辱骂,让他赶紧去死。
可泄愤归泄愤,在众人看来长时间没有起色的生活里,村长等人最终又商量出了另一个办法。
“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怎么摸查到城里去的,最后竟然一路顺藤摸瓜真的找到了小贞他们。”老许至今都想不明白这件事情。
悲剧的开始总是以善意为谎言的,叶梦贞跟随父亲去往城里生活多年后,却依旧还是被东山村村民惦记着的那个人。
村长几人提着大包小包的村里土特产找到叶家后,借口村中祠堂将会重建,他们家祖宗的坟墓也因为洪水而有所影响。
村里人打算在祠堂重建,祖坟迁移的过程中,邀请所有流落在外的东山村人回去祭拜祖先。
这种看起来合情合理的事情,让人实在没有拒绝的理由,加之村长等对叶爱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让对方答应在秋分那天带叶梦贞回村里看看。
“小贞回来那天,村里也像今天一样摆起了长龙宴,大家都热情欢迎着他们父女二人回村,彼此间攀谈的很热闹,背后似乎什么阴谋也没有。”
老许冷笑着,而那天他正是在村口看着大巴车停下,一路带着他们父女二人去到祠堂的。
在之前的谈话中,众人都知道老许是这个村里和叶梦贞关系最亲密的人,也是唯一一个知道那副人生之画究竟在哪里的人。
这时,张诗诗忍不住询问道:“难道村长他们是想要把叶画家养成坛女?这个阴谋你在当时肯定早就已经知道了吧?”
老许摇摇头,解释道:“那个时候我并不知情,这么大的事情就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哪怕在他们看来,我这个疯疯傻傻的人也没有资格知晓。”
“要是早知道他们为了这件事情,我是不会继续跟着害人的,叶爱华也不可能死在那次回乡里。”
在当时,十六七岁的叶梦贞就已经成了市里小有名气的天才小画家。
叶爱华后娶的妻子虽然只是工厂里的工人,但她家中亲戚里有在少年宫工作的人长辈,在那人的指引下,叶梦贞逐渐走上学画这条道路。
她这只飞出东山村里的小金凤凰在回乡后,很快便展现出与同龄人极大的差别。
“村长他们当时也犹豫过,觉得小贞哪时候好歹也是上过报纸的优秀青少年,要是将事情闹大了,上头派人前来调查就不好了。”老许道。
“但人的邪念可以战胜一切,哪怕在未知的事物面前依旧会无限膨胀,村长等人最终还是决定要向小贞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