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子并肩出了荒宅,没走太远,到得屋后那一片空地,月亮不知何时自从乌云间挣扎而出,清辉如水,树影婆娑,愈发显得静谧。
郑青兰不肯再走,温厌春也没勉强,在五步外站定,四目相对一霎,她忽而笑道:“我要恭喜郑姑娘的是……到了这个地步,你能落得一身清白,实在了得。”
不等对方开口,那笑容便化为乌有,温厌春正色道:“给守卫下毒、杀害他们的人确为韩征,可那闯进地牢的刺客并不是他!”
因着温厌春的插手,韩征几度铩羽,对部下诸人大生猜疑,而后被师无恙反将一军,情势急转,不得不铤而走险,决定来个死无对证,于是让四名考生担任地牢近卫,再使不得信重之人留守在外,佯装出行,化明为暗,对他们痛下杀手。
听她说到这里,郑青兰连眼也没眨一下,只道:“耳闻目睹,事实不就如此?”
温厌春缓缓道:“是如此,但不尽然。从事发那一刻,我便觉得有些不对劲,倘若刺客是杀光了看守再侵入地牢,甬道里的那位兄弟不该毫无察觉,若他死于暗器偷袭还罢,可他是被人近身割喉而死,直到灯灭,也不曾出声示警。”
打从她走出地牢,疑云便在心头盘旋不去,后来遭到韩征偷袭,这才按捺下去,但在看到死者身上的木刺后,一个猜想陡然冒了出来。
“刺客动手前,地牢内无有异样,而在灯火熄灭后,满室黑暗,我们全凭声响辨位还击,没能看清对方的模样,其失手退走,也无影无踪。”温厌春定定地望着郑青兰,“除非……韩征制造了外敌入侵的假象,真正的刺客早已藏身其中。”
地牢里只一张木桌,刺客来袭时,温厌春心神正乱,摸黑将之踢起,堪堪当下迎面一击,桌子四分五裂,木屑迸射纷飞,人若离得近,难免被刺中一两下。
“他若早早被杀害于甬道内,手臂上何来这木刺?伤口红肿,是生前所留。”
四名考生甫一照面,那人便出言挤兑温厌春,显是个急功近利、心胸狭隘之徒,韩征既要杀师无恙,又顾忌十方塔禁令,买通对方伺机下手,不失为良计。
郑青兰那张冰封似的脸庞仿佛裂开了缝隙,幽幽问道:“那他是怎么死的?”
“到了这一步,师无恙非死不可,韩征纵使收买了此人,也不能安心,所以……刺客不止一人。”温厌春叹气,“郑姑娘,那柄割喉的短剑还在你身上吧!”
打灭灯火的是那考生,摸黑刺伤假和尚的却是郑青兰,两人合力搅乱地牢,趁机杀向师无恙,可惜未能得手,本应退走重返,借以洗脱嫌疑,不承想郑青兰突然翻脸,一剑反杀同伙,免于泄密,还将温厌春引去外面,被韩征埋伏个正着。
温厌春话音刚落,郑青兰便笑了,仿佛春江破冰、花枝吐蕊,艳得不可方物。
“铮”的一声,她自腰后抽出一柄小剑,巴掌来长,薄如蝉翼,刃上血迹未干,映月生寒,旋即锋芒翻转,对准了温厌春的眉心。
“温姑娘,我见你第一面,便知你是我在这考场里最大的敌手。”事到如今,郑青兰也不欲强辩,她凝视着温厌春,“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什么?”
“那场武试,你事先给刀抹了药,以伤换伤,师无恙一时不察,运功发作,因而重创程婴。”刀芒入眼,温厌春面不改色,“药里有鸦血藤毒,是谁给你的?”
郑青兰冷笑一声,道:“谁指使我做事,自然就是谁给的药。”
“如此说来,你是听命于韩征?”言至于此,温厌春又即摇头,“我看未必,否则你不该在抓捕师无恙时留下余地,方才也不应出那一刀,况且……”
令她疑惑不解的事还有一件——归根结底,鬻题为的是通过三才考,从而进入十方塔,瞧程婴的样子,分明顾念师门,不当存心成为金兰使者,结合韩征的身份,这件事跟归元宗脱不了干系,可俗话说“事因密成”,不论幕后之人有何打算,都该慎之又慎,如何选中了骄纵放肆的程婴,以至于让韩征担上暴露风险?
思及那支兰花钗上的刻字,温厌春忽地睁大了眼,直视郑青兰道:“你不是心甘情愿替他办这件事的,那么……韩征,莫非也是迫于无奈?”
她从怀中拿出那支兰花钗,郑青兰定睛看来,竟也怔忡片刻。
金兰使者埋没前尘,却不是打生下来就做了孤魂野鬼,当中许多人都曾有过亲朋爱侣,又为天灾人祸而落得孑然一身,韩征则不然,他只是把这些都舍下了。
温厌春道:“郑姑娘,你是从母姓,韩征乃你生父,我猜的可对?”
郑青兰不置可否地一笑,却提起旁人来:“你见过邓鹏,可有跟他提到我?”
这一问端的古怪,温厌春忆起当日在荒宅门前发生的事,脸色微变,道:“有。”
“他如何称呼我的?”郑青兰面上有笑,目光却比剑光更寒。
市井闲汉的腌臜之言,温厌春早已听惯,却是不好出口,便听对方道:“他定会说我是婊子养的贱货,对也不对?”
不等温厌春回应,郑青兰又道:“韩征弃我母女而去时,我娘年方三九,她大字不识,每日操持家务,不知为何就没了夫婿,乡人都说……定是她做错了。”
家里没了男丁,妇人带孤女遭人白眼,日子难过,直到青霜会的舵把子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