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完诗卷以后,离水然回过头去,“惊澜,妖青,怎么样,能过吗?”
惊澜和妖青点点头,“没问题!”
阅诗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皇城的一位位老先生便阅诗边点头赞赏,遇到写得不好的,还会发出一声声叹息。
北沧王的目光会时不时从观赛席扫过来,当他发现那个梳着双丫髻,身穿粉色小棉袄的小姑娘时,眉头微蹙。
他身边的侍卫看见以后,瞳孔一阵瑟缩,之前就听说景宁公主要吵着参加诗会,他家主子一向不喜公主殿下这么小就抛头露面。
奈何景宁公主性子过于欢脱,就是每次受罚了也还是会出来。
这万宝楼真正的主人正是他家王爷,此次诗会也是想来选些贤才出来做府上的幕僚。
虽然此举若被发现恐怕会被当今圣上盯上,可就算他家主子不如此,皇上也不会放任一个比他更优秀,一直被传会继承皇位的人存在。
他家主子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虽说以后可能会遭到后人诟病,但自古以来成王败寇。
诗会阅诗的老先生和一众功名在身的人才阅诗很快,三百首诗被平分出去,阅完评分就传给下一人。
两刻钟所有的诗就都过了一遍,然后便由专门计分的人算好平均分,排好名次。
又过了一刻钟,分数便算好了,就由映彤公布了排在前一百名的号码。
那些被淘汰的人都唉声叹气,离水然三人和那小公主都排在了一百名之内。
紧接着前一百名的诗卷便被贴在了一处公示栏上,映彤见时间差不多了,便开口介绍了一下第二场的比试。
“首先请失去比赛资格的人离开你们的座位,移步到那边为你们准备的观赛席。”
此话一出那两百名淘汰的人便有序的站了起来,一个个垂头丧气的移步观赛席坐下了。
见只剩下了一百名参赛者,便又开口了,“第二场我们只取五十名,仍然是笔试。
此次诗的形式不限,但是请围绕着花写一首诗。提醒诸位,最好能让人一读便知是什么花,那样得分会高一些。
时间仍然是一刻钟,好了比试开始!”
映彤说完以后,身边的侍从又是准备好了铜壶滴漏,一声铜锣声响起,第二场比试就这么开始了。
而此时阅诗席的几名老先生正小声议论方才的一首诗。
“那首诗你觉得如何?”李老先生开口询问了身边的一位年轻人。
这名年轻人正是李老先生教出来的学生,也是去年的探花,文采出众。
“启禀老师,学生认为简洁有力,概括极强,是好诗,那字写得也是极好!”
李老先生微笑着点点头,“看的不错,陈老,你认为如何?”
李老先生又转过头来询问了身边的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人,老人平日里略显严肃的脸此时却挂上了笑。
陈老由内而外的心悦那首诗,“诗如其人,字如其人,此子不凡!”
简短的十二字却是评价极高,能得陈老如此赞赏的人,还是头一次遇见。
那首诗就是现在还让在座的几人回味无穷。
公示栏上第一名的位置正是这首诗,号码跟离水然牌子上的一样,九十五号。
短短一首四言诗,让人惊艳。
《水鸣短书》
铜壶一启,奋笔疾歌。
谓之何如?嗤之以言。
水落时渐,心扉开芬。
普天之下,莫敢称贤。
君子多忧,吾遂不愁。
想来无意,挥墨落穷。
诚以开砚,赠汝良方。
拦左出鸣,寄月相思。
那刚劲有力的笔锋,挥洒自如,狂而有序,稳而不乱,实乃大家之风,探其筋骨,摧眉不折。
敢在诗会上写四言诗的人也就只此一人了,毕竟四言诗相对来说较短,若写不好不能完美的表达其意。
第二首诗以花为主题,不知这九十五号又会给众人什么样的惊世之作呢?
离水然听到此题与花相关,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那血红的颜色。
她曾听说,冥界有奇花,名为彼岸花,其色鲜红如血,且花叶永不相见,象征着优美纯洁和绝望的爱。
于是便又随心而至,写下了一首寄情于物的美丽诗篇。
《黄泉无尽》
红衣如血不见绿,思君如狂不见卿。
忘川河畔难舍情,一碗汤下永诀鸣。
黄泉路上结伴过,孽镜台前望昨平。
谁说阎王不留意,笑把茶冲涩如行。
写完以后,离水然放下了手中的毛笔,将宣纸拿起轻轻吹干墨迹。
惊澜恰好也写完,抬头正好看见离水然所写为何?会心一笑。
只见他的纸上也写了同样的花。
《彼岸云端》
踏破红尘一跃进,有毒之花冥界开。
世人皆叹此花征,日日思叶永不见。
短短几句直接也道出了所言之花为何。
铜锣声响,众人皆将笔放下,墨香诗卷便被尽数收了上去。
映彤此时说道,“各位,可以来公示栏欣赏一下,排名前百的诗。”
说完以后,陆陆续续的有人去了公示栏。
边看还边同身边的人议论,“这九十五号是何人啊?居然写四言诗,若不是才华横溢,他怎敢如此啊?”
“不错,一般人在诗会上写五言七言的较多,比较好写,这位兄台胆识非凡,此等诗文,让我望尘莫及啊!”
“……”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围观,声音险些要盖过阅诗的一众老先生了。
与此同时阅诗的老先生们又是一声声惊叹,两首关于彼岸花的诗被拿来做了比较。
一首是离水然的《黄泉无尽》,一首是惊澜的《彼岸云端》。
李老先生和陈老这两大权威对此发生了激烈的讨论,陈老说的吐沫星子横飞。
李老先生争竟的面红耳赤,两名上了岁数的老人丝毫不肯退让。
李老先生认为九十五号所写之诗寄情于景,虽并未明说,但所述之花,一看便知,且感情丰富,将男女之间相思而不能相见的痛苦描绘的淋漓尽致。
陈老却认为,九十六号所写简洁明了,直接点明所写之花为何,按照所出题目相比,直接点明更加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