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彤此时公布了最后一场的比试规则,“最后一场比试由五位参赛者抽签决定顺序。
十位阅诗组的人轮流出题,请选手当场口述作诗每次只需作诗一首,最先答不上来的两位出局。
剩下三位继续比试,直到决出胜负。每人作诗中间停顿时长不能超过五次呼吸,否则判负。
请五位按照排名抽签吧!”
此话一出观赛席的人都沸腾了。
“这是当场出题,当场作答啊,这样作诗的难度恐怕会很大啊!”
“是啊是啊,要是开头作的是五言还好,若是哪个脑子不灵光的作了七言难度就大了。”
“……”
离水然是排名第一的九十五号,因此第一个上去抽签,上去一摸就是个中间的三号。
不过抽不抽签她觉得没什么,因为每一题都不相同,这只是在考验众人的心理素质罢了。
惊澜的运气不错,抽中了五号,才女张文媛排名第三上去抽了个一号,不过她仿佛成竹在胸,并不如何。
剩下的两名书生分别是二号和四号,所有人抽签完毕,就被安排在台子上站好,十位阅诗组的则坐在台子的一侧出题。
只听阅诗组的第一个人开口了,“以春为题。”
才女张文媛听后张口就来,“早春闻鸟啼,百花争相开。风过阳和煦,小雨从天来。”
此诗一出,观赛席上传来热烈的掌声。
“不愧是有名的才女,虽然题目简单,但是作诗速度却极快。”
“不错不错,作诗质量也尚佳,是我们擎苍国的骄子。”
“……”
阅诗组的第二人此时开口了,“以风为题。”
书生一号听完三个呼吸之后方开口,“寒风冻铁骨,边陲站兵守。若要入城去,尸体先拖走。”
此诗一出,一片静默随即稀稀拉拉的掌声响起。
出题人脑袋勉强的点了点,算是告诉他他过了。就是这诗实在不敢恭维,这是作的顺口溜啊!虽说首句表达了对边关将士的敬意,但后一句实在没法听啊!
啥叫尸体先拖走?这诗作的水平也太次了,果然一到真章的时候,总有人掉链子。
第三位阅诗组的人见那书生一号过了,轻微摇摇头出了第三个题给离水然。
“请以水为题。”话音刚落,离水然空灵的嗓音似空谷而来。
“是绿是蓝还是红!”首句一半出来,让出题人一阵疑惑,这是?
“江色海色血流色!”后半句出来,出题人倒是奇了,此诗还真是别出心裁啊!
“孩童嬉戏水中留,呼母不识战火鸣。”整首诗一出,举座皆惊。
观赛席上议论纷纷,“这书生不要命了,什么都敢说,不知道刚和。。”
“嘘~说什么呢?国事休要妄议,这里权贵不少,慎言!”
“……”
这首诗一出观赛席上的妖青和景宁公主为离水然捏了一把汗。
国家大事就算是说也只能说好的,像这样直接出言指责的还是头一位。
惊澜此时已经按捺不住腰间藏住的匕首了,这里是皇城某个权贵的地盘,若是主办方派人抓离水然,他也只能先下手为强了。
映彤怪异的看了一眼离水然,那位出题人没想到会出这种事,从诗的角度没毛病,但是这内容却让人为难了。
若是算他过了,岂不是默认了擎苍国的行为了?更是进一步承认是他们的国家卑鄙,无中生有挑起了同芙水国的战争。
坐在观赛席上的苍冀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此人甚是有趣真是好胆,此次带兵杀进水琼岛皇城的正是他。
在本尊面前作这种话题敏感的诗,真是不要命了,不过他并不打算插手此事,他想看看此人如何自圆其说救自己的小命。
离水然仍然一脸坦然的站在那儿,她突然露出了一抹微笑,随即开口。
“天帝和冥王曾于十几年前大战过一次,天界的回仙池都被染红了,回仙池通凡间的几处河流,我也只是听人说的,有孩子见过那血染的水。有什么问题吗?”
离水然此话一出,众人都松了一口气,原来是形容那场大战的啊!可真是吓坏他们这些人了,还以为这人犯病了胡言乱语,妄议国事。
映彤见紧张的气氛瞬间放松了下来,就连忙打着圆场。
“这位参赛者真是才识过人啊!王秀才,他这诗过了吗?”王秀才就是这第三位出题人,他背后已被冷汗浸透,突然被叫到,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啊?嗯!过了,过了!”他将前额出来的汗用袖子擦干,拿胳膊肘拐了拐身边的李进士。
李进士是这第四个出题人,他也还没回过神来呢,反应过来以后,他轻咳了一声。
“咳咳!请以味道为题作诗。”李进士生怕再出那样的事情,直接将题局限在味道一词上了。
离水然见没她啥事了,旁边一站,让开了位置。
书生二号现在脑袋还在想刚才的事情呢,不知不觉就错过了答题时间,当场就被淘汰了。
紧接着第五名出题人出了一题,“请以大医精诚为题,作诗一首。”
也是增加了题目难度,还直接规避了敏感话题。
惊澜上前一步便作出了诗,“贫贱富贵不得问,佛祖菩萨慈悲心。杀生救人忍痛做,德艺兼优精诚开。”
此诗一出,全场都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此诗将真正的大医之风度表达的淋漓尽致,大医的风骨震撼人心。
大医者不论病人手中是否有钱财,不论病人身份高低贵贱,心怀佛祖和菩萨的慈悲之心。
生命面前万物平等,若要用到动物之类需要杀生的药材来救人,也要心怀感恩,不乱杀生除非必要否则不杀生。
做医先做人,品德一定要过关,技艺也要苦心钻研,治病救人当机立断的同时也要谨慎行事,多问自己。
这样的医者才是真正的大医,大医自然值得所有人称颂。
大医精诚一说也是千年前洪荒闲来无事传授古人的,据说大医精诚的原文是唐代的一名医药学家所写。
这名医药学家被现世称为“药王”。
他的名字叫作孙思邈,是无数医者争相学习的楷模。
惊澜的这首诗直接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少年一身白袍身材挺拔,颇具风骨。
正所谓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出自顾绯衣的《红尘各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