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粮荒事了,臣之前曾向陛下承诺,事毕之后,便入长乐宫,为琉璃公主殿下诊治顽疾。”
“君无戏言,臣亦不敢食言。臣恳请陛下恩准,容臣暂留京中,先行履行承诺,为公主殿下治病。待公主殿下病情稳定,臣再离京,前往各地,推行新政。”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所有人都懵了。
什么情况?
放着总揽全国新政的滔天权势不用,跑去给一个公主当大夫?
这位陆侯爷,脑子没问题吧?
新政推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在正是势头最盛,一鼓作气的好时机,他却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为了一个“承诺”,而停下脚步?
许多官员都露出了匪夷所思的神情。
就连七皇子赵瑞,也站在队列中,满脸困惑地看着陆渊的背影。他完全不明白,陆渊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唯有龙椅之上的皇帝赵恒,在听到陆渊这番话的瞬间,眼中闪过了一道了然的光芒。
他明白了。
他瞬间就明白了陆渊的用意。
好一招“以退为进”!
好一个“功成身退”!
陆渊这是在向他,向满朝文武,表明一个态度:我陆渊,对权力没有野心。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完成陛下的嘱托。如今事了,我便回归“医者”的本分。
这种姿态,既打消了皇帝心中最后一丝忌惮,又让那些眼红他权势的言官们,找不到任何攻击他的借口。
高明!实在是太高明了!
“陆爱卿有心了。”赵恒心中赞叹,面上却不动声色,“琉璃的病,也确实拖不得。朕,准了。”
“谢陛下。”陆渊躬身谢恩,然后,又开口了。
“不过,臣虽身在京城,心却系于新政。新政推行,刻不容缓。臣不才,愿为陛下举荐一人,可为推行新政的先锋。”
来了!
赵恒心中一动,知道正戏要上演了。
“哦?陆爱卿要举荐何人?”
陆渊缓缓抬起头,目光在朝堂上扫过,最终,落在了那个从早朝开始,就一直低着头,身体微微颤抖,试图将自己缩成一团的身影上。
大皇子,赵谦。
“臣,举荐大皇子殿下。”
陆渊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道炸雷,在每个人的耳边轰然响起。
赵谦猛地抬起头,脸上写满了惊骇与不敢置信。
推荐我?
陆渊他……他想干什么?
只听陆渊继续朗声说道:“大皇子殿下,经宗庙思过,已幡然悔悟。昨日还与诚王等宗室亲王,一同上书,愿为新政鞠躬尽瘁,戴罪立功。”
“其心可嘉,其情可悯。”
“江南,乃鱼米之乡,也是天下赋税重地。然士绅势力盘根错杂,积弊甚深,乃推行新政最难啃的骨头。非皇子之尊,不足以镇之。”
“更何况,江南,还是大皇子殿下外家,林家所在之地。由大皇子殿下亲自前往,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想必,更能事半功倍。”
“故,臣恳请陛下,册封大皇子殿下为‘江南经略使’,总负责江南一地,清丈田亩、一体纳粮之事宜!”
陆渊说完,对着龙椅深深一拜。
整个金銮殿,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官员,都用一种看怪物般的眼神看着陆渊。
狠!
太狠了!
这哪里是推荐?这分明是把他往死路上推啊!
谁不知道江南是士绅大族的老巢?谁不知道大皇子赵谦的外家林家,就是江南士绅之首?
让赵谦去江南推行新政,就是要让他,亲手去抄自己的外家,亲手去挖自己母族的根!
他要是推行成功了,就得罪了整个江南士绅集团,断了自己所有的根基和臂助。
他要是推行失败了,那就是抗旨不遵,办事不力,皇帝正好可以名正言顺地废了他!
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必死之局!
赵谦站在原地,如遭雷击,浑身冰冷,手脚僵硬。
他终于明白了陆渊的歹毒用心。
杀人,还要诛心!
你不是想当皇帝吗?你不是倚重你外家的势力吗?
好,我就让你去亲手毁了这一切!
我还要让你,对我感恩戴德!因为,是我“举荐”了你,给了你这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父皇……”赵谦嘴唇哆嗦着,想要开口求饶。
然而,龙椅上的赵恒,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
“好!陆爱卿所言,甚合朕意!”赵恒一拍龙椅,声音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传朕旨意!册封大皇子赵谦为江南经略使,即日起程,不得有误!若新政推行不力,朕,唯你是问!”
“吾皇圣明!”陆渊高声附和。
“吾皇圣明!”满朝文武,除了少数几个赵谦的党羽,全都跟着山呼。
赵谦看着龙椅上那张冷漠的脸,又看了看站在不远处,唇边带着一抹淡淡笑意的陆渊,只觉得天旋地转,一口腥甜的血液,涌上了喉头。
他知道,他已经没有任何选择。
他只能,也必须,接下这份,最恶毒的“恩赐”。
“儿臣……领旨……谢恩……”
赵谦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然后,双腿一软,跪倒在地。
他知道,他的太子梦,彻底碎了。
等待他的,将是一条,比死亡,还要痛苦的绝路。
三日后。
当大皇子赵谦的车驾,在无数双复杂的目光注视下,凄凄惶惶地驶出京城,踏上前往江南的“死路”时。
陆渊,也收拾好了行装。
他的行装很简单,只有一个小小的药箱,和他本人。
钦差行辕的牌子,已经被摘下。那座临时府邸,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陆渊谢绝了七皇子赵瑞和张威等人的相送,独自一人,乘坐着一辆毫不起眼的青布马车,来到了皇城的北门——神武门。
这里,是通往后宫禁地的入口。
守卫森严,远非前朝可比。
“来者何人!”守门的禁军统领,厉声喝问。
陆渊从车上下来,递上了一块令牌。
那不是“如朕亲临”的金牌,而是一块温润的玉佩,上面刻着一个“长乐”的字样,是皇帝亲赐的出入长乐宫的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