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早饭的时候,大姐就对母亲告状:“新刚和雨兰说昨天夜里差点冻死。
我以为他俩是不是感冒了害冷,试了试也没发烧。
我和小刚提前烧了好几天,他们那屋比东屋都暖和了。
怎么还差点冻死?”
现在母亲她们回来了,翠红一家又被要求过来跟着大家庭一起吃。
毕竟母女们常年见不着,好容易过回年,必须要凑在一起亲近亲近。
至于到了年三十,尤其是年初一,那肯定是严禁这一家过来吃饭的。
过来玩也不行。
年初一她们一家必须要待在家里,不能到娘家这边来。
这是没等过年就早嘱咐好的。
因为传统风俗,闺女出门子了就是外人,外人是绝对不能在娘家过年的。
至于到了年初二嘛,肯定是从西边那个门口转到东边这个门口,过来走丈人家了。
母亲听大女儿告状,抬头瞥一眼还有些害冷模样的老二两口子,淡淡的说:
“害冷就对了,我都觉得家里有点冷呢。
这还是在老屋里,新屋那边是砖瓦房,格外冷。”
母亲这话说的没错,砖瓦房好看归好看,但是保温性能比起土坯房来,那可差得远。
土坯房的墙体厚实,冻不透,房顶是厚厚的麦秸,也能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
砖瓦房的墙体薄,屋顶的瓦比起麦秸来更薄,夏天格外热,冬天格外冷。
只是母亲的话直接让大女儿吃惊极了:“娘,你还觉得家里冷?
咱家可是生着炉子呢,你见谁家有条件生炉子?
咱家要是冷的话,别人家那就真是冰窖子了。
再说了,从前咱家什么时候生过炉子,冬天也没见你嫌冷。”
母亲扫视一下围满桌子的一大家子人,淡淡的说:
“人在哪时就说哪时的话。
以前没条件生炉子,冬天就是冷也不说冷,只能干靠。
今年在城里住了一个冬天,屋里暖气太热,一开始我还不习惯屋里那么热。
过一阵子好在也习惯了。
可是回来老家,又不习惯老家这么冷了。
屋里就是生炉子,也赶不上城里有暖气暖和。
看看你俩妹妹,刚回来的,全感冒了。”
随着母亲的话,翠华和翠玉似乎为了配合母亲,小姐妹先后打了好几个喷嚏。
然后长长的鼻涕就流出来了。
翠红一看两个小妹妹果然是感冒了。
这让她感觉太不可思议了:“城里开暖气,屋里能有多热?不可能比生炉子都热吧?”
果然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啊,在翠红看来,屋里能是生着炉子,这温度已经就是温暖的极致了。
没想到城里开暖气,居然比生炉子还热!
母亲说:“屋里有多热我说不上来,反正在屋里最多穿个毛衣。
穿袄可穿不住。”
翠玉这时候大声插嘴说:“在咱家里穿毛衣我都嫌热。”
好吧,翠红这才明白,自己的母亲和弟弟妹妹们在城里享福享惯了,来到农村就不适应了。
可自己母亲她们仅仅在城里过了一个冬天啊,就能变得这么不抗冻了?
想到这里翠红问弟媳妇:“雨兰,我可听说你们陶瓷厂不在城里。
就是建在一个土岭上,周围也是农村。
你们厂的暖气也开得很热?”
对于自己这个弟媳妇,因为本大队的,还是同一个生产队,翠红完全有资格说是看着雨兰长大的。
所以对弟媳妇也没那么多客气。
罗雨兰还没开口的,小刚先是笑了:
“大姐,你单单问二嫂,陶瓷厂是最不缺热乎的地方。
陶瓷厂的冷却水那都是滚烫的,到了冬天正好用来拉暖气。
到了夏天还得用上冷却塔。
你是不知道,陶瓷厂职工泡热水澡不花钱,淋浴的热水连喷头都不用,直接就是粗水管子往外冒热水。
咱们农村过冬哪里都找不到个暖和地方,人家厂里到处都冒热气。”
是吗?
翠红这下又长见识了。
大冬天厂里到处都冒热气,那该多幸福啊!
大哥一家就是在陶瓷厂,原来大哥一家一直都过得这么幸福啊!
她有些不可置信的问弟媳妇:“雨兰,你们厂真有那么暖和?”
罗雨兰笑道:“不是太暖和。
就是我们办公室冬天都是开着窗户。
即使开着窗户,在办公室里只能穿着短袖,出来的时候才穿上面包服。”
大冬天在屋里穿半袖?
翠红直接让弟媳妇这话给震惊了,目瞪口呆,大张着嘴都停止了咀嚼。
好吧,翠红跟自己男人对视一眼,还是别问了吧!
人比人要死,货比货要扔,今天才终于对这句话理解透彻了。
自从回到娘家,翠红感觉直接从地狱来到了天堂,而且还是在天堂里步步高升的那种。
日子越来越好,好得都冒尖了。
别人不知道,反正把待字闺中时候的俩闺蜜给羡慕得外焦里嫩的。
觉得翠红真是太有福了,居然过上了这么好的日子。
两口子都成了砖瓦厂的合同工,吃着国库粮,工资大把的挣,还住上全大队唯一的砖瓦房。
到了冬天家里居然还能生煤炉,屋里暖和得跟春天似的。
同样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为什么命运的差距就这么大呢?
翠红和自己男人那是更加知足啊。
感觉自己家的日子实在是太富足,太幸福了,几乎是全天下最富足、最幸福的一家人了。
可她现在才知道,自己是老聂家过得最差的人。
哦不,自己不是最差的,还有小刚呢,他现在不也是在老家吗。
小刚比自己过得更差,明明大瓦房是他一手盖起来的,却让大姐住着,他住老屋。
而且他的屋里也没生炉子。
想到这里大姐不禁心怀怜悯的看一眼最小的弟弟,有些没好气的说:
“小刚屋里没生炉子,西屋的炕烧小锅,没有烧大锅的东屋暖和。
真奇怪他也没冻死哈!”
小刚笑道:“我不冷,我是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
其实,聂联刚有一肚子关于这个问题的大道理,但他暂时不想展开讲了。
人体的各种功能,就是一个用进废退。
夏天在空调房里贪凉,出来房间就不禁热了。
同样的道理,冬天房间温度过高,人体就不耐寒了。
房间温度适中,不容易感冒,屋里一直很热,出来容易感冒。
其实这是最朴实无华的道理,只不过人就是一种贪图享受的动物,有那条件,谁还愿意挨冻啊。
这时候二姐不紧不慢说道:“我就没觉得老家冷。
城里开始供暖以后,我嫌太热。
我那屋里的暖气让我关了,关了暖气,那温度对我正好。”
翠兰发言,一下子让她暴露了目标,奶奶立刻问大刚娘:
“翠兰的婆家找的怎么样了?”
大刚娘回答:“还没有头绪呢。
咱家刚进城,没几个熟人,更没几个给介绍的。
倒是有两个给介绍的,她自己又不急。”
奶奶一听急了:“还不急?那等到什么时候才急?
马上过年了,过了年她连虚岁就25了。
你看看咱大队那些大闺女小媳妇,像她这么大的孩子都快上学了。
她自己不急,你这当娘的不能不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