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为止,聂联刚已经可以向二嫂承认,一开始自己决定留下,不跟着家里人进城,确实是因为夏芳婷。
那时候以为夏芳婷会一直留在农村插队,如果自己进城成了城里人,那不就相当于抛弃夏芳婷了吗?
自己当不了陈世美,所以就坚定不移的留下了。
至于现在夏芳婷已经回城了,自己还留在农村,这不是又让姥爷给牵绊住了吗?
姥爷这么大年纪了,身体也不好,也没几天活头了。
他老人家一辈子受苦,自己就是想在姥爷的有生之年,让他感受到天伦之乐,享点清福。
不得不说,聂联刚还是具有一定的表演天赋。
当然他说的这些话也不全是假的,自己现在留在农村,这不就是正在尽心尽力的让姥爷过得舒坦吗。
罗雨兰是个感性的人,小刚说的这么情深意切,不知不觉之间罗雨兰居然被感动了。
本来她是下定决心一定要说动小刚的,没想到没说服小刚,反而被小刚给说服了。
她觉得小刚说的很有道理,姥爷都快八十岁的人了,还能活几年?
姥爷的亲生儿子不孝,好容易摊上这么孝顺的外孙,能留在老家尽心尽力的照顾他,自己干嘛要费尽心思的要求小刚离开老家进城呢?
自己可不是个不孝的人,不是个为了利益不顾亲情的铁石心肠的人。
本来,罗雨兰和新刚是要劝说小刚的,没想到反而被小刚一番话给说的忘了他们的初衷。
直到小刚离开,小两口钻了被窝,这才如梦方醒,咱们是不是上当了?
把那小子叫过来是想干嘛来着?
为什么说着说着跑了题儿,说到后来变成帮小刚说话了?
这小子太狡猾了,不行,明天晚上还要继续教训,必须要改变这小子的错误思想。
他要是再拿着姥爷说事,咱们完全有应对之法。
大姐和大姐夫一直都要求照顾姥爷,那就让大姐两口子尽一点孝心也行啊。
再说了,实在不行让母亲先留在老家照顾姥爷。
为了小刚的前程和人生大事,所有人都要为着同一个目标努力。
等到罗雨兰和新刚再次把小刚叫到他们的房间,进行教育的时候,小刚再拿出姥爷的理由,都被二哥二嫂给一一驳斥了。
聂联刚也不犟嘴,他说:“其实,留在老家照顾咱姥爷,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砖瓦厂的问题。
因为砖瓦厂现在刚刚启动,还有方方面面的事儿都没有完善。
一开始到咱们这里来创建砖瓦厂,这是我跟陈书记提出来的。
最后决定了,要来建设砖瓦厂,陈书记对我也是寄予了厚望。
你也知道,陶瓷厂离咱们这里这么远的路,厂里的领导对咱们这里的情况不了解。
必须要有信得过的当地人,配合他们的工作。
我就充当了那个向导的角色。
现在砖瓦厂还没有完全进入正轨,如果我甩手走了,砖瓦厂还有不完善的那些地方,如果出了问题,我是有责任的。
虽然不会被追责,但是你觉得,我对得起陈书记对我的信任吗?
二嫂你别忘了,不管是我还是你,咱们都是从陶瓷厂起步的。
一开始你能进陶瓷厂当画师,那是在我的大力推荐之下,陈书记出于对我的信任,不但录用了,还给你转户口成了合同工。
而且你在厂里那段时间,有没有感觉陈书记对你特别照顾啊?
当然陈书记除了看我的面子,还因为欣赏你的才华,可是你在厂里一共干了多长时间?
厂里刚刚决定对你委以重任,你就参加高考进了美术学院。
虽然你离开的时候跟厂领导保证,等到毕业之后还会回到陶瓷厂,但是你觉得你这个承诺到时候真的能够兑现吗?
等你毕业的时候,我觉得你的绘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甚至已经小有名气。
你还会回到陶瓷厂当一个小小的画师,只是在瓷器上绘画吗?
也就是说,陈书记对你、对我都是寄予了厚望的啊!
有一个你不能兑现承诺,对不起人家就算了,咱家不能所有人都干这样的事啊。”
好吧,聂联刚这番话说的情真意切,感情真挚,又把罗雨兰给打动了。
而且还感到相当内疚。
没错,仅仅在美术学院上了一年,她就发现,就凭自己的发展,陶瓷厂那座小庙肯定是装不下自己了。
自己很可能兑现不了当初的承诺。
小刚说的对啊,自家有一个对不起陈书记的就够了,不能嫂子和小叔子全都对不起人家呀。
要是那样的话,这一家人真的没一个好东西了!
于是,罗雨兰又被说服了,被说的无言以对。
不但再也没有底气劝说聂联刚,反而让她自己内疚得不要不要的。
不过,重复的一幕再次出现了,等到小两口搂着钻进被窝,这时候罗雨兰又清醒了。
“咱俩把那小子叫过来是想干啥来着?
不但没把他给说动,反而让他说的好像咱们错的多离谱似的。
不行,明天晚上继续教训这小子,坚决不能再上他的当了。”
到了又一晚上,把小刚提到他俩的新房,这回两口子已经有了准备。
知道小刚就那么几招,你有来言我有去语,不管你多么狡猾,我早准备好了反驳你的理由。
可是让小两口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话题刚刚展开,小刚就主动投降了。
他表示,完全理解二嫂和二哥对于自己人生大事的焦虑,也理解现在夏芳婷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
一边是自己好像不思进取的样子,另一边是来自于她家庭的压力,真是为难她了。
对于这个问题,自己一定会想办法解决,也就是说一定会努力往上爬,最大程度的拉近自己和夏芳婷之间的身份差距。
但这事并不是立即就开始解决,而是要稍微缓一缓。
自己一定要帮助砖瓦厂步入正轨,所有那些存在的问题都解决了,到那时候自己才能进城。
“什么时候才能把所有存在的问题都解决呢?”罗雨兰问,“难道十年八年解决不完,你这些年就仍然要留在老家吗?”
“怎么可能啊?”聂联刚笑着说,“不就是区区一个砖瓦厂吗,还能有多少悬而未决的问题?
我觉得短则半年,最长不会超过一年,我就能让砖瓦厂完全进入正轨。
到那时候咱们也算有始有终,报答了陈书记的知遇之恩,那我就可以毫无牵挂的进城啦。”
好吧,二嫂再次被小刚说服了。
因为小刚并没有反驳你啊,他就是准备按照你所说的去做了,只不过就是稍微往后延了那么一年半载而已。
而且这个理由确实强大,做事总得有始有终,陈书记就是因为有聂联刚这个向导,最终才决定过来建砖瓦厂的。
如果聂联刚半路跑了,这不就是上屋抽梯吗,把人扔在半空算怎么回事啊!
陈书记帮了自己家那么多,对自己和小刚可是有知遇之恩啊!
小刚走后,小两口钻进被窝,这回没觉得又上当了,而是认为她俩的思想工作有了一定成效。
至少小刚被说服了,而且给出了进城的期限。
晚那么个一年半载的,问题不大。
其实二哥两口子哪里知道小刚的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啊!
他之所以给出一个期限,只不过是缓兵之计。
他是绝对不会离开农村的。
因为他马上就能拉来国外投资,在这地方建农用机械厂,正要大展拳脚呢,哪能离开!
但是自己要参与到外资企业当中,这事暂时还不能说出来。
事情还没有做成,先说出来,有时候往往这事就办不成了。
既然不能把这事当理由说出来,那就只能来个缓兵之计,等事情做起来了,那不就有了留在农村的充足理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