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宁公主一来,就偏要拿她来说法。
而且还就拿辛家只捐了两千两来说事……
虽然辛母是支持她的做法的,因为她的婚事比辛家的虚名重要。
可是一想到辛父知道她被青宁这样攻讦后,可能导致的怒火,她的腿就发软。
一时哆哆嗦嗦,竟也对青宁回不出个所以然来:“我……辛家……这头面是旁人赠的……我……”
“哪个旁人?随随便便出手就能赠人五万金的头面,只怕此人家底至少千万金了,你告诉本公主,此人是谁?
听说北方四城的赈灾还有很大的资金缺口,有道是国有难,当众志成城。
辛家的友人有这么强的实力,也该在大夏百姓有难的时候,帮上一把,你说呢?”
青宁公主黑葡陶一般的眼睛,仍带着狐狸一般的狡黠。
“是……是我母亲的友人,我也不知道是谁!”
她随口胡谄的人,让她去哪找那么一个友人去?
可青宁这么咄咄逼人,她又在风口浪尖上,只能把她娘亲推出来挡刀了。
只希望到时候,娘亲能有办法帮自己。
青宁公主狐狸般的眼睛眯了眯:“如此大手笔的原来是辛夫人的朋友。
此事我会禀告给祖母的。
祖母如今正为北方四城饥荒一时夜不能寐,相信辛夫人的朋友,能给祖母解忧吧?”
青宁公主口中的祖母,就是当今太后。
“是……那是自然……”辛若儿吞吞吐吐,越到最后,声音越低。
她说的什么话都是胡诌的,她母亲去哪找这么一位家有千万金的人,给太后解忧去……
如今她只怪自己多嘴,好好地待着,在赏花节找她的如意郎君不行吗?
可是她就是嫉妒凤月淮和凤英,风头都让她们抢了,她还有什么风头?
青宁狡黠地点了点头,一双含着精光的眼睛,又扫向了在场的其他贵女。
瞬间,不少贵女全都低下了头,生怕青宁注意到自己。
辛若儿是个蠢的,听不出来,可有些贵女却知道,这个青宁公主,看似年纪不大,实则人小鬼大。
她刚刚,是在变着法逼辛家出至少千万金去给北方四城赈灾呢!还让辛家没有一点反抗的余地,谁让辛若儿戴着五万金的头面招摇!
而朝中那么多的勋贵之家,在当初皇家下令集体募捐给北方四城赈灾的时候,有多少世家都跟辛家一样,将所有的钱财全都藏了起来,只面上捐出了几百两、几千两,然后一味地哭穷。
现在要像辛若儿一样被青宁公主“算计”,让她们家族也吐一吐血,岂不让她们肉疼?
好在青宁没有在辛若儿的事上多做文章,而是话锋一转,轻笑着道:“方才本公主一路走来的时候,听了不少热闹之词。
赏花节还没开始呢,诸位小姐倒先激动活跃了起来。
这让本公主想到了两个词,跖犬噬尧、燕妒莺惭。
说来也巧,这是祖母今早刚教我的学问。
说的是那些个莺莺燕燕整日里不行正事,只知道争奇斗艳、争美好胜,本来自己是些不怎么样的杂鸟,平日里窝里斗就算了,偏偏看到比她们美好些的事物,还要像疯了一样乱咬,嫉妒诋毁。
这样见不得人好,乱攀乱扯,好像把别人毁了,能将肮脏的她抬高一样,真真是可笑,咯咯……”
青宁的笑声好似银铃般悦耳,而是落在大多数贵女的耳中,却好像烈火一样,灼烫了她们的脸。
青宁说的是莺燕杂鸟,其实骂的不就是她们方才恶意针对凤月淮和凤英的事吗?
原本众口铄金,她们就算是嫉妒又怎么样?她们一起同心,就是足以将凤月淮和凤英打压下去。
可是原本她们是站在高点指责凤月淮和凤英商贾之家上不得台面。
她们就算针对了凤月淮和凤英,她们也还是“美好”的那一个。
可是青宁将所有话挑开了说,直接将她们内心的阴暗面揭露了出来,让她们如何不羞、不愤?
总归,她们自认为的,她们是“懂德知礼”的“贵家小姐”,她们针对凤月淮和凤英,是因为她们“上不得台面”。
“青宁公主不必阴阳怪气指桑骂槐,凤家姐妹今日参加赏花节的一身行头,尤其是那凤七小姐,一身的稀世珍宝,别说五万金,就算五十万金、五百万金,都不一定能买到。
如青宁公主所说,如今北方四城饥荒,朝廷都为金银发愁,百姓吃不上饭,凤家如此铺张,可是枉顾百姓的死活?可是商贾之家铜臭上不得台面?可是无德下作?我们说错了那一句?
青宁公主,我们也是疼惜北方四城的百姓。”
说话的,是当朝大学士家的嫡二小姐常书雪,方才她也是攻击凤月淮和凤英的主力之一。
她自小娇宠长大,听到青宁这么骂她,当然咽不下这口气。
她自认为自己做得没错,又用青宁公主说的体恤饥荒百姓的话去回怼青宁,就看她怎么回答。
而常书雪这么一说,又有不少贵女附和了她。
不管怎么样,凤月淮在北方四城饥荒未解决之际穿戴了稀世珍宝,这点根本洗不脱。
而青宁被怼也不恼,她没有看常书雪,而是将视线落向了一旁的常书楠。
她是常家的庶三女。
青宁道:“常三小姐,幸会。”
常书楠回礼:“见过青宁公主。”她的衣裳比常书雪要素淡许多,但一举一动,十分雅致,气韵也比常书雪要强。
青宁道:“早听闻常大学士家有一位博古通今的常三小姐,早年在书院的时候,学业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盖过了一众的世家公子哥,引得先生惊赞,就连本公主在祖母的身侧,也听过她对你的夸赞,想必常三小姐的学识,在这一众人之中,定是响当当的前列。”
青宁这话没人能反驳,因为这位常书楠,几年前曾跟当年的状元郎比试过文采,是状元郎落了下风,当时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
而大夏女子也能进学堂念书,但也只有贵家小姐才有这个机会。
常书楠道:“公主过奖。”
青宁道:“常三小姐不必谦卑,本公主有几个问题要请教你,关于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