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的一个傍晚时分,奔波了一天的太阳靠近了地平线,放射出瑰丽的光芒,缤纷的晚霞变幻着绰约的舞姿,乡村的田野镀上了一层金色,温柔的晚风拂过青青的稻田,青蛙在田地间呱呱鸣叫,红蜻蜓在油菜花上盘旋……春天里的黄昏美丽如画。
一群孩子追逐嬉戏在乡间小路房前屋后,肆意的笑声吸引出一个穿红色毛衣的小女孩,她一头乌黑的短发下,一双黑葡萄般的大眼睛尤其精灵可爱,她效仿着大孩子们在外婆家的房前空地上撒欢儿,一边高兴地叫一边趔趄地跑着。
不一会,妈妈从房间里出来,小女孩兴奋地朝着她跑去,“妈妈——”忽然,在水泥台阶前小女孩猛地向前摔去,凑巧撞击到台阶的棱角上,一阵剧痛顿时使小女孩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声……
意外,往往发生在不经意的一瞬间。一刹那,小女孩的妈妈措手不及,等她赶快抱起宝宝时,只见宝宝的左眼已经流血不止,随即一声尖厉的喊叫:“啊丨——”
闻声跑出来的宝宝爸爸、舅舅、舅妈、外公等围着一瞧,惊见宝宝的左下眼皮内侧裂开一道口子,皮肉破口外翻,鲜血流在粉雕玉琢的脸上显得触目惊心,更揪心的是,宝宝还大声哭喊着:“痛丨眼痛——”
舅舅直奔最近的超市买来了创口贴,粘住宝宝的伤口。家人慌忙帮妈妈收拾些东西,妈妈抱紧宝宝安抚着坐进车后座,外婆、外公、舅舅跟着上了车,爸爸发动引擎,快速驶向20里外的县人民医院。
“孩子眼睛内部没有明显损伤,但是泪小管被撞断了。通俗地说,就是眼睛的‘下水道’断裂了,必须手术治疗。如果不做手术,那么将会导致永久性泪流不止,影响孩子视觉和生活质量,一位40岁左右、长方脸大眼睛的美女眼科医生接诊了小女孩,在裂隙灯下认真检查后,温婉地告诉惊慌的家属。她给孩子行泪道冲洗,证实是泪小管断裂。
泪小管是泪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上下各一条,分別位于上下眼睑靠近鼻侧的皮下,此部位解剖薄弱,在眼外伤急诊中并不少见,需要尽早手术接通。
美女医生给女孩做了基础消毒处理,“不要耽误,马上转岱江人民医院眼科,那里对于她这个能做很好的治疗。”她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了岱江人民医院。
泪小管吻合手术是眼科的一个小分支,虽然部位细小,但手术难度大,尤其是年仅2周岁零4个月的小孩。
家人急得火烧眉毛,一路风驰电掣,奔赴岱江人民医院……霓虹灯编织华丽的夜晚,这个城市有的人在灯红酒绿珠歌翠舞,有的人在觥筹交错吆五喝六,有的人却守着自己宁静的世界,不辜负难得的安详时光。
一扇淡绿色百叶窗遮住了外面的世界,左方墙侧的书柜里,摆满了各类医学眼科学书籍、期刊,他如海绵般汲取其中的营养,追踪各领域的前沿知识,探索国内外学术精要,并对其加以实操,让生命的原野再现新绿。
他给予自己的无非是一间小小的书房。正看得入神,忽然,一阵手机铃声打破了安谧的气氛,他看了一眼,马上接听。
“黄老师,有一位2周岁多的小女孩,左下泪小管断裂,左下眼睑全层裂伤,因为下午5点多吃过晚饭,要到深夜11点后才可以上全麻,考虑到麻醉风险,想安排明日接台手术,可明天的平诊手术已经排满,而且家属特別紧张——”值班医生姜瑞祺汇报。
“立即做好术前准备,通知麻醉科、手术室做好相关准备,我马上从家里赶来。”
已经过了9点,儿子黄峰洋在海州第一中学读高中,上晚自习还没有回来。妻子林若英窝在客厅悠闲地看着电视,习惯性地把音量开得很小,以免打扰到丈夫。
“若英,我去趟医院,有急诊手术。”他说完就匆匆出门。
“怎么老是叫你手术,其他医生呢?”若英憋不住不满的情绪。
打开房门,推出自行车,黄旭蹬向熟悉的长长的马路。像这样大晚上骑着自行车跑医院,早已是他的工作常态。自被提拔为眼科副主任以来,他只身带着两个医疗组的年轻住院医生,他们值班时遇到困难的手术就呼叫他出马,无论寒冷深夜还是刮风下雨,他都“招之即来”,当仁不让。
差不多与此同时,麻醉医生叶颖也骑着自行车往医院赶。他们值班六天一轮,中间还有一个二线班。如果夜间同时开两台大手术,值班麻醉师应对不过来时,就要呼叫二线班。今晚值班的小汪工作不到三年,虽然能独立完成许多操作,但对小儿麻醉尚缺乏经验,所以呼叫二线班医生,他们加班加点也是家常便饭。
叶颖于1993年从一家二级医院借用,而后调入这里,扎根在麻醉岗位,曾外出进修学习,提高了麻醉技术,多年的历练积累了丰富的麻醉管理经验。
她无官无衔,生活单纯,恪尽职守,十八年来都是这样奔忙,甘愿做陪衬红花的绿叶,做无数台成功手术的幕后英雄。每次当危急重症的病人顺利完成手术时,她心里就会油然而生一种欣慰感和自豪感,自己又护航挽救了一个病人的生命。
为2周多的小儿上全麻,对叶颖来说也是一次考验。因为全麻药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小儿各系统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出现麻醉意外和并发症的概率更高。
据文献报道,虽然目前小儿围手术期管理日益完善,但呼吸不良事件在患儿麻醉中发生率仍高达53%,是并发症发生的主要
原因之一。
“这位是我们医院资深的麻醉师,叶医生,她也是特意从家里赶来,负责赵雯的麻醉。”黄旭正比画着手势讲解,转头一眼瞥见叶颖,便向家属介绍。
“叶医生,请问小孩打全麻安全吗?听人说这有风险……”爸爸赵鑫不失时机地追问。
“作为一个医生,谁也不会说保证安全的话,只能说尽力保证安全。”叶颖的回答很好地展现了自身的职业素养。“我就是专门来访视孩子的,回去制订麻醉方案,尽量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充分,增加安全性。”
“叶医生,请问麻醉药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呢?”孩子的舅舅礼貌不失尖锐地问了一句。
“不会的丨”叶颖肯定而响亮地回答道。
“叶医生,辛苦您了丨劳您这么晚赶来,我们心里很感激。可是刚才我们和熟人通话后,心里起了这层顾虑,这么小的宝宝,刚才还在哭闹啊……烦您给我们解释一下好吗?”妈妈刘雨秀目光中透露着焦急与担心。
“麻醉药物使小儿暂时失去知觉,如同睡着了的情况下完成手术,等麻醉过后,小儿就逐渐清醒,对她智力不会有影响的。”叶颖看了看病历说:“患儿身体才12公斤,年龄小,受伤哭闹,这些都给麻醉带来困难——我会考虑这些因素,优化麻醉方案的。”
叶颖秀丽的脸庞上,一双黑瞳仁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令人不由得信服她的才干。赵雯妈妈握住她的手,连声道谢,随后带她到病房查看。
手术室电子感应大门徐徐打开,巡回护士徐婉君从刘雨秀手中接过哭累后安稳睡着的孩子。谁知,一换人抱之后,小赵雯蓦地醒来,瞪着圆溜溜的眼睛,见抱着自己的竟然是一位戴口罩帽子的“怪阿姨”,就害怕地嗷嗷大哭,一边不停地喊:“妈妈丨妈妈——”
徐婉君也是一位6岁女孩的妈妈,哄孩子自有一套。她抱着
孩子一边轻声抚慰,一边走来走去找妈妈,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麻醉机旁边的无菌盘上,摆满了十来支各种麻醉用药和抢救药物的注射器。一个硅胶面罩伸过来,孩子几秒钟就进入“梦乡”。
徐婉君将孩子抱上手术台,一针见血做好静脉穿刺。从静脉通路,叶颖依次注入经过严谨计算的镇静剂、镇痛剂和肌肉松弛剂。
小姜和黄旭举着手进来:“黄老师,我知道您一定会选用环形置管的。可是,如果患儿的上下泪小管没有汇合成泪总管,而是直接连接泪囊,那就是盲区中的盲区,操作起来好危险的。”
“有这种解剖结构的为数不多,十年来我只做过两例成年人的。”
“在直径不到0.4毫米的泪小管,送入直径1毫米的旋转探针,谈何容易丨稍微不熟练就会刺破泪小管,怪不得临床难推广……”小姜形象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考虑到孩子小,我们不能用简单的缝合,而要设计一个Z
字皮瓣——”
“这样做,虽然增加了难度,但小朋友是祖国的花朵,我们不能让她留下奇怪的容貌啊。”
拨开患儿口唇,叶颖右手捏住细长的管子,顺着喉镜轻巧送入,穿过狭窄的声门,小汪接好各种设备。
“患儿心跳每分钟109次,血压85/56,血氧饱和度98%,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35,各项指征在正常范围。”叶颖看着麻醉仪上的屏幕说。
小姜拿生理盐水清洗创口:“哎呀丨——断了的泪小管缩进去了,根本就看不到。”
黄旭戴着手套的手触摸这个位置:“看来,只有从上泪小管逆行探查……”
旋转540度的螺旋形探针,头端穿好引线,引线系住细软的硅胶管,黄旭拿着它送入上泪点,弯曲的内部管道形态,已是烂熟于胸。
“很好,解剖没有异常,已经探入泪小管的交接处——”这是令人鼓舞的声音,仿佛连仪器的滴滴声也变得欢心喜悦起来。
真是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丨黄旭两个手指头夹着探针,轻缓旋转,拉进断口,自下泪点引出硅胶管,将管子两端缝好隐蔽于泪阜,再吻合断裂的细小泪管。
做这种手术,姜瑞祺知晓,眼科医生通常不用这个方法,而是将管子从下泪点经过泪囊直接插入鼻腔,这样,管子一端在下眼睑,一端在鼻腔,形成的锐角会产生剪切力,易造成下泪点、泪小管撕脱,感染等风险。
因为裸露面部,睑皮肤又是全身最纤细的,如果按照目前普遍采用的对位缝合方法,由于伤口与皮纹方向垂直,这就意味着术后将存在条索状明显疤痕,还会导致下眼睑外翻畸形。
天生长着一颗善于发掘的心,黄旭认识到诸多弊端,从手术经验中感悟,对该传统方法进行创新。早在2002年,他就颇具匠心地利用螺旋探针,开创了围绕上下泪小管一圈的置管。如此,软管贴合自然弧度,稳定性舒适度好,泪小管吻合成功率高。更为优越的是,他融合眼整形技术,外观上几乎看不出手术过的痕迹。
此时,黄旭手中的手术刀仿佛变成画笔,在小女孩柔嫩的睑缘下,轻巧地划开一条线,剥离皮下组织,“艺术化”地挪动皮瓣成Z字形。
“这样带蒂的皮瓣不会坏死——如果按常规缝法,对小朋友将来的容貌有很大影响。正因如此,我们要美化手术。”黄旭在显微镜下超精细缝合,与瘢痕说再见。
手术中的麻醉特別重要,呼吸参数、麻药的剂量、什么时候苏醒等,都有严格的控制。为了对病人的生命负责,叶颖时刻关注着显示屏上那些跳动的数字和曲线,生怕一不留神就出现突如其来的状况。
现在,黄旭他们出去告知家属手术成功,叶颖依然守着患儿,因为手术虽然结束,但各种麻药作用尚未消除,此阶段是麻醉意外和并发症的高发期。二十分钟后,小赵雯缓缓睁开眼皮,还没反应过来时,叶颖已拔出了管子,为她戴上面罩吸氧。
“马上可以见到爸爸妈妈了。”小赵雯已经从指标中安然走出,重新回到灿烂多彩的生活中了,叶颖看着她恬静的脸,由衷地笑了。
这个世界,总有陌生的白衣天使,在你危难时刻护你周全、健康无忧,甚至会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今夜的手术室,只是他们无数个夜班之一,他们合心合力还小女孩一个健康、无痕的人生丨正是因为有无数恪尽职守的医务人员,才有了百姓的现世安稳。这一群可爱的人用匠心和技术,在岱江这片热土上书写着奉献与忠诚,诠释了一切为了群众健康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