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岱江人民医院17楼会议厅,高朋满座,热闹非凡,由眼科主办的2007年省级继续教育项目“眼外伤治疗新进展”学习班在这里隆重举行。
本次学习班特邀请省内知名眼科专家莅临授课,吸引来自市区内外各医院百余位眼科同人参会,大家齐聚一堂,进行学术分享。医院党委书记梁文韬、院长王海瑜出席,眼科主任吴可峰主持这次继教班。
上午8点30分,梁文韬书记热情洋溢地致开幕词:
“尊敬的各位专家、医学同人及朋友们,上午好丨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初夏,我们感受到各位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和同人们对岱江人民医院眼科的一片盛情。首先,让我们以六月阳光般炽热的激情,对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忱的欢迎丨”——台下立刻响起一片会心的掌声。
“岱江人民医院眼科是我院的一个品牌特色专科,于2002年被评为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多年来我院采用‘走出去’的措施,着力提升眼科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在眼外伤、玻璃体切割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技术处于市内领先,在海州及周边地区享有盛誉。此次学习班就是‘请进来’的举措之一,我们请进高水平专家来院讲授、指导,旨在为大家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希望在‘请进来’中进一步提升我院眼科医疗整体水平。”
梁文韬戴着一副黑边眼镜,眼中闪出知识渊博的光,他是医院唯一的医学博士,在诗文领域也有很深的造诣。那富有蕴意的讲话,庄重温和的风采,浑厚圆润的声音,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是王海瑜院长致辞,他首先肯定了医院眼科近年来所做出的成绩。接着,他稳重大气地表示,岱江作为海州市核心城区,希望眼科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探索省内乃至国内的前沿技术,为推进海州市眼科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贡献。
针对眼外伤发展的普遍现状及临床诊疗手段,两位教授分別就《眼外伤前后节的综合处理》《眼眶外伤的诊断和治疗》等课题进行专业的讲解,将国内前沿的新技术进行实例分享,从不同角度为学员带来新的价值和启发。
下午,医院副院长范长骏演讲《眼外伤的救治》,发表了眼外伤救治的独到见解。眼科主任吴可峰做题为《玻璃体切割手术》的讲座,主任医师乔子阳就眼外伤一期治疗等方面交流了宝贵的经验。
现场学术气氛浓烈,授课内容精彩而实用性强,堪称一场不折不扣的学术盛宴。学员们说,通过吸收专家的经验和实战技能,对今后的工作和发展十分有益。
学习班圆满结束,姜瑞祺和崔月莹忙着分发学分证书,黄旭正在整理会务资料,兜里的手机突然响了,他走到靠窗边。
“您好!黄主任,我刚接到电话,上阳镇街道一位干部在工地被钢筋崩伤了眼睛,请您马上做好手术准备。”王海瑜院长的声音从手机里传出。
“好丨”黄旭爽快地应承下来。
王院长又用信任的口气说:“据上阳镇医院院长介绍,眼球伤情严重,是他从未见过的。望您尽力保住眼球和视力,相信您会为我院赢得好声誉丨”遇到病情急重的眼外伤,他首先想到的是黄旭。
一股强烈的使命感在黄旭心头升起,他敞亮地答道:“为患者点亮光明是我们光荣的责任!”
王海瑜自2002年任医院副院长、2007年荣升院长以来,一贯廉洁勤政,秉公办事,有较强的开拓精神,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信。当了副院长后,他还从事骨科临床,擅长各种骨折、骨病的诊治,在医院起首开展显微手外科、断肢再植、皮瓣移植等。显微镜下,他常常坐几个小时纹丝不动,保证患者术后肢体能成活及功能恢复。
小小的手指面积不大,但结构精细,功能复杂,断指“接活”难度很大。几年前,有一个大男孩,他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被机器冲压断,鲜血淋淋的。时任骨科副主任的王海瑜接到了紧急救助电话。
仔细查看伤情后,他坚定地说:“男孩子年纪轻轻的,生活才刚刚开始,没有了手指,将来日子怎么过?今晚哪怕花再多的时间,也要将断指接活!”
多指离断再植与单指离断再植术的难度,相差十倍,需要医生付出极大的心血。王海瑜凭借“稳准轻巧”的娴熟技艺,用纤细如丝的显微线,一针一针将断裂的9根血管、9根肌腱、6根神经精细缝接……每一步骤,均在放大10倍的显微镜下进行,连续了8个小时。
这场手术充满危险,稍不留神就会前功尽弃,直到凌晨2点多,接上的手指恢复了血供,王海瑜一身劳累但分外满足。术后他精准用药,及时化解风险,男孩的手指全部接活。
在手术间,王海瑜肉眼感觉黄旭的手指非常稳,在显微镜前操作的范儿,令他印象深刻。他深知,做显微手术就像做艺术品,手术越精细,越见功力,越考验医师的心性和耐久力。
华灯初上,病房里亮起了灯,悠悠点缀着夜色。突然,安静的过道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喊声:“医生丨医生丨快丨快救救他的眼睛丨”蓝海和黄旭快步走出来。
一群人急匆匆走来。两人连搀带拖地扶住一个男子,他40岁上下,双眼蒙着纱布,显出痛苦的表情。
“请到这边来。”蓝海忙领着他们进了检查室。
患者腿脚发软走路磕绊着,仗着两个壮力的架持坐在了凳子上。搞下纱布,黄旭给他检查了裂隙灯,清晰可见眼球最前面的一层透明膜上,三条不规则的裂口呈“川”字形,其中两条斜行接近中央区,一条贯穿角膜,有一团黑色物流出,部分眼内容物卡在裂口处,瞳孔已经变形,前房几近于消失。
蓝海挨挤着老师的头瞄了一眼,心里一紧:“哎呀,伤得多么邪门丨弄不好眼中央有疤痕,影响视力。”
他赶快带家属到医生办公室:“患者眼球穿通伤很厉害,需要紧急实施眼球修补手术丨”
他已提前通知各有关值班人员,检查化验科室开放绿灯,及时为患者做完各项检查。前后才50分钟,各项准备就已到位。
“怎么你们也来了?消息这么灵丨”蓝海和黄旭一先一后走向洗手池,却见姜瑞祺和崔月莹早一步在那儿了。
崔月莹用调侃的语气反问:“怎么只许你来,就不许我们来了?”
蓝海正色道:“讲真,这手术够有挑战的,你可不要添乱。”“蓝兄,你能说说手术的难点在哪儿吗?我们以讲座内容作为参照,与实际手术相结合。”姜瑞祺虚心请教。
“实际手术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往往难以简单概括——”蓝海没心思多讲解。
姜瑞祺回道:“歌德说过,‘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蓝兄,你可不能浇灭我们的热情啊。”
黄旭眉间一笑:“年轻人就要有股劲儿——这样,你们两个先轮流着看几分钟,后面部分蓝海专心做助手。以后在猪眼睛上练习,我给你们示范。”
手术显微镜下没法一步步手把手传教,年轻医生只能在台上用心看,再在台下练手艺。当然,有些很有讲究的窍门,若没老师提点,可能需要一辈子去体会去总结。
蓝海用稀释的抗生素液冲洗伤口,“大叔,我现在给您滴麻药了,这种麻醉无损伤,不用打针注药。您一定要好好配合,不要转头挤眼睛丨”他让病人尽量放松,以免眼眶内压力升高,进而使眼球内容物脱出。
黄旭端坐在显微镜前,从角膜缘穿刺口将粘弹性物质注入前房,然后用棉签还纳虹膜,拿剪刀齐平切除卡在伤口处的玻
璃体。
针对不同的伤口采用不同的缝合方式,黄旭自有一套“心法”。高倍显微镜下,他捏着几乎连肉眼也看不见的针线,屏气凝神,针尖一挑,就准确地穿过了角膜后弹力层,出针位置恰好对等……
“看清了吗,缝合的深度是角膜厚度的90%,不能穿透全层,每一针都做到两侧的距离和深度相等……这才算是完美缝合。”“这可是在半毫米的膜上啊,很容易偏差的。照这么齐整,不就像用尺子测量吗?”崔月莹瞪着桂圆似的眼睛,纠结地问。“去去,最难的来了,我要跟紧老师的节拍。”
接下去的裂口来了一个小拐弯,逼近薄如蝉翼的角膜中央。黄旭全副精神贯注,轻微转动拇指与食指,斜行穿过尖角处,使伤口的层间呈等距离。
发挥这些精巧的手法,创口组织才会对合完美,角膜组织不会变形,前房也不会消失,从而达到尽可能无创伤缝合。末了,细若发丝的线结,21针松紧适宜,被同一方向埋入角膜浅基质层内。
“水密性完好,没有渗水。”蓝海拿干棉棒滚动伤口表面,确定地说。
倘若缝合不良有漏水,则潜在眼内感染风险,并容易和另外一只健康眼发生“交感性眼炎”,以后还会发生粘连性角膜白斑等。
最后蓝海收尾,抽取浑浊晶状体,“手术很成功,等您伤口好了,还要进行二期手术。”
“黄老师给我们上了现实版的眼外伤一课,深深刻进我们的脑海里了。”蓝海感叹。
收获着喜悦的黄旭,连迎面拂来的和风都带着甜。他走进多姿的城市夜晚,街道边商店林立,装饰精致,琳琅满目的商品诱惑着行人,许多车从他身旁掠过,车灯划出一道道亮光,把他勾回了现实。
他想起几年前,由单位牵头组织完成的驾驶技能考试,自己通过并获得了驾照,至今要买普通车还得贷款。
他叹息一声,或许,一位真正的医者,不但要做一个医生分内的事,还需忘却尘世的浮躁与不安,因为只有宁和的心态、明净的向往,才能引领着自己攀上医学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