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奴仆们,相互对视了一眼,也不知道是谁先动手,到最后,各自的奴仆们也激战成了一团。
总之,闹腾出来的动静太大,把周围的街坊邻居都给惊动了!
而宫中的侍卫们赶来,是准备缉拿这对夫妻俩归案,结果却目睹了他们内讧厮打成一团的一幕。
属实让他们开了眼界。
不过再怎么震撼,看戏看得差不多了,还是要办差事。
于是,所有人都在莫名其妙的内讧之中,就这么被两个官差一组,烤住了,直接就被串在了一整根绳子上。
等到围观看热闹的街坊邻居们都出门了,才发现,原来宫里面早就派人过来准备清算了。
可以说,这恐怕是近几年来昭京城遇到的最大的一次圣旨了,且出动的侍卫都是皇城禁卫军还有宫廷御林军。
关于昭京城的事情,顾音音哪怕在绛云府,还是很快就得了消息。
一方面钦差赵庭就在烤膳楼赖着不走,他自然有属于自己的信息渠道,另一方面,八岐宫刚建立好的情报堂也已经完整了,也在差不多的时间,得到了京城的消息。
顾音音属实没有想过,原来,李宗霖的案子,还牵扯到了那位朝阳县主。
如此一来,她也不需要给她一个教训了。
她自己就把自己给作死了。
关于兰府的人,顾音音是不准备继续关注了。
毕竟,都没什么人了。
说是发配边疆苦寒之地,但其实这一路上就可以有过无数个理由,人直接死在了半路上。
也是兰府自己作死,这么多年在绛云府,繁盛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争先恐后的巴结,一旦大厦倾倒,一个个躲闪不及。
且,还有一些人惯会落井下石。
总之,这一次的事情,也波及到了宫中那位盛宠了多年的兰昭仪。
本来因为兰府的事情,她就被贬了位分,结果还有后续的事情,那直接要住冷宫了。
就连那位被李元夙捧在手心里千娇百宠的李悦然,也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
但她平素嚣张跋扈习惯了,且动不动就当面给人家难堪,也不知道得罪了昭京城多少的贵女千金。
一朝失了宠,那立刻是落魄的凤凰不如鸡了。
李悦然庆幸自己早就准备了后招,于是她干脆就向李元夙请旨,说是自己看上了驸马,准备出宫建府。
李元夙想到也宠了多年,到底这个是自己的女儿,所以还是吩咐内务府的人多加注意。
时雨讴一李悦然的公主府倒是算富丽堂皇,虽然比她预期的要埋汰了点,但如今的境况,已经好太多了。
那位一路上护送着她的衙役,也一跃成了驸马爷。
顾音音拿到消息的时候,就一言难尽吧。
不过因为那日她亲自说出了,烤膳楼牌匾的墨宝出自天子之手,所以说,这段时日烤膳楼的客官更多了。
甚至于有不少从别的地方赶来,就为了能够在烤膳楼三层以上的套间住三五日,感受一下那一份荣耀。
还有一些明年准备春闺的举人们,一个个都觉得从烤膳楼进出,相当于是得到了天子墨宝的见证一样。
总之,各种理由五花八门。
最后的结果就是,烤膳楼依然是每天生意火爆,且丝毫没有因为试营业结束了,膳食价格恢复了原价而感觉到昂贵。
并且还有很多的评书人寻到烤膳楼的小二哥,说是想要到烤膳楼评书,讲故事,还询问了烤膳楼墨宝为何是天子之手。
顾音音也交代了他们,小二哥们自然是聪慧,很快就通过他们的口,向众人揭开了烤膳楼是天子墨宝的谜团。
且,同时也表达出来了一个隐含的内情,那就是,烤膳楼也是天子的产业。
一时之间,烤膳楼再也没有人敢于觊觎了。
笑话,谁敢跟皇帝抢生意?
何况,这烤膳楼不论是经营模式,还是各种的膳食,都非常的神奇,众人都没有见识过。
不过顾音音也贴出了告示,就是早膳可以每天都食用,午膳也可以,但是晚膳多以烘烤为主,一个月吃两三次即可,不可贪多。
并且因为晚膳的人更多一点,顾音音只能又去人牙子行买了更多的人,只想要在晚膳的时候,增加一些蒸煮之类的膳食。
并且果蔬汁的种类也空前最多,达到了四十多种,且还标注了若是点了一些烤膳,配合着某些果蔬汁比较好的建议。
甚至套间的膳食,直接就订了套餐,帮助客官们搭配好了膳食和果蔬汁。
只是吧,还真的就有人不惧怕,反而在得知了烤膳楼其实是天子产业的那一刻,滋生出了一股子喜悦。
比如宫中那位太嫔娘娘。
这位太嫔娘娘何许人也?
在天子李元夙记忆中,自己母后一心只看得到长兄,因为兄长是储君是太子,所以一刻不能放松。
他又顽皮,也胸无大志,倒是不会吃味。
而陪伴着他的是一名小宫女,等到他叛逆期的时候,也是宫女陪伴着他,在他心目中宛若母亲的存在。
后来先帝醉酒宠幸了那宫女,宫女靠着李元夙的关系,一步步成为嫔位。
如今是太嫔,因没有自己的子嗣,且承宠的时候刚好太子谋逆,先帝很快就薨逝了。
所以就一直深居后宫。
而因为对李元夙的养育之情,她哪怕只是个太嫔娘娘,却在宫里面过得很是滋润。
甚至于,比四妃们还要有滋有味。
她倒是盯上了烤膳楼,感觉又是李元夙的墨宝,那就是李元夙的东西,她命人要了他也不会生气。
太嫔自己没有子嗣,却是个扶弟魔。
她原本家里面姊妹众多,爹娘努力了多年才得了一对双胞胎弟弟,自此之后,仿佛终于等来了儿子,第三个、第四个儿子接踵而来。
太嫔和自己的姐妹们,就成了牺牲品。
一个个被卖给了人牙子,太嫔因为聪明机灵,机缘巧合之下进宫成了宫女,反而是姐妹们中混得最好的。
后来还成了先皇的妃嫔,总之,也算是让母族蒙荫了。
只是太嫔一家子对儿子们溺爱,且一个个都一事无成,只能靠着太嫔和其余几个姐妹们贴补过活。
这不,最近因为她弟弟们哭诉着家里面人口与日俱增,哪怕有不少的良田,却还是养不活一大家子,正琢磨着做一点营生缓解一下家里面的压力。
突然之间就听闻天子开了烤膳楼,还亲自赐下了墨宝,并且还让一个村姑代替自己经营。
太嫔心里面就产生了冲动,想要开口问天子要烤膳楼,不多,只需要一家铺子即可。
却又一直没能找到恰当的时机,刚好她会见自己弟弟的时候,听到他们吐槽了一下,说是那烤膳楼原本就日进斗金,如今天子墨宝传出去了,还不知道要翻了几倍。
这句话无疑是打动了太嫔,且她哪怕在宫里面锦衣玉食,但很多都是内务府按照规制给的东西。
她自己也没有多少流动的银子给自家弟弟们,可以说是囊中羞涩了。
毕竟,御赐之物可是都有官印,不可能运出去当了。
这就宛若住着一间富丽堂皇的宫殿,却对立面摆设摆件没有支配权一样。
说起来,太嫔的几个弟弟,就双胞胎弟弟最一事无成。
其余两个弟弟好歹hi考上了秀才功名,一个个也有属于自己的份例,且都娶了个家世富裕的娘子。
日子倒是不错,也就是那对孪生弟弟们,这么大年纪了,还和爹娘住在一起。
还因为太嫔的原因,效仿高门贵府买了那么多的奴仆,且还纳了十几个小妾,这就造成了府中开支巨大。
孪生弟弟们也因为是家里面盼了多年,才得来的两个儿子,所以一直宠溺的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等到他们逐渐地懂事了,开蒙了的时候,太嫔就已经成了先皇妃嫔,也因为太嫔自己在宫里养尊处优,逐渐给家里面置办了田产。
但先皇并不把这个宫女放在眼里,所以压根就没有给她父兄弟弟们赐一个勋位,甚至是有名无实的虚名都没有一个。
加之他们一个个都不争气,家里面人口也越来越多,压力大与日俱增,只能时不时地哭穷问她要银子。
先皇还在世的那段时日,她自己都捉襟见肘,哪里来的多余银子给他们?
但等李元夙登基为帝后,好日子就来了,她难免也膨胀了。
所以,听闻了日进斗金不止的烤膳楼,太嫔自己都见银子眼开的把主意打在了烤膳楼上。
“本宫是陛下的奶娘,如今阖宫上下不算礼佛常年不回宫的太后,本宫才是后宫第一人。”
“你去了就这么说,让她识相的话,就把这烤膳楼交予你们兄弟俩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