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凡觉得自己还是更适合搞一些阴谋诡计。
此时,贾诩一路小跑的跑来道:“公子,黄河以北的斥候传来探报,有情况。”
“嗯?何事?”
贾诩一脸严肃道:“公子,咱们青州北部的乐安郡和济南国在黄河以北的县不都是袁绍的地盘么,原本袁谭在那里的守军有一万左右。”
“而根据探子来报,近日袁绍的前线大营有约两万兵马调拨给了袁谭麾下。”
“如今我们的正面之敌激增到了三万!”
“如果算上辅兵的话,整个正面袁军能调动的人马足足有五万之众。”
叶凡听罢,轻轻颔首。
这人怕出名猪怕壮啊。
南下攻伐下邳暴露了青州有两万大军和一万多辅兵的事实。
同时也引起了袁绍的警愒。
这也难怪会给袁谭增兵。
不得不说,袁绍的兵也忒多了!
属实令人羡慕。
一出手就是几万几万的调。
单兵质量?
在绝对的数量面前那都是笑话。
数量才是一切。
叶凡揉了揉太阳穴。
原以为年底扩编到两万已经是步子迈的很大了。
可现在看来还是不够啊。
叶凡简单计算了下。
自动打卡的人数从现在到明年开春应该还有三十万左右。
若是想要扩编三万战兵的话,那就还需要两万辅兵和十五万民夫。
人数肯定是够的!
叶凡开口道:“文和,我预计袁绍一定会在明年开春准备妥当,决战也会在那个时候开打。”
“届时,我们要扩军到五万!不能全都指望老爹,我这边一定要打穿袁军的防守线。”
贾诩诧异的看向叶凡:“五万!?”
这步子,迈的太大了!
这个数字几乎是曹操正面的主力部队了。
当然,惊讶也就一瞬间。
贾诩仔细的考量了一下。
好像还真行!
仅仅是一年的大战的话,青州还是养得起的!
别的不说,单单是新型农作物的收益就保证青州有足够的粮草。
军饷,也是不缺的。
青州现在最不缺的,那就是钱!
盐铁之利收回,粮食的贩卖,棉衣的大量需求以及教坊司近乎野蛮的扩张...想通了这些,贾诩双眼放光道:“五万的话,得选择一处隐蔽的练兵点。”
“最好能让敌人一直以为我们是两万人的编制。”
叶凡肯定道:“对,文和,你这就去办,就安置在城阳郡吧。”
“那里远离前线,袁军的探子没那么快过来。”
“好!我这就去选择练兵场所。”
这个年代人们一般喜欢用夸大法来吹嘘自己的兵力,以求能够带给敌人士气上的震慑。
动不动就七八十万,天兵百万云云。
而叶凡还是喜欢偷摸着练兵,藏着点,关键时刻拿出来狠狠阴你一手。
恰好,贾诩也是稳健派的谋士。
同样支持叶凡这种步步为营的打法。
把一切,就留给明年的决战吧。
等贾诩走后,叶凡伸伸懒腰。
近期也没有什么需要他做的事,倒是难得清闲。
于是,叶凡起身来到自己的府邸。
嗯,最近府邸也热闹起来了。
以前只有一些侍女。
现在住着两名正经的妾室。
女眷多了,下人也要适当的扩充一下。
叶凡又不是腐儒,穿越过来当然要及时行乐。
以前花销不多那是因为青州穷,入不敷出了。
现在,有钱了,侍女的数量明显不够。
那兖州的那些世家大户,佣人侍女少则三四百,多则上千人。
各种分工还十分明确。
如今叶凡府上不收男性佣人,只留女的,上上下下加起来才不到五十个。
很明显是匹配不上现如今的地位的。
而且以后家里的女眷也会越来越多。
一个女眷配四个贴身丫鬟,人手就显得紧张了。
抽空得去一趟教坊司,让老鸨好好遴选一些听话的。
咳咳...心里想着这些来到了后院。
杜夫人如今也安置妥当。
此时她正捻着针线,看着眼前没见过的棉花微微蹙眉。
叶凡贴近问道:“夫人,近日可还习惯?”
杜夫人浅笑道:“嗯,没想到这青州的生活比下邳优渥了许多。”
“府上的饭菜、侍女照料的都很贴心,一想起以前的生活总感觉得到了解脱一般。”
叶凡揉了揉她的秀发,看着她的面庞道:“以后还会更好的。”
“喜欢金银首饰么?喜欢的话让城内的巧匠打造一些首饰。”
“当我叶凡的女人,可不能被外人小瞧了去。”
杜夫人摇摇头:“那就不必了,听说现在局势也不安稳,夫君还是把省下来的钱用在前线将士身上吧。”
叶凡笑了笑,也不多说。
这女人过惯了以前颠沛流离的日子,没什么是比安全感更重要的了。
不一会儿,邹夫人也扭着柳腰过来,轻声道:“公子啊,这是又从哪里捞回来这么漂亮的妹妹啊〜”
妹妹...邹夫人这么称呼当然没问题,就是叶凡听着有点膈应。
杜夫人都被称之为妹妹了。
那我连小弟弟都算不上,那得是小小弟弟!
“咳咳,杜夫人可能还不太熟悉临淄的情况,也没什么朋友,抽空你多跟她说说话。”
“现在府内人多了,我去挑选一些婢女,家里的事就得劳烦两位夫人多多操持一下。”
邹夫人也没反对,身子半蹲,应了下来。
历来大户人家的妻妾很难会和睦的相处。
原因无他,在不偷人的情况下大家都只有一个男人。
谁能获得更多的宠爱,不仅是身体上的需求,更是情感上的需求。
争风吃醋,宅邸私斗那是很常见的。
可邹夫人心里明白。
曹家不一样。
你在其他家随便作妖,哪怕是兴风作浪或许都无妨。
可叶凡这人,邹夫人看的很明白。
他有着几乎变态的支配欲和征服欲。
对自己的女人好,也是在女人对他好的基础上。
当你真成了祸患,如果让叶凡觉得没法稳住你,那可就大祸临头了。
邹夫人可不想自讨苦果,便拉着杜夫人道:“妹妹初来乍到,想来首饰和衣物都是缺的,一会儿我带妹妹去购置一些。”
“我们临淄的能工巧匠丝毫不比兖州的差,裁缝水平更是远远超过,妹妹肯定会喜欢的。”
杜夫人臻首轻点:“那就有劳姐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