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兵临城下
阿烂2025-07-02 19:212,067

整个战场甚至都得重新考量!

  谋士郭图进言道:“明公,如今曹军在青州那边投入的力量甚至要强于我们,是否要考虑将部分力量调至袁谭公子麾下,让袁谭公子来和叶凡对峙?”

  郭图和辛评都是袁谭这一派的人,自然瞅准了机会给袁谭这边增加立功的机会。

  这话一出口,另一派的逢纪、审配不干了。

  他们是袁尚那一派的,虽说都在袁绍麾下效力,可也不能坐视袁谭得势啊。

  “明公,区区叶凡,还犯不着抽调主力来应对吧?我们的劲敌仍然是曹操的兖州主力啊!”逢纪反驳道。

  两派的意见出现了争执,搞得袁绍一时也不好决断。

  于是,他看向了刘备,笑道:“玄德刚刚和青州的兵马交战,玄德以为我在青州北部布置的上万兵力能否与叶凡所率领的兵马相抗衡?”

  刘备并不打算隐瞒,直言道:“明公,曹家叶凡颇有帅才,其麾下不乏猛将,更兼得三军将士用命,如果以等闲视之,恐怕会多有纰漏。”

  “备不过一败军之将,建议无从谈起,只能提醒明公切莫轻视青州的力量。”

  这话袁绍听进去了。

  能三天击破下邳,纵使是刘备无能,那也同样证明了青州军的实力。

  于是他说道:“这样,让谭儿领兵马三万在黄河以北扎营,与叶凡隔岸对峙,如果叶凡所部的兵马前来支援正面战场,那么就让谭儿顺势夺取青州全境,如果届时叶凡不支援正面战场,那么谭儿就只守不攻,以优势兵力拖住叶凡。”

  “如此,不管叶凡怎么选择,我们都不惧他!”

  郭图、辛评纷纷拱手道:“主公明鉴!”

  袁绍心中盘算过。

  三万大军盯防两万大军那是绰绰有余。

  而自己正面的战兵超过十五万,就算叶凡前来支援,曹军在正面依然是不敌袁军的,那时袁谭趁势夺青州,便是对曹操势力的极大削弱。

  若是叶凡不来支援,自己正面更是具备压倒性优势,同时侧面袁谭也能看住曹无论如何,自己都将立于不败之地!

  几位谋士见袁绍心意已决,就不再多说,各自行动起来。

  此时的临淄城张灯结彩,处处彰显着喜庆的气氛。

  每次打了胜仗,府衙都会大行犒赏。

  这次也不例外。

  许多的将士都得到了赏赐。

  同时解除三天宵禁,许多同道中人都迈上了夜生活之旅。

  原本的临淄早就人满为患。

  年底一大波银两进入府库后,孔融便主持着翻新临淄城。

  将城南和城东的城墙纷纷扒开,调集民夫重新新建。

  原本的临淄城只能够容纳十万人,早就不符合商旅聚集的大都市的需求。

  在征得叶凡同意之后,决定将临淄城一口气扩建到能容纳最少五十万,至多一百万人的超级大城。

  同时在临淄城周围修建三座小城作为临淄的外围城区,一方面充当战略缓冲,一方面作为给商旅的落脚点,最后则是容纳多余的人口。

  整个青州的人口早已今非昔比。

  自叶凡自动打卡至今已经过去274天。

  累计增加的人口数量是376750人,且如今每天还会激增两千多人。

  算上青州原本便有的五十多万人,以及那些藏之深山没有统计在册的十几万,还有二三十万隐瞒的黑户,再加上青州的建设吸引的冀、兖、豫、徐四州的人口。

  如今的青州人口已经暴涨到150万左右!

  丝毫不逊色于兖州、冀州这些人口大州。

  同时,新一批的高产农苗的种植也让青州的粮食产量首次傲视九州,从缺粮州一跃成为粮食输出州!

  大量青州的谷物贩卖至相邻的州郡,大量白银、铜钱流入青州。

  而这一切,竟然是叶凡抵达青州后短短九个月的硕果。

  贾诩坐在青州的府衙中,看着各郡县呈上来的人口、田赋的统计名册,有些感慨。

  任谁都想不到。

  去年还是人人鄙视的大混子,如今竟被一些人冠以麒麟子的称号。

  有些消息那是越传越离谱。

  比如下邳大捷,部分说书人将叶凡妖魔化,声称下邳的城墙是叶凡向天借力,一斧子劈开了城墙,才让曹军如有神助三天破城。

  有的人说,叶凡丰润如玉,倾倒众生,男人见了都喜欢,下邳守军见了叶凡人人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关键是,很多人还信了...公子常说,百姓很聪明,对于善恶有着极强的辨识能力。

  公子也说,百姓很蠢,对于一些没来由的东西也会无脑相信。

  如今看来,确实如此。

  每每听到公子的话,贾诩都受益颇丰。

  于是,他提起了手中的笔。

  贾诩决定,为叶凡著书立说!

  世间舆论,往往从文人的笔杆子开始。

  而关于叶凡的事迹,他决定亲自来书写!

  子时,放松之后的叶凡来到院落之中。

  脑海按时传来了每月的三个选项。

  【叮,本月连续打卡一个月,提供三个选项】

  【农业选项:农具:曲辕犁设计图纸!

  经济选项:冶铁技术与工具:灌钢冶炼法、高炉!

  军事选项:三弓床弩五十架,三弓床弩设计图纸一份!】依然是三选一。

  军事选项刷新为了三弓床弩。

  其威力叶凡自然是明白的。

  只是如今正值隆冬季节,袁军还不至于此时南下。

  倒也不用急着扩充军队,强化军备。

  同理,农业也暂时不需要。

  那么便没有什么可犹豫的。

  “选择,经济选项!”

  【叮,选择成功,灌钢法和高炉的图纸已放置于府库。】若说叶凡此时能做什么事的话,便是提高青州的冶铁能力。青州物产丰盈,其中铁矿的产量也不低。

  只是近期人口愈发的暴涨,铁器的制作渐渐跟不上需求。尤其是士兵,现在还有一万人身穿木甲呢!

  考虑到明年的扩军,现如今必然是要提高冶铁技术的!

  恰巧,昨日孔融还找叶凡抱怨过此事。

  正好给他解决一下。

  翌日,叶凡把图纸让人给孔融送过去,嘱托他寻找一些优秀的铁匠,研制图纸,争取一个月内改良现有的冶铁技术。

  内政方面交给专人即可。

  术业有专攻,让叶凡处理琐碎的政务属实是难为人了。

继续阅读:第二百一十二章 袁绍:不动如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卜卦后,被曹操奉为明主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